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唐朝景龙四年,发生了著名的“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事件。这一年,唐中宗李显下令将自己的养女金城公主远嫁高原,前往吐蕃和亲。相比于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更加复杂,但她为唐朝和吐蕃之间做出的贡献不逊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是一位传奇的女子,她的人生充满纷争。金城公主于公元年在长安出生,她的辈分可以追溯到女皇武则天。
然而,从出生开始,金城公主的人生就十分复杂。因为她的长辈们之间有许多恩怨纠葛,这些问题从她的出生开始就一直困扰着她。金城公主的父亲是李守礼,她的祖父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李贤。李弘是李治和武则天的长子,但他英年早逝,李贤成为了太子。尽管李贤也是一位贤明的太子,但宫廷中传出了一则谣言,称李贤并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而是武顺与李治偷情所生。
历史上对于这个传言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这个谣言对李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始积极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与母亲武则天争权。但不久之后,武则天举报李贤谋反,搜出了几百具盔甲证明了李贤的罪行。李贤一家被远远流放到了巴州,而金城公主的父亲李守礼当时只有九岁。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彻底把持了大权。公元年,金城公主被远嫁高原,前往吐蕃和亲。
金城公主的命运受到历史的纷争和宫廷斗争的影响。然而,她为唐朝和吐蕃之间做出的贡献卓越,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女性。老三李显登基顺利,但他一心想和母亲抢夺皇位,却被武则天废黜,流放湖北。武则天立了老四李旦为傀儡皇帝,并独揽大权。此时,在巴州的老二李贤被武则天派来的丘神绩逼死,年仅29岁。李贤去世时,次子李守礼只有13岁,还未成年。
武则天一年后恢复了李贤的爵位,并迁回京城,但子女们仍然被囚禁。接下来几年,武则天开始清除李家宗室,杀了很多人。公元年,武则天逼迫李旦禅位,自己登基为女皇。在接下来几年中,武家的子孙攻击李家,又杀掉一大批李家人。经过十余年的软禁,李贤一脉的子孙几乎死绝。公元年,武则天决定召回老三李显回来,重新立为继承人。
李守礼暂时结束了被软禁的生活,但仍受监视。他需要解决子嗣问题,金城公主便出生了。李显对金城公主视若己出,将她收养为自己的女儿。公元年,李显再次登基,金城公主依然在宫中。两年后,吐蕃前来求亲,李显女儿大多已嫁,唯有金城公主被选中。除了李显这一支以外,由于武则天时代的大规模屠杀,宗室近支的女性已经寥寥无几,难以找到适合做和亲的人选。
因此,被李显收养在宫中的金城公主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不久之后,李显答应了吐蕃的求亲,并封金城公主为公主,享受与李显女儿同等的待遇。三年后,公元年,双方终于达成了和亲的一系列条件,金城公主正式前往高原,承担和亲的使命。当时,金城公主年仅13岁。现在,我们先暂时搁置金城公主这条线,转而来看吐蕃这边的情况。
要不然,我们恐怕无法理解后面金城公主所经历的事情。早在数十年前的唐朝贞观年间,吐蕃刚刚从高原上崛起之时,曾向唐朝请求一位公主。这位公主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实际上并非唐太宗李世民的亲生女儿,而是宗室王子李道宗的女儿。文成公主入藏后,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遗憾的是,仅仅十年之后,松赞干布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34岁。尽管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感情很好,但两人却始终未能有孩子。松赞干布唯一的儿子比他去世更早!因此,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的赞普之位由他的孙子芒松芒赞继承。然而,由于松赞干布去世时年仅34岁,所以芒松芒赞座上之后还只是个孩子,无法处理政务。在这种情况下,吐蕃的大权落入宰相禄东赞的手中。
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禄东赞执掌吐蕃,国家飞速发展,逐渐在高原上崛起。禄东赞去世后,他的儿子论钦陵继承了他的位置,继续掌握吐蕃的大权。论钦陵上台后,开始逐渐引领吐蕃向外扩张,逐渐威胁唐朝的边境安全。唐朝随后派遣名将薛仁贵,率领军队进入高原,打算对吐蕃进行教训。但由于唐军内部不和,薛仁贵最终在大非川惨败,差点全军覆没。
这场战争之后,吐蕃的崛起势头再也无法遏制。此后,论钦陵开始率领吐蕃向西域扩张,逐渐蚕食唐朝在西域的领土。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尽管唐朝多次击败吐蕃,但却未能重创吐蕃主力,反而让吐蕃变得越来越强大。同时,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也英年早逝。芒松芒赞去世后,其少年儿子赤都松赞即位。这是连续两位少年赞普。然而,掌握大权的论氏家族在外战中逐渐取得胜利。
