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诞生总是伴随着戏剧般的偶然
跷脚牛肉也不例外
品尝牛肉前不如先跷起脚来听一个故事吧
眼睛都要看花啦(图源:
百度)在30年代初
乐山苏稽镇的老百姓
民不聊生,贫病交加
而一些大户人家
却把不要的牛杂扔到河里
口水都要流出来咯(图源:
百度)在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的罗姓中医
看了觉得十分可惜
于是,他把牛杂捡回洗净后
放在有中草药的汤锅里熬制
结果发现熬出来的汤味甚是鲜香
还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你说香不香(图源:
百度)一时间,慕名前来的人络绎不绝,堂堂爆满
没有席位的人呢要么站着,要么蹲着
站着的人把一只脚搭在桌底下的横梁上
真是巴适惨咯
“跷脚”牛肉的名号也就这么打响出去了
汤清肉亮(图源:
站酷)在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
“吃啥补啥”的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了
跷脚牛肉也是坚守中医原理
经过百年的演变发展
不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还是鼎鼎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舌尖上的中国》:跷脚牛肉(视频来源:
腾讯视频)#起锅煮牛肉啦
原料准备好了,你知道怎么做嘛?(图源:
百度)别看跷脚牛肉好像平平无奇,没什么特别
制作起来可是要花一番心思呢
光是香料就要准备二十多种
有白芷、桂皮、香草、茴香
砂仁、白蔻、丁香、甘松等等
香料已就绪(图源:
图虫)粗壮的牛棒骨洗净敲碎
与香料一并熬出浓郁的汤底
牛杂的处理没点刀功的人可做不来哦
选用新鲜的水牛内脏
切成长宽均匀,不超过二指宽
不薄不厚,二毫米左右的薄片
蘸上灵魂海椒(图源:
百度)这样煮出来的跷脚牛肉
才能达到杂而不乱,清而不淡
嫩而不烂,脆而不梗的要求
这道从劳动人民中来
到劳动人民中去的美食
倒是有着堪比御膳的标准嘞
粉蒸牛肉(图源:
百度)如今乐山遍布大街小巷的跷脚牛肉店
随便走进一家都不单单只有“牛下水”一道菜
以跷脚牛肉为主打
衍生出粉蒸牛肉、粉蒸肥肠
烧血旺烧萝卜等多种菜肴
整上一桌全牛宴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哇,这咕噜咕噜的浓汤,爱了爱了!
热气腾腾(图源:
百度)#跷脚牛肉哪家强
去了乐山发现有那么多翘脚牛肉店
琳琅满目的,该去哪一家呢
选择困难症又犯了吧
要不给你几个推荐参考一下呀~
01古市香跷脚牛肉
历史悠久的老店(图源:
小红书)这家百年老店就在苏稽河边
装修陈设看上去都有些年头了,十分古色古香
在复古的环境中品尝地方美食
嗯~肯定别有一番滋味
02冯三嬢跷脚牛肉
生意好得不得了嘞(图源:
小红书)记好了哦,是冯三嬢,不是七八九嬢哈
听说这家店是乐山本地人最爱去的了
有机会不妨去gao一下嘛
图片看上去还是多安逸的
每一道都是招牌菜(图源:
小红书)去一次乐山怕是要胖十多斤哦
有没有带健胃消食片呢
不要胀得走都走不动咯??
本文创作团队
文案编撰:牟玉叶
选题策划:杨友元
美术编排:牟玉叶
审核统筹:褚作远
监制出品:王乂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其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