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是“三九”第一天,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到了,当日我区西吉县最低气温零下24.3℃,创入冬以来新低。据了解,这周最难的三天就要熬过去了,周四过后气温将有小幅回升。
在冷空气和雨雪天气的打压下,这几天大部气温都比较低迷。清晨外出都感觉冷到爆,路上行人穿着羽绒服,还缩着脖子,双手环抱极速前进,原本气温较低,再加上大风吹过,像后妈的手打过,脸都生扎着疼。降雪过后,虽然天气转晴,但气温却持续下降。
据实况显示,1月8日清晨全区晴,全区大部出现了4到5级偏北风,部分地区阵风7级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22.3℃到零下11.6℃,最低出现在西吉县零下22.3℃,隆德县零下21.3℃,银川零下15℃。1月9日清晨全区晴间多云,最低气温在零下24.3℃到零下8.8℃,最低出现在西吉县零下24.3℃,银川零下12.7℃。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1月9日夜间到10日白天,全区晴间多云,偏北风3转5级,最低气温零下20℃到零下11℃,最高气温零下3℃到2℃。近期天气持续干燥寒冷,风寒效应明显,市民朋友出行需注意防风防寒,添衣保暖,谨防感冒。1月10日-14日,全区气温逐步回升,最高气温12日全区升至0℃到4℃,最低气温维持在零下18℃至零下11℃,13日全区大部最低气温零下11℃至零下8℃。
而下周受东移扩散冷空气影响,预计1月15日宁夏全区大部有小雪,17日固原市大部有小雪;其他时间全区以晴到多气云天为主,其中,16日和18日,全区有4-5级偏北风,气象部门提醒各相关部门及公众做好防风防寒应对工作。
相关新闻
最冷“三九”今天开启!
从今天开始,冻哭人的“三九天”就真的来了。自今年以来,我国雨雪天气明显增多、增强,个县(市)日降水量刷新1月历史极值。受冷空气影响,预计9日至13日,黄河以南大部气温将持续偏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华南北部,陕西南部、河南、湖北北部、安徽北部等局地最低气温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1月两轮大范围雨雪来袭
进入1月以来,我国接连遭遇两场大范围雨雪过程,且具有雨雪范围高度重叠,降雪强度大、积雪深厚,南方暴雨范围广、极端性强的特点。
第一轮雨雪过程,中东部降雪强度强、范围广,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江苏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雪,河南信阳、驻马店、南阳局地出现日降雪量超过30毫米的特大暴雪。降雪过后甘肃东部、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山东南部、湖北中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的积雪深度普遍达5~15厘米,安徽定远、滁州和明光38厘米,河南信阳鸡公山局地达41厘米,积雪覆盖面积约万平方公里。
第二轮降雪强度落区与之前基本重叠,尤其是河南、陕西等地,强降雪导致重复受灾或加重灾情。
此外,5日夜间至8日早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大部、广东中东部、广西北部出现大范围暴雨过程,其中6日广东有62个县(市)出现大暴雨(-毫米),广东惠州龙门龙华镇日雨量达.2毫米。据统计,此次过程中,降雨量为暴雨量级的区域覆盖面积达42.6万平方公里,降雨量为大暴雨量级的区域覆盖面积20万平方公里,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共36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1月历史极值。降雨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在隆冬季节少见。
本周雨雪缩减天气转为干冷
本周,天气将发生明显转折。昨天,雨雪同时缩减,北方除了东北飘雪之外,其他地方的雪都已结束;南方的降雨会南压到江南南部和华南一带。中央气象台预计,从今天开始,雨雪几乎将销声匿迹,全国再次进入一段雨雪稀少的时期,至少到周五都不会再有大范围的雨雪。
不过,冷空气却仍占据主导地位,天气转为干冷,各地气温持续偏低。为此,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今天,陕西南部、黄淮南部、江汉、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云南东部以及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气温将下降6~8℃,其中福建东部、广东南部沿海、云南东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北部等地局地降温将达10℃以上。中东部大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江河湖面的风力有5~7级,阵风可达7~9级;东部和南部海区有7~9级大风。
最低温0℃线将南压至华南
受连续冷空气的影响,中央气象台预计,9日至13日黄河以南大部地区气温将持续偏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和南部、江淮、江汉、江南以及四川盆地等地平均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低4~6℃,其中,陕西中南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湖北中西部等地气温显著偏低6~10℃。
降温过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华南北部,江南中北部最低气温-2~-7℃,陕西南部、河南、湖北北部、安徽北部等地最低气温可达-10~-15℃,局地低于-15℃,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以省会级城市为例,郑州最低气温将跌至-10℃,合肥将跌至-13℃,武汉将跌至-7℃。预计,14日上述地区的气温将逐渐回升,15日气温将回升至接近常年状态。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低温寒冷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个别地方极端最低气温可能跌破历史极值。低温冰冻天气可能造成部分路段湿滑和结冰,给交通运输安全带来隐患,需注意防范。此外,公众外出需注意防寒保暖,防范农作物遭受冻害。
来源:中国天气网、央视新闻
相关链接
今天"三九“开始!一年最冷的时候这样”赖床“最养生!
