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理气药主要用于治疗“气滞”引起的胸腹疼痛等证候。以疏通气机、消除气滞、平降气逆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又称行气药。多辛、苦,性温,气味芳香,具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所致的病症。
二、分类:理气药根据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疏肝解郁药、调脾和胃药、宣降肺气药。疏肝理气药主要用于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胀痛、疝气腹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等证。调脾和胃药主要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脉弦等证。宣肺降气药主要用于肺气壅滞所致的胸闷气塞、咳嗽、气喘等证。
三、主要药:陈皮,青皮、木香、檀香、沉香、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椽、玫瑰花、娑罗子、薤白、天仙藤、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绿萼梅、枳实、大腹皮、川楝子。
四、使用注意:
1、应用理气药时,须根据气滞病证的不同部位及程度,选择相应的药物。
2、气滞之证,病因各异,兼夹之邪亦不相同,故临床应用理气药时宜作适当的配伍。如肺气壅滞,因外邪袭肺者,当配合宣肺化止咳之品;如痰热郁肺,咳嗽气喘者,当配合清热化痰药。脾胃气滞而兼有湿热之证者,宜配清利湿热之药;兼有寒湿困脾者,需并用温中燥湿药;食积不化者酌加消食导滞药;兼脾胃虚弱者,有当与益气健脾药合用等等。
3、本类药物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弱阴虚者慎用。
4、本类药物中行气力强之品,易伤胎气,孕妇慎用。
5、本类药物打多含有挥发油成份,不宜久煎,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