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的常用对药和角药绝配周崇立治癌

妇科肿瘤的常用对药和角药绝配-周崇立治癌圣手分享

周崇立治癌圣手分享妇科肿瘤的常用对药和角药绝配

妇科肿瘤西医分为生殖器肿瘤和滋养细胞瘤,其性质有良恶之分。良性肿瘤主要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纤维瘤以及卵巢囊肿等;恶性肿瘤主要有外阴癌、阴道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输卵管癌等。该病属于中医“癥瘕”的范畴,中医药在治疗妇科肿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而药物之间的配伍就蕴含着中医药的精华,几种药物合用可以相互协同,增效减毒,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两味药配在一起我们称为“对药”或“药对”,三味药配在一起称为“角药”,现将部分药物配伍举例如下:一、对药举偶

紫草、土茯苓:

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能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土茯苓味甘、淡,性平,能解毒祛湿通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草抗炎、抗菌、抗癌、抗血凝、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土茯苓有抗菌、调节免疫等作用。两药合用,主要用于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等湿热内蕴者。(老师给我们弟子讲课时特别提出紫草经过合理配伍具有抗病毒作用,比如乙肝病毒、HPV病毒等。)

三棱、莪术:

三棱味苦,性平,归肝、脾经;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二者皆可破血行气消积,为治疗气滞血瘀型癥瘕的要药。妇人之病,多病在肝脾,气血郁结,肿大成积,发为妇科肿瘤。现代研究发现莪术对多种癌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两药合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瘀象明显者。(段汝钦老师用这组对药合上大量的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作为治疗卵巢癌的靶向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张锡纯云:“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而猛烈开破之品转不能建此奇功。此三棱、莪术独具之良能也;三棱、莪术既善破血,又善调气。善消冲任中之瘀血,又能开胃进食。”

白术、莪术:

白术健脾益气,莪术消痞散结,二药一补一消,一守一攻,有枳术丸之意。胃气弱则痞气结,脾气虚则痰瘀凝,二药相合,攻坚不伤正。可用于脾胃虚弱兼有痰瘀之证,如闭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

桂枝、茯苓:

桂枝温阳化气利水,平冲降逆。茯苓渗利水湿,补益心脾,“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温阳化气有助淡渗利水除饮之功。二药配伍实自桂枝茯苓丸而来,取其治水之功,将其用于水饮内结不化之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

皂角刺、连翘:

皂角刺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可消肿排脓;连翘味苦,微寒,归心、肺经,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现代研究显示皂角刺有抗炎、抗肿瘤作用,连

翘有广谱抗菌作用。两药既可用于外阴癌、阴道癌、宫颈癌局部痈肿形成者,还可消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味苦,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可清热解毒利湿;半枝莲味辛,性平,归心、小肠经,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两者均有抑菌抗癌作用,两药合用治疗多种癌症。

甘松、栀子:

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可行气开郁止痛;栀子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可泄火除烦,清热解毒。两药合用主要用于减轻妇科肿瘤相关治疗引起的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烦躁、抑郁等类更年期症状。

鸡血藤、桑枝: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可行血补血通络;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可祛风湿、利关节。两药合用可治疗妇科肿瘤引起的下肢水肿,活动不利。(鸡血藤属于活血化瘀类药物中的补虚之品,有升高血小板等功用,近期有学者报道还有抗病毒的作用,值得我们在临床中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枸杞子、女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二者皆可滋补肝肾,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虚象较明显者,也可用于阳中求阴的选择药物。

生牡蛎、鳖甲:

生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心、肾经,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鳖甲味甘、咸,性寒,归肝、肾经,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生牡蛎有镇静局麻作用,可安静子宫;鳖甲能增强免疫力,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故可消除肿块。两药合用可在散结化瘤的同时,防止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造成的出血,一举两得。

龟甲、鹿角霜:

龟甲得阴气最足,峻补阴血,善通任脉。鹿角霜能“通督脉之气舍”,擅长于温通督脉。这两味药皆为血肉有形之品,一阴一阳,性味纯厚,可用于产后肾气虚弱、腰骶部酸楚不适、妇科肿瘤引起骶骨疼痛为主者。

山慈菇、浙贝母:

山慈菇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其鳞茎及叶、茎、种子含秋水仙碱,有抗癌功效;浙贝母可散郁清热,消痰散结。两药可合用于各个阶段的乳腺癌。

(注意:山慈菇有毒,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要在中医师或中药师指导下使用,虽然在临床中很少发现毒副作用,那也建议要定期检查肝功。)

夏枯草、草河车:

夏枯草有平肝解郁、散结消肿之功;草河车有小毒,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两药合用于乳腺癌热象较为明显时。

蒲公英、夏枯草:

蒲公英用于清热解毒,又善消肿散结,为治疗乳痈、乳腺癌之要药。夏枯草平肝解郁,清利厥阴血脉为最,且长于清热散结。二药配伍,平肝清热,解毒散结,特别对于肝郁火旺的乳腺增生、乳腺癌、经前乳痛均可用之。

丝瓜络、路路通:

丝瓜络能理气通经络;路路通通行十二经,可祛风通络,利水除湿。两药均擅通利,常用于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

生龙牡、炮山甲:

生龙牡能镇静安神,软坚散结;炮山甲珠能通经活血,化瘀消肿,还能下乳汁,性善走窜,引药直达病所,为治疗乳房结块之要药。

紫草、红花:

紫草可解毒透疹,凉血活血;红花可活血通经散瘀。两药合用治疗服用他莫昔芬引起的子宫内膜增厚,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段汝钦老师教诲,红花用药要谨慎,应从小量6克用起,避免过敏现象。)

生山楂、荷叶:

生山楂能行气散瘀化油脂;荷叶可升发清阳,清除体内秽浊。两药合用可防治服用他莫昔芬引起的脂肪肝,肥胖者宜用,减轻体重可以改善乳腺癌的预后。

甘松、丹参:

甘松能开郁行气止痛;丹参可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祛瘀止痛。两者均入心经,用于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相关并发症。

蒲黄、五灵脂:

此为古方之失笑散也,治一切瘀血腹痛,尤宜于血瘀内滞之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净、腹痛等,用之颇效。另蒲黄有炒与不炒之别,功效不同,用之宜分。由于蒲黄乃香蒲的花粉,五灵脂乃寒号鸟的粪便,故二药俱应包煎。可用于妇科肿瘤引起的疼痛。

二、角药举偶

川楝子、乌药、橘核:

川楝子味苦,性寒,归肝、胃经,能行气止痛杀虫;乌药味辛,性温,归肺、肾、膀胱经,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橘核味苦,性平,归肝经,能理气散结止痛。乌药温通,比如卵巢癌一般认为是寒邪所致,三药合用,可直达病所,可作为治疗卵巢、输卵管肿瘤之要药。

鸡内金、郁金、水蛭:

鸡内金味甘,性平,有消食涩精止遗,化坚消石之功;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可行气活血解郁,为血中之气药;水蛭味咸,性平,归肝经,能破血通经消瘕。张锡纯认为“鸡内金消癥瘕之功,诚不让三棱、莪术矣”。女子癥瘕,多为气滞血瘀之病理产物,三药合用兼顾气血还能消癥瘕,化积滞,多用于各种妇科肿瘤或伴有消化功能障碍者。

海藻、白芥子、夏枯草:

海藻软坚散结化顽痰,通脉络。白芥子性温,通经理气,善除皮里膜外之痰。夏枯草疏肝散结,清利厥阴脉络。三药均有化痰软坚之功,合而用之,其力甚佳,特别对于痰瘀互结诸症,如卵巢囊肿、乳癖、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均可辨证选用。

田基黄、茵陈、垂盆草:

田基黄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消肿;茵陈可清热解毒退黄;垂盆草可清热利湿,消痈退肿。三药合用可以治疗化疗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导致的恶心厌油腻、纳差乏力、肝区不适、腹胀便溏或皮肤黄染等症。

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红藤长于清热解毒,散结消痈,活血止痛。败酱草功同红藤,而尤善清肠胃热毒之瘀滞。薏苡仁消痈排脓之力亦佳。三药合用,解毒排脓消痈之力倍增,可用于治疗湿热瘀滞引起的急慢性盆腔炎、右侧少腹区的肿瘤。

★温馨提醒:本文所列方药应在专业中医师或中药师指导下使用。

为了方便全国的患者联系上周崇立肿瘤医师热线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yx/14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