因此,在赤都松赞的时代,论钦陵已经有了强大的趋势。此时,唐朝内部也开始出现剧烈动荡。随着李治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唐朝高层的斗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不久之后,武则天举报其亲生儿子的事情发生了。更糟糕的是,不久之后,多年孀居高原的文成公主彻底病逝。文成公主去世后,唐朝和吐蕃之间最重要的联系也消失了。因此,双方的战争再也不能阻止了。
总之,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唐朝高层不断内斗,对边疆的注意力自然减少。在此期间,论钦陵趁机进军西域,占领了大片领土。唐朝和吐蕃之间也开始了连续的战争。然而,论钦陵的胜利不是对吐蕃赞普一族的好事。因此,公元年,武则天以反间计离间了吐蕃。赤都松赞发动政变,在成功诛杀论钦陵后,终于重新掌权。昔日在吐蕃权势滔天的论氏一族的余部也全都归降武周。
这一年,金城公主出生。虽然成功摆脱了论氏一族,但吐蕃也因此元气大伤。在此后的几年中,吐蕃对唐朝的战争接连失利,双方不得不达成和议。但是,由于几十年的恩怨,唐朝和吐蕃之间早已不再像贞观年间那样友好。虽然双方重修旧好,但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一直没有停止。几年后,公元年,赤都松赞也病逝。其少年儿子尺带珠丹登基,但高原出现了数十年的叛乱和战争。
由于吐蕃之前的复杂情况,为避免大权旁落,吐蕃再也不让丞相掌握大权,而是让赤德祖赞的奶奶执政。同时,唐朝发生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再次登基。此时,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唐朝和吐蕃都已经筋疲力竭。同时,唐玄宗本人也有着开拓西域的野心,希望通过与吐蕃的合作,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因此,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种妥协和平衡的状态。
而金城公主作为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媒介,也在这种妥协和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通过和吐蕃赞普的交往,了解吐蕃的内情和实力,为唐朝的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同时,她也通过与吐蕃的民间交流,增进了唐朝和吐蕃人民的友好感情,为双方的和平往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金城公主在高原上度过的三十年时光,虽然充满了压力和挑战,但她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她始终相信,通过和亲,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缓和和改善,两国人民能够相互理解和友好相处。而她的信念和勇气,也最终换来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和平与繁荣。金城公主的一生,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道永恒的光辉。
(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这种情况下,金城公主成为了唐朝和吐蕃之间最为重要的联系纽带,她极力尝试平衡两国的关系,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双方尽可能地保持和平。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在之后的28年中,金城公主一直在不懈地促进双方的和平。虽然双方的边境战争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在争夺西域控制权的时候更是连年征战。
但金城公主凭借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将双方战争压制在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之中。在这28年中,唐朝和吐蕃虽然经常发生战争,但从来没有打过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双方的使节也保持着来往,从未中断。当然,这一切也得益于当时双方内政的稳定。但金城公主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经过她不懈的努力,开元22年,唐朝和吐蕃在青海日月山立碑,甘松岭建立互通贸易贸易渠道,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得以建立。所有这些成就,都与金城公主的贡献密不可分。公元年,即唐朝开元28年,金城公主逝世于高原,享年43岁。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唐玄宗为她辍朝三日,举行了盛大的哀悼仪式。这位一代传奇公主,终于无愧于家国,留下了永恒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