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ldquo粽rdqu

不知不觉端午节就要到了

你的端午节是怎么样的呢?

是激情投入世界杯

还是四六级考完后的欣喜忧愁中度过?

今天让小团带你了解下

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

/3

0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女儿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3

02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3

03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有了初步印象之后

让我们看看

华农的小伙伴们

他们的端午节是怎么样的吧

请问你来自哪里?你们那端午节叫什么呢?

我来自潮州,我们那的端午节叫五月节。

我是广州人,叫端午节,老人家通常叫五月节。

kiki

我来自河南,端午节就叫端午节呢也有的叫粽子节。

SAI

我来自上海南汇,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丁丁

我来自重庆,我们有些地方会把端午叫做女儿节。

bule

请问你们本地人过端午节有什么样的习俗呢?

看龙舟比赛,吃龙船饭,包粽子吃粽子。

kiki

我们那的习俗有插艾草,吃粽子,咸的都是肉的粽子,甜的有红枣的或者在外面裹一层白糖的粽子。

鹿哥

我们本地人过端午节,一般有两个习俗。第一个是吃粽子,会吃甜粽子。第二个习俗是会在门前挂艾草一样的东西。然后会在手上挂那种辟邪的五彩绳,还会挂香包。

苗苗苗

过端午一般吃凉糕(糯米做的,然后上面撒点坚果葡萄干什么的,再倒一层果酱或者白糖),也吃粽子(甜粽)。

EBGS

吃粽子(会把硬币包进去,看谁比较“幸运”能吃到),而且我们的粽子基本上没有咸的,也不会放肉的??,还有就是在手腕或脚腕上系彩绳,也会赛龙舟。

SAI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请问你更倾向于那种习俗呢?为什么呢?

吃粽子,因为我是吃货呀,最喜欢吃那种传统的一半甜一半咸的粽子。

吃粽子,喜欢吃那种没有馅的粽子,好像叫碱水粽,然后蘸白砂糖吃,好好吃的!

kiki

包粽子吧哈哈哈哈,因为是童年回忆呀,很享受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的感觉,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

不掉二十斤不换名字~

我会更倾向于挂五彩绳,挂香包这个习俗。因为有外婆的温暖。还有就是我的五彩绳和香包都是外婆亲手做的。

苗苗苗

请问端午节这个节日对于你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端午节为一家团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上大学以前,端午节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吃粽子,吃饭,现在想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而今年比较可惜,因为要考四级,就没有办法回家了。

端午节的意义大概就是有法定的假期,这个时候内蒙的天气刚好也不会特别热,可以去郊游什么的,可以吃到妈妈给自己做的凉糕

EBGS

端午节会给我带来一个跟远方家人不能团聚但能通过视频聊天看到他们吃团圆饭的机会吧。

SAI

端午节对于我的意义其实我们那边每逢过节都要回家团圆的,所以端午节对于我的意义就是团圆的意义,我会很想家,端午是我们团圆的日子。

苗苗苗

咸粽子?

还是甜粽子?

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除了咸甜之争

端午节还有许多玩法

划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挂艾草与菖蒲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端午食粽

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沐兰汤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放风筝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中国许多地区,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节的这些习俗

你了解了吗?

两千多年前

屈原投江以报国

两千多年后

我们仍在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我们现代青年

能为国家做的事情便是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运用到实践中去

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并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期末即将来临啦

你是不是和小团一样

陷入了紧张的学习中呢

我们大之为国,小之为己

要继承端午节里这种爱国情怀

便以一种踏实、认真负责的态度

对待学习和生活

来,让我们干了这碗鸡汤味的粽子

再好好学习吧!

有什么想说的

小团在留言区等着你哟~

也许你还喜欢

那些舍不得删除的聊天记录里,藏着我们的故事

考试周课室不开启节能系统!众多自习室在等着你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文字编辑

崔立芳阮慧聪

图片编辑

阮慧聪梁冠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17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