小年到祭灶王扫尘土吃麻糖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01/4300466.html

小年大吉

《祭灶诗》

宋·范成大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

也就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

又称“小年”

“小年”是民间的一个风俗文化

根据各地的习俗不同

“小年”的时间和意义也不同

北方地区一般认为腊月二十三是小年

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在四川贵州等地把“除夕”定为“小年”

把正月十四或是十五定为“大年”

南京因有灯会,把正月十五定为“小年”

咱们大北京,自然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风俗

祭灶王

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

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另外,据说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日期,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其日期也不尽相同。有现存文字记载的,在南朝时,部分地区祭灶日是在腊月八日,与腊八节重合,如《荆楚岁时记》里记载道:“其曰,并以豚酒祭灶神”。

到宋代时,祭灶已经与小年合并起来,定在了腊月二十四这天。

如范成大的诗《祭灶祀》:“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在北宋时,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节”。南宋时则称为“小节夜”。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腊月二十四日交年,汴梁城里非常热闹。无论穷富,大家都忙着买酒买肉买水果,买金银纸来祭祀。

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腊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祀。

但是清朝也的确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的记载。《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嘉庆二十年刊《温江县志》:“十二月二十四日,旧传灶神上天奏事,先于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灯烛、场糖、钱褚致祭。灶神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祭祀迁移到了二十三。”

扫尘土

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

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

清理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欢欢喜喜搞卫生

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吃麻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

过小年时

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

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希望来年的生活甜甜蜜蜜,平平安安

洗浴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过去,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平常人家洗浴没有那么方便

无论条件如此

在小年的这一日

大人、小孩也都要洗浴、理发

也算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迎接大年的到来

婚嫁

过了小年

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

百无禁忌

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

称为赶乱婚

直至年底

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民谣有云——

“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

“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

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地区则不能舂米和讨债

否则都意味着不吉祥

湖北

1.不允许宰杀。在湖北地区小年的来临,只需打扫卫生,宰牛、宰羊、杀鸡、杀猪等过年的大工程已经收尾。

2.不能用脚踢灶台。小孩子灶台后等待灶糖出锅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总要提醒“别用脚踢灶台”,因为,那样做是是对灶王爷的不尊敬,踢了灶台灶王爷会发怒,小孩子晚上做梦会被火烧。

3.不能外借物品,把肉拿到别人家里。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为迎接亲朋好友做准备,所以串门的时间是没有的。即使有串门的时间,也不能把肉类拿到别人的家里,以免引起对方的不乐意,过小年有肉进屋预示着来年会有血光之灾。同样外借物品预示着来年会不留财。

4.不能偷吃灶台上“圆子”。圆子是地瓜和糖以及面粉混合后油炸的小食品,因为味道清甜外形圆圆的,是湖北地区过年必须要准备的美食,小年这天家里的掌勺人会把5成熟的“圆子”放在灶台上祭奠灶王爷,除了偷吃是对神灵的不敬,更重要的是因为祭品不熟,所以小年切勿贪嘴。

河南

1.不能捣蒜。河南人民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为什么呢?据资料显示,河南省蒜苗的种植面积达到全世界56%,总产量约占世界的71%,是出产优质大蒜的大省,出产的大蒜以上市早、味道好、个头大而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大胆推测,每年大蒜的收成质量是和河南部分地区家庭收入直接挂钩的,所以在小年这天,人们为了来年有一个好的收入,所以要求不能够捣蒜,要让大蒜来年能够完美无缺。

2.祭祀灶台,只能男人不能女人。这个习俗可能是因为灶王爷是个大老爷们,所以在进行祭祀的时候,只能是家里的男丁进行。

台湾

1、忌舂米。在台湾地区,小年这一天忌讳舂米,说是害怕引来台风灾祸。

为什么呢?因为,台湾盛产稻米,一年可以两至三熟,产量高,被誉为“海上米仓”。根据水稻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收割的季节一般在7月和10月,而台湾的台风一般在6月到9月底,所以每年的台风正好出现在收割的前一个月,所以在小年这天才要忌讳舂米,害怕引来台风。

2、祭讨债。新年新气象,是代表着万事万物的开始和对来年的美好愿景。在小年讨债会预示着来年也会不顺利,会有较多的财产纠葛,可能入不敷出。

我国地大物博

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都会有一些差异

虽然,有些禁忌如今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科技再发达

对人文历史、生活习惯的尊重与传承

仍是一个民族必须保有的态度

《万物有意思·中国篇》

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蛰伏多年匠心之作,一部东方生活的极简历史!一场传奇历史与古典美图的终极碰撞,呈现历史的大美与万物的妙趣!

内容简介

格物致知,万万没想到的趣味历史。

你知道吗——

扇子最早是用来象征权威的,风筝是魏晋发明的最早飞行器,北京中轴线是歪的,孙悟空可能是从印度“进口”的,旗袍讲究“九翘三弯”,汉代就有年终奖,唐朝人离婚很文艺,饺子和医圣张仲景竟然渊源颇深,“样式雷”的烫样可以秒杀现代的建筑模型……

与古人谈谈衣食住行,一部东方生活的极简历史,身边的点滴都有一段悠长的故事。

作者简介

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是北京专刊部下负责万物栏目专题报道的编辑、记者团队,该团队致力于格物致知,由一事一物中讲述身边的历史。

心动价购买

《万物有意思·中国篇》

请复制以下字符后打开手机淘宝

到北京日报出版社天猫旗舰店购买

¥E7TAbIHFnbq¥

您还可以登录京东、当当优惠购买

编辑:半糖馥芮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北京日报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14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