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知道这些奇怪的药,你都知道吗

大家都看过鲁迅的小说《药》吗?

没看过也不要紧

但在小说中有一个东西

就算是完全没有读过文章的人也一定知道

那就是

人血馒头

大家都知道,人血馒头并不能治病

它只是迷信的产物

《药》中描述人血馒头

主要是为了表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人们愚昧无知和封建迷信

中医对于人血入药在明代就已经逐步停止,尤其是《本草纲目》刊行后,李时珍明确反对人血或人体器官入药的观点受到中医界的广泛认同,所以此后基本已经没有医生用人血入药。

但但但是

你知道吗

在《本草纲目》中,除了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等等等,

还有人部,服器部!!

人身上产出的某些部分居然可以入药

自从小编上课了解到了

人部中的紫河车,居然是胎盘!

百齿霜,居然是梳子上的白色物体!

以及人中白,人中*……

所以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书中的奇特的药物吧

人中*

在竹筒中塞入甘草末,两端用竹、木封固,冬季投入人粪缸中,立春时取出,悬当风处阴干,破竹取甘草末,晒干。

1、热病发狂。用人中内放罐中,泥封固,煅半日,去火*后研为末,水送服三钱,病未退,可再服。

2、呕血吐痰,心烦骨蒸。用人中*为末。每取三钱,加茜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下。

人中*的制备方法:

1:取毛竹的一截,两端有节,这样中间是密闭的一段,从一端钻孔,将甘草的粉末放竹筒内,用松香加热软化封口。

2:于冬天的时候,浸入粪坑中的尿液清液层,放置3个月左右,取出。

3:清水洗净外层尿液。风干。

4:打开毛竹。检视毛竹是否还有泄露。如有裂缝,该产品为不合格品,不得入药。

5:如无泄露,还需用鼻子闻是否有异味,如有臊味臭味,也不合格,不得入药。

另:人中*不是粪便,人中*的有效成分是甾体类激素。

人胞

胞衣、胎衣、紫河车、混沌衣、混元母、佛袈裟、仙人衣。

甘、咸、温、无*。

1、妇女骨蒸劳损。用紫河车( 得自初生的男婴)一具,洗净,煮熟,切细,焙干,三研为末,加山药二两、人参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权细,调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麝香养七日后,每服三、五十丸,温盐汤送下。此方名“河车丸”

2、安神养血,益气补精。用紫河车一具,男病和和女胎,女病用男胎,以得自头胎的为好,在淘米水中洗净后,新瓦焙干,研为末(若加淡酒蒸熟。捣晒为末,则药力更好,又无火*);败龟板,放童便中泡三天,酥油炙*,取二两(若用童便泡过,在石上磨净,蒸熟晒研,更好);*蘖去皮,盐酒浸炒,取一两半;杜仲去皮,酥炙,取一半;牛膝去苗,酒浸后晒干,取一两二钱;肥生地*二两半,和砂仁六钱、白茯苓二两一起装袋中,酒煮七次后,去砂仁、茯苓不用,只把地*捣烂为膏;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二钱,夏月再加五味子七钱。以上各药,除地*外,共研为末(忌用铁器),然后与地*膏、酒、糊同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冬月则用酒送下。女子服,可去龟板,加当归二两,以乳煮糊为丸。男子遗精,女子带下,可另加牡蛎粉一两。此方补阴之功极重,有夺造化这力故名“大造丸”。

3、五劳七伤,吐血虚瘦,用初生的紫河车,洗净至清汁流出乃止。以酒煮烂,捣哪泥,加白茯神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米汤送下。忌用铁器煮药。

4、大小疾。用初生紫河车一具,洗净后放水中浸几天(春三、夏一、秋五、冬七)取出焙干为末,加羌活、在天麻、防风各半两,白僵蚕、白附子各一两,南星二两,川乌一个,全蝎二十一个,一起研末,再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好酒送下。

5、目赤生翳。用初生婴儿的紫可车晒干,焙过,研为细末,每日敷眼中,直至病愈。

人中白

是人尿桶内或尿缸内的灰白色沉淀物,以风晒久干者为好。入药须在瓦上煅过。

咸、平、无*。

1、诸窍出血。用人中白一团如鸡蛋大,加棉五两一起烧研。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2、鼻血不止。用人中白在新瓦上煅干,加麝香少许,温酒调服。立效。

