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国·重庆(石柱)第四届康养大会暨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召开。会上,来自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结合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表了《药食同源与康养保健的探索与思考》的主旨演讲;刘圆教授与大家主要分享了药食同源植物黄精、人参、西洋参,从品种、加工、功效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价值,特别是九蒸九晒黄精与干黄精、鲜黄精功效有明显区别,希望人们在应用时正确选择。西洋参补肺阴、清火、养胃生津,而人参补元气、安神生津、乃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同时向与会嘉宾们分享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常用药材甘松在中成药应用、提取精油等精深加工方面的常识。与此同时,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生态学硕士曹海禄用线上录播的形式,围绕《中药农业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从全国现有种植规模、药材和饮片质量状况、源头把控策略、基地认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中医药供需端变化、全产业链变化趋势进行详细讲解,“三个发展、两个结合”的建议,让与会者深受启发。据他介绍:我国中药材种植已走向了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加工从传统的、粗放的、不规范的现状,向规范化、现代化的明显转变;生产上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和严格的质量监控,保证了中药材生产质量。新版《中国药典》即将实施,中医药行业的门槛会更高,我们中医药从业者任重而道远!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连研究首席专家李学刚围绕《神奇黄连--助力康养石柱》发表主旨演讲。李学刚教授认为,石柱有“中国黄连之乡”誉称,黄连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聆听李教授的课,我们了解到我国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将黄连列为上品,《新修本草》、《本草纲目》、《中国药典》均有用药记载,黄连有降糖、降血脂、肠道微生物调节、预防肿瘤等作用。同时,李教授还分析了黄连种植面积不断增大,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黄连的应用与云南三七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要潜心挖掘黄连的核心功效,寻找石柱黄连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补齐短板。集中力量开发黄连抗HP新药——清白特,打造石柱黄连产业的第一个“拳头产品”,指日可待!重庆市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药学博士李隆云也用线上录播的方式围绕《中药材现状及发展前景》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重庆自古以来是西南道地药材的集散地之一,全市栽培药材达种,种植面积万,值得庆幸。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市中药材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支撑不全、品种多面积小、缺乏主导药材等短板。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有信心在主导药材、地道大宗中药材、优势中药材品牌、人才队伍体系和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做得更加完美。据石柱县相关人士介绍,通过4位专家的精彩演讲,我们一定会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康养石柱谱写新篇章,为促进全人类健康贡献石柱力量。并热忱欢迎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参与发展石柱中医药产业,我们定将以最高效的政务工作质量,最优惠的投资政策,最大的资金奖补力度,为您的企业做好最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