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香舍最全合香古方全解析之道家香与佛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图▏源网络

文▏侯官知止香舍

高级行香师王昭颖

排版▏李柳静

合香古方▌前言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这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民间,宗教用香则是香文化的主力:道家焚香请神,佛家涂香供佛。那么他们又是以何种香与三界神明相沟通的呢?

本文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道家与佛家所用合香香方,供大家学习借鉴。

1

延安郡公蕊香[洪谱]

香方:

元参半斤(g)[净洗去尘土,于银器中水煮令熟,控干,切入铫中,慢火炒,令微烟出],甘松四两(g)[细剉,拣去杂草尘土秤],白檀香二两(g)[剉],麝香二钱(10g)[颗者,别药成末方入研],滴乳香二钱(10g)[细研同麝入]。右并用新好者,杵罗为末,炼蜜和匀,丸如鸡头大。每香末一两,入熟蜜一两,未丸前再入臼杵百余下,油纸封贮磁器中,旋取烧之,作花香。延安郡公蕊香是一副古人常用的香方,模拟的是花初绽时细致的香气,具有浓郁的传统意义上的花香,也是古人记忆中花香气的典型气味图谱。与现代直接以玫瑰、桂花等花朵类香料制香不同,玄参、甘松更多属于中药香气;不是花朵的甜美,而是草香、药香、甜香等的复合气息,更偏向于用「芬芳」来形容。其中记载的玄参修制方法,可以更多保留参香而去除苦气,较单纯炒制会更甜一些。另外,「鸡头」并非指公鸡头,而是芡实的别称「鸡头米」,丸如小指甲盖大小。最后炼蜜与香粉按1:1添加后反复捶打、窖藏、分丸、熏用,可以体验到古人对花香气的认知。

2

婴香[武]

香方:

沉水香三两(g),丁香四钱(20g),制甲香一钱(5g)[各末之],龙脑七钱(35g)[研],麝香三钱(15g)[去皮毛研],旃檀香半两(25g)[一方无]。右五味相和令匀,入炼白蜜六两(g),去末,入马牙硝末半两(25g),绵滤过,极冷乃和诸香。令稍硬,丸如芡子扁之,磁盒密封,窨半月。

《香谱补遗》云:“昔沈推官者,因岭南押香药纲,覆舟于江上,几坏官香之半。因刮治脱落之余,合为此香,而鬻于京师。豪家贵族争而市之,遂偿值而归,故又名曰偿值香。本出《汉武内传》。”「婴香」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合香,被今人熟知,却是离不开宋代著名诗人、合香高手黄庭坚的《制婴香方帖》。「婴香」之名出自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篇》:“神女及侍者,颜容莹朗,鲜彻如玉,五香馥芬,如烧香婴气者也。”此香依旧使用沉檀龙麝甲相配伍,要求将香料细研,加入的丁香有助于香气的激发。此香本身香气不俗,加入阿曼乳香,则接近日本著名炼香「黑方」,是一款非常经典的香方。

3

道香[出《神仙传》]

香方:

香附子四两(g)[去须],藿香一两(50g)。右二味用酒一升同煮,候酒干至一半为度,取出阴干,为细末。以查子绞汁拌和令匀,调作膏子或为薄饼烧之。

道香是合香中的另一个体系。与衙香不同,道家用香更注重自然,讲求天人合一,所用之香也远离宫廷的奢华,更适合道家修士与终南隐逸之士使用,气虽清苦但颇有韵味。这款香为典型的隐士用香,所用香料仅香附子与藿香两味,均就地取材。香附子是疏肝理气、解郁的要药,藿香更是化湿解表的常用药。二者研为细末,入白芨糊调成膏状,分作圆饼,晒干后即可熏用。

4

韵香

香方:

沉香末一两(50g),麝香末三钱(15g)。稀糊脱成饼子,窨干烧之。

此香所讲求唯一个「韵」字,用料精简却并不寻常,抓住了沉香与麝香间最微妙的比例,调合出最馥郁的花香。沉香与麝香研磨混合后,一般用少量白芨熬糊粘合捣成。白芨是一味常见中药,其根茎部位有独特香气,熬煮后具有一定粘性,是早期合香中常见的粘合剂,现已被楠木皮粉替代。此香香味与行气效果极佳,制作简单,适合初学者上手。

5

不下阁新香

香方:

栈香一两(50g),丁香、檀香、降真香俱一钱(5g),甲香、零陵香俱一字(0.2g),苏合油半字(0.1g)。右为细末,白芨末四钱(20g)加减,水和作饼,如此大,作一炷。

此香所用香料不作过高要求,沉香选九分沉者即可,檀香、丁香、苏合油均为舶来品,与甲香、零陵香所用比例均不高,可能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据此可推测此香或为古时小富百姓人家所用。香方中的沉香、檀香与降真香均有醇厚的木质香韵,丁香与苏合油的花香气较明显,成品香气宜人。此香材料易得,制作简单,适合初学者上手。

6

宣和贵妃王氏金香

香方:

古腊沉香八两(g),檀香二两(g),牙硝半两(25g),甲香半两(25g)[制],金颜香半两(25g),丁香半两(25g),麝香一两(50g),片白脑子四两(g)。右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爇如常法。

此香为宋徽宗宣和年间所用衙香,香丸以金箔为衣,故称金香,示其尊贵。香方中沉檀龙麝甲香兼有,另入金颜香与丁香,使香气甜美中更令人生津。「古腊沉香」即真腊沉香,真腊(kmir)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故此处应用柬埔寨沉香为宜。柬埔寨沉香有「小棋楠」之称,在常温下香气清雅而干净,尤类兰花香。此香对用料要求较高,可按比例减量进行试验。

7

压香

香方:

沉香二钱半(12.5g),脑子二钱(10g)[与沉香同研],麝香一钱(5g)[另研]。右为细末,枣儿煎汤和剂,捻饼如常法,玉钱衬烧。

此香与“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中所用的纯瑞脑香更加精致,极具提神功效,是熬夜工作或学习时咖啡的极佳替代品。

8

古香

香方:

柏子仁二两(g)[每各分作四片,去仁。腊茶二钱(10g),沸汤半盏,浸一宿,重汤煮,焙令干]。甘松蕊一两(50g),檀香半两(25g),金颜香三两(g),韶脑二钱(10g)。右为末,入枫香脂少许,蜜和,如常法窨烧。

此香名为「古香」,香气清甜而绵长,古意十足。柏子仁即柏籽,是一味雅致的香料,修制后香气不及花香的甜美,但别有一种宁静的韵味,尤其受僧侣与隐逸者的喜爱。其修制过程简单却非常考验技术,目前有酒浸、蜜煮以及此方中提及的切分后以腊茶浸煮三种方法。此香建议于品茶或书房阅读时使用,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9

神仙合香[沈谱]

香方:

元参十两(g),甘松十两(g)[去土],白蜜[加减用]。右为细末,白蜜和令匀,入磁礶内密封,汤釡煮一伏时,取出放冷,杵数百,如干,加蜜和匀,窨地中。旋取入麝香少许,焚之。

这款「神仙合香」也是《香乘》中道家用香的代表,追求用料的精简、香气先苦后甜的韵味,象征着隐士的清修生活。

此香以玄参和甘松1:1的比例入香,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甘松理气止痛、醒脾健胃,二者合用对虚烦不寤者有益。道教用香,讲求一可荡除秽气,二可凝神静气,常用道家香无论对家宅还是自己的身体都很有好处。

10

僧惠深湿香

香方:

地榆一斤(g),元参一斤(g)[米泔浸二宿],甘松半斤(g),白茅一两(50g),白芷一两(50g)[蜜四两(g),河水一碗同煮,水尽为度,切片焙干]。右为细末,入麝香一分,炼蜜和剂,地窨一月,旋丸爇之。

此香为唐宋时期僧人发明的禅修香品。地榆是一味常见中药,有特殊香气,其根茎修制后可入香,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的功效,与玄参搭配效果更佳。此香的特点是气苦而清芬,回味悠长,是静坐观照时熏用的佳品。此方除少许麝香外,并无其他昂贵香料,适合新手少量制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依今人所见,若以此香供佛,则不可入麝香。

11

供佛湿香

香方:

檀香二两(g),栈香、藿香、白芷、丁香皮、甜参、零陵香俱一两(50g),甘松、乳香俱半两(25g),硝石一分(2g)。右件依常法调治,碎剉焙干,捣为细末,别用白茅香八两(g)碎劈去泥,焙干,火烧之,焰将绝急以盆盖,手巾围盆口,勿令泄气。放冷,取茅香灰捣末,与前香一处,逐旋入经炼好蜜相和,重入臼捣软,硬得所。贮不津器中,旋取烧之。此香以檀香为主,搭配多种本土根茎类与草叶类香料,合和后具有复杂的草木花香气。藿香、白芷与零陵香搭配熏香能产生温柔而甜美的香气,三者不仅能驱风散寒,还有着良好的除湿气效果。丁香皮和乳香能行气,并产生宜人的果香气,令人生津。但需要注意的是,茅香烧灰后,其自身柠檬香气也会随之消散,所以以茅香灰入香效果并不理想。以此香供佛,可以令心神宁静。

12

久窨湿香[武]

香方:

栈香四两(g)[生],乳香七两(g)[拣净],甘松二两半(g),茅香六两(g)[剉],香附一两(50g)[拣净],檀香一两(50g),丁香皮一两(50g),黄熟香一两(50g)[剉],藿香二两(g),零陵香二两(g),元参二两(g)[拣净]。右为粗末,炼蜜和匀,焚如常法。

此香是唐宋时期富贵人家所用的熏香,香气上以乳香、香茅的柠檬香气为主,兼具甘松、丁香皮的花香与沉香、檀香的甜美木质香气。功效上,此香运用了大量行气除湿的香料如藿香、香附子、零陵香等,尤其适合夏秋交际湿气最重时焚香祛湿,不仅香气舒适,更能预防多种常见疾病。

13

湿香[沈]

香方:

檀香一两一钱(55g),乳香一两一钱(55g),沉香半两(25g),龙脑一钱(5g),麝香一钱(5g),桑柴灰二两(g)。右为末,铜筒盛,蜜于水锅内煮至赤色,与香末和匀,石板上槌三五十下,以熟麻油少许作丸或饼爇之。

这款香与其说是湿香,不如说是宫廷御用衙香的民间版。衙香中经典的沉檀龙麝甲配方,沉水沉香、印度迈索尔色紫发黑的白檀、天然龙脑、野生麝香与精细修制的甲香,是万用的高级宫廷香基底,辅以桑柴灰存味、除湿。需要注意的是,这款香中的乳香比例极高,会压住其余香料的香气,故制作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调节比例。

14

清神湿香

香方:

芎须、藁本、羌活、独活、甘菊俱半两(25g),麝香少许。右同为末,炼蜜和剂,作饼爇之,可愈头风。

这是一款明确记载有药性、用于辅助治疗头风的香方。川芎、藁本、羌活与独活四味中药,均性辛温香燥、具有特殊芳香,有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甘菊能除风热,益肝补阴,中和前四味的辛燥之气,也可去头痛;麝香则更是通络散瘀的良药。此香家中有人头痛症经久难愈可熏用,但需注意阴虚血燥者忌用。

15

清远湿香

香方:

甘松二两(g)[去枝],茅香二两(g)[枣肉研为膏,浸焙],元参半两(25g)[黑细者炒],降真香半两(25g),三柰子半两(25g),白檀香半两(25g),韶脑半两(25g),丁香一两(50g),香附子半两(25g)[去须微炒],麝香二钱(10g)。右为细末,炼蜜和匀,磁器封窨一月,取出,捻饼爇之。

《香乘》中所记载的「清远香」有许多种,皆以常用的香草和根茎类中药入香,香气糅合花香、药香与木香,以模拟山林草木之气为标准,体现道家追求自然、归于隐逸的风范。这款清远湿香以甘松、香茅、丁香为主,可以醒脾健胃;辅以玄参、降真香、三柰子、白檀、香附子,可以祛除湿气,兼可行气。此香适合静坐时熏用,在一呼一吸间体会古人纵情山野的意蕴所在。

16

日用供神湿香

香方:

乳香一两(50g)[研],蜜一斤(g)[炼],干杉木[烧麸炭,细筛]。右同和,窨半月许,取出,切作小块子。日用,无大费。其清芬胜市货者。

此香与其说是合香,不如说是以炼蜜与碳粉共同修制单方乳香、制成香丸来熏用。乳香在中东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消炎防腐、通经止痛,主要产地为非洲的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南部半岛的也门和阿曼,后者所产乳香质量尤佳。此香要求将乳香研磨细,并经过耐心窖藏,才能将乳香本身的果香与松脂香完美展现出来。用于供佛则神灵欢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yx/15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