3、偏正头痛。用人中白、地龙(炒),等分为末,加羊胆汁调成丸子,如芥子大。每取一丸,水化匀,滴鼻中入。此方名“一滴金”。

4、口舌生疮。用人中白,枯矾三分,研匀敷搽,有涎即揩去。数次可愈。

耳塞

耳垢(《纲目》)、脑膏(《日华》)、泥丸脂。时珍曰∶《修真指南》云∶肾气从脾右畔上入于耳,化为耳塞。耳者,肾之窍也。肾气通则无塞,塞则气不通,故谓之塞。

咸、苦,温,有*。

癫狂、*神及嗜酒(大明)。蛇、虫、蜈蚣螫者,涂之良(时珍)。新六。蛇虫螫伤∶人耳垢、蚯蚓屎,和涂,出尽*水,立愈。(《寿域方》)破伤中风∶用病患耳中膜,并刮爪甲上末,唾调,涂疮口,立效。(《儒门事亲》方)抓疮伤水,肿痛难忍者∶以耳垢封之,一夕水尽出而愈。郑师甫云∶余常病此,一丐传此方。(《医说》)疔疽恶疮∶生人脑(即耳塞也)、盐泥等分,研匀,以蒲公英汁和作小饼封之,大有效。(《圣惠》)一切目疾∶耳塞晒干。每以粟许,夜夜点之。(《圣惠方》)小儿夜啼惊热∶用人耳塞五分,石莲心、人参各五钱,乳香二分,灯花一字,丹砂一分,为末。每薄荷汤下五分。(《普济》)

乱发

血余、人退。

苦、微温、无*。

1、鼻血不止。用乱发烧灰吹入鼻中。又方:用乱发灰一钱、人中白五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入鼻中。此方名“三奇散”。

2、肺疽吐血。用发灰残、米醋二合、开水一碗,调服。

3、诸窍出血。用头发、败棕、陈莲蓬,各烧成灰,等分和匀。每服三钱,木香汤送下。

4、小便尿血。用发灰二钱,醋汤送服。

5、血淋苦痛。用乱发烧存性,取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

6、大便泻血。用乱发半两(烧成灰),鸡冠花、柏叶各一两(研为末)和匀。临卧时以酒送服二钱,次早再饮温酒一杯,即可见效。

7、月经不通。用男、女孩头各三两烧灰、斑蝥二十一枚(糯米炒*)、麝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热姜酒送下。

8、*疸尿赤。用乱发灰一钱,水送服。一天服三次。

9、大小便闭。用乱发灰三小撮,水半升送服。

10、下疳湿疮。用发灰一钱、刺核七个,共烧为末,敷涂患处。

津唾

灵液(《纲目》)、神水(《纲目》)、金浆(《纲目》)、醴泉。时珍曰∶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人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若久唾,则损精气,成肺病,皮肤枯涸。故曰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人有病,则心肾不交,肾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气耗也。秦越人《难经》云∶肾主五液。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入心为汗,自入为唾也。

甘、咸,平,无*。

疮肿、疥癣、,五更未语者,频涂擦之。又明目退翳,消肿解*,辟邪,粉水银(时珍)。

时珍曰∶唾津,乃人之精气所化。人能每旦漱口擦齿,以津洗目,及常时以舌舐拇指甲,揩目,久久令人光明不昏。又能退翳,凡人有云翳,但每日令人以舌舐数次,久则真气熏及,自然*散翳退也。《范东阳方》云∶凡人魇死,不得叫呼,但痛咬脚跟及拇指甲际,多唾其面,徐徐唤之,自省也。按《*震日抄》云∶晋时南阳宗定伯夜遇*,问之。答曰∶我新死*也。问其所恶。曰∶不喜唾耳。急持之,化为羊。恐其变化,因大唾之,卖得千钱。乃知*真畏唾也。

新四。代指肿痛∶以唾和白砂,搜面作碗子,盛唾令满,着末少许,以指浸之,一日即瘥。(《千金方》)手足发疣∶以白粱米粉,铁铛炒赤,研末,以众人唾和,敷浓一寸,即消。(《肘后方》)腋下狐气∶用自己唾擦腋下数过,以指甲去其垢,用热水洗手数遍,如此十余日则愈。*蛇螫伤∶急以小便洗去血,随取口中唾,频频涂之。(杨拱《医方摘要》)

眼泪

时珍曰∶泪者肝之液。五脏六腑津液皆上渗于目。凡悲哀笑咳,则火激于中,心系急而脏腑皆摇;摇则宗脉感而液道开,津上溢,故涕泣出焉。正如甑上水滴之意也。

咸,有*。凡母哭泣堕子目,令子伤睛生翳(时珍)。

初生脐带

命蒂。时珍曰∶胎在母腹,脐连于胞,胎息随母。胎出母腹,脐带既剪,一点真元,属之命门丹田。脐干自落,如瓜脱蒂。故脐者,人之命蒂也。以其当心肾之中,前直神阙,后直命门,故谓之脐。脐之为言齐也。

