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物质,香料印记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古人将香料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无不体现出其重要性,从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香文化。古人以植物的根、干、枝、皮、叶、花、果实、树脂,动物体内的分泌物等制成香料,味道各异的香料又各具药效。我们在这里与大家聊聊香料的故事,开启香料达人之旅,一起去探寻香料背后的故事……
广木香
Saussureacostus(Falc.)Lipech.
▲广木香植本
广木香别称木香、云木香、蜜香、五木香,菊科风毛菊属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主根粗壮,茎直立,有棱,基生叶有长翼柄,翼柄圆齿状浅裂,叶片心形或戟状三角形,齿缘有缘毛。
原产于克什米尔,中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有栽培。广木香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
以根入药,有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之效。是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品种。
相传清代光绪年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慈铭曾因夜感风寒而全身不适,肠鸣腹泻。李慈铭请城中名医前来诊治,医生问明病情后,从医药箱中取出一瓶药丸,令李以浓米汤饮下20粒,不久腹泻就止住了。李慈铭问医生所用何药,医生回答说:“此药就在大人洗砚池旁。这种叫木香的花木,行气止痛、实肠止泻。用其根与黄连做成药丸,即大人所服之药。”
▲广木香香料
广木香也叫木香或者云木香,《名医别录》称为蜜香;《乐府诗集》称为五木香,它的来源是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始载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木香原产于印度,故称印木香;后经广东输入我国,故称广木香,而现在使用的大多是云南所产的云木香,它们统称为木香。
广木香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具有健胃消胀、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的功效,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症,是治疗一切气痛、停食积聚、胸满腹胀、呕吐、泻痢等的大宗常用中药和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脏腑燥热,气虚、阴虚者禁服。芳香不宜久煎。
加味香肥皂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广零、皂荚、甘松、白莲蕊、山柰、白僵蚕各60克,麝香、冰片各15克。
洁肤去垢,香身辟秽。
上十三味,共研极细末,红糖水调和,每锭重6克。
将香药肥皂涂抹于身上,稍顷以水洗之。
本方是清宫太医专为慈禧太后所拟的洗澡香皂方,原方前有“光绪三十年二月十一日加味香肥皂”等字样。檀香、木香(即广木香)、丁香、花瓣、广零(即零凌香)、山柰麝香、冰片等诸香料药,有芳香辟秽,去腐化浊,开窍醒神,周流气血的功效,可洁肤去垢辟秽香身,久用有香身健肤之效。
品香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类对香的喜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香,能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还能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堪称妙用无穷。
水晶如溪谷缕注,如渊泉百道,如聚水之湖。水晶品质高洁,寓意着悠远的历史、繁华文化与优美艺术。水晶即是自然矿物,也是历史、文化、工艺的传统象征。优美的水晶历史,被美育文人精神簇拥环绕。像湖泊,又像大海,汇聚着世界万物。落叶点水,波澜一瞬,青烟泛起,思绪万缕。
此时,从水晶凝望世界,世界愈来愈小,愈来愈无,化作一个小小的水晶湖泊。世界变得静谧,季节、湖面、水流、落叶、烟霭在不停流转。伟大的自然景象,平淡寂静的作品,一如变幻的香……
▲希言自然水晶制银叶香插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