烧末饮服,止疟(藏器)。解胎*,敷脐疮新三。脐汁不干∶绵裹落下脐带,烧研一钱,入当归头末一钱,麝香一字,掺之。(《全幼心鉴》)预解胎*∶初生小儿十三日,以本身剪切脐带烧灰,以乳汁调服,可免痘患。或入朱砂少许。(《保幼大全》)痘风赤眼∶初生小儿脐带血,乘热点之,妙。(《海上方》)

头垢

梳上者名百齿霜。弘景曰∶《术》云,头垢浮针,以肥腻故耳。今当用悦泽人者,其垢可丸也。

咸、苦,温,有*。

淋闭不通(《别录》)。疗噎疾,酸浆煎膏用之,立愈。又治劳复(弘景)。中蛊*、蕈*,米饮或酒化下,并取吐为度(大明)。

旧八,新十六。

天行劳复∶含头垢枣核大一枚,良。(《类要》)预防劳复∶伤寒初愈,欲令不劳复者。头垢烧研,水丸梧桐子大,饮服一丸。(《外台秘要》)头身俱痛烦闷者∶头垢豆许,水服。囊盛蒸豆,熨之。(《肘后》)小儿霍乱∶梳垢,水服少许。小儿哭疰∶方同上。百邪*魅∶方同上。(并《千金》)妇人吹乳∶百齿霜,以无根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食后屋上倒流水下,随左右暖卧,取汗甚效。或以胡椒七粒,同百齿霜和丸,热酒下,得汗立愈。(《卫生宝鉴》)妇人乳疖∶酒下梳垢五丸,即退消。妇人足疮,经年不愈,名裙风疮。用男子头垢,桐油调作隔纸膏,贴之。(并《简便》)。胫生疮∶头垢、枯矾研匀,猪胆调敷。(《寿域方》)下疳湿疮∶蚕茧盛头垢,再以一茧合定,红,出火*研,搽。(杨氏)小儿紧唇∶头垢涂之。(《肘后方》)菜*脯*∶凡野菜、诸脯肉、马肝、马肉*。以头垢枣核大,含之咽汁,能起死人。或白汤下亦可。(《千金方》)自死肉*∶故头巾中垢一钱,热水服,取吐。犬*人∶头垢、皮等分,烧灰,水服一杯。口噤者灌之。犬咬人疮重发者。以头垢少许纳疮中,用热牛屎封之。诸蛇*人∶梳垢一团,尿和敷上。仍炙梳出汗,熨之。(并《千金方》)蜈蚣螫人∶头垢、苦参末,酒调敷之。(《箧中》)蜂虿螫人∶头垢封之。虫蚁螫人∶同上。(并《集简》)竹木刺肉不出∶头垢涂之,即出。(刘涓子)飞丝入目∶头上白屑少许,揩之即出。(《物类相感志》)赤目肿痛∶头垢一芥子,纳入取泪。(《摘玄方》)噫吐酸浆∶浆水煎头垢豆许,服一杯效。(《普济方》)

由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科学技术水平尚不发达

《本草纲目》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现在看起来匪夷所思的药物,而现代的研究也不能具体的得出是它的哪些物质能够起到治疗效果。甚至于我们完全无法理解它治病的原理。

比如某些毛发烧成灰之后用猪膏混合搓成丸子服用能治蛇咬伤

但瑕不掩瑜

这并不妨碍《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著作

其中也有一些在人们眼中看似很特别

实际上却能够起到作用的药物

如今科技水平日益提高

经过对其研究

也发现了其中一些药物之中的某些物质确实具有作用

《本草纲目》收载了大量药物的使用经验和其性状,药用,药效,为中药的辨识和应用都提供了详细的参考。

它对中药功效和种类,进行总结和分类,不仅更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还补充了新的药物及验方

对其他尚未得到广泛认可的药物及方子,李时珍则是认为“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并将其也记录了下来避免他们的失传

而目前还有很多中药的成分尚不明确

具体哪部分有害,哪部分有益

哪一种物质能治疗什么

这其中的奥秘还要我们去探索

还要我们去研究去发现为其做出贡献

编辑|谢汶芸

主编|盖振宇

主审|徐玮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
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jj/12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