这种天气,正所谓:
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
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
至于上厕所嘛……
那可是出差啊!
此刻不畏严寒已在外奔驰的请为自己点赞!
没错,这是每天早上人和床板都难舍难离的季节。
不过,小编为你们“醒来后不马上起床、在床上再躺一会”的做法,找到了养生依据!
不仅如此,关于起床,其实有以下七件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事哦——
1
起床——不要心急
什么?起床还有注意事项?不就眼睛一睁,一个鲤鱼打挺就起来了吗?医院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介绍,除了睡眠有很多学问以外,起床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某些人群,如果不注意有些问题可能引发很多疾病。
他指出,人在醒来后如果立即起身,全身血流相对比较慢,可能导致大脑突然缺血缺氧而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中老年人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在床上先不急着马上起身,而是要先伸展下肢体,让心跳慢慢加速,然后慢慢起身。建议在床上可以先反复握拳,按摩劳宫穴,踮踮脚尖,通过刺激四肢末梢以促进血液循环。
但是,也不主张赖床或者睡回笼觉,因为早上人体阳气开始生发,该起不起会影响人体阳气的运行,所谓“久卧耗气”,如果已经醒了,就不要老是在床上翻来覆去。因为——
赖床会导致尿液在体内长时间的滞留,于是尿液当中的有毒物质就会损害我们身体的健康。
另外,长时间的赖床,会减缓人体的血液循环,导致营养在体内不能很好的传送,于是肌肉和关节中代谢产生的物质也不能被排出体外。如果经常赖床,就会打乱人体这种正常的生物钟规律。
此外,赖床的人经常会不吃早餐,于是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理规律,对肠胃功能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且赖床还会影响人体的排泄功能,也容易造成便秘。
2
洗漱——排在第一
起床后用冷热水交替洗个脸,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人精神焕发,注意多按摩一下太阳穴、迎香穴等,可以减少皱纹的产生,对鼻炎也有一定的帮助。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内的细菌,为后面饮食做准备。
3
饮水——因人制宜
起床后大家都会觉得口渴,经过一晚的休息人体的确需要补充一些水分。而且饮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为排便做准备,一般以喝温开水为宜。
至于淡盐水、茶叶水、蜂蜜水、生姜红糖水、柠檬水、菊花枸杞茶、三七丹参西洋参粉茶等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而不建议早上一起床就喝牛奶、果汁、可乐、咖啡等类饮品。
4
运动——不求刺激
起床后适当的运动一方面可以促进阳气生发,促进各个器官的功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为排便做准备。
唐梁推荐,传统的养生保健操大家都应该坚持做一下,“比如十指梳头,运目、摩腹、搓腰、鸣天鼓、叩齿、牵拉耳朵、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是中医从养生角度提出的,而不是一定要去跑跑跳跳做很剧烈的运动。”
他解释,早晨进行剧烈运动会刺激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同时打乱自主神经节律,让人一整天都紧张焦虑,中老年人还容易出现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5
排便——养成习惯
晨起排尿时也不能太急,而且唐粱提醒,越是尿急时,就越要慢慢点拉,假如膀胱迅速被排空,易诱发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排尿性晕厥。
另外,排尿时咬紧牙,稍微抬起脚后跟,长期坚持对防止肾气外泄有好处。
起床后由于体位改变和运动导致胃肠蠕动功能增强而产生便意。这也是所谓的“天门开,地门开”。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对人体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有重要的作用。
6
进食——不能将就
唐梁指出,健康的一日三餐原则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早餐为一天的工作奠定营养基础。千万不能长期不吃早餐,这样容易引起胆结石、胃病、营养不良。
早餐要选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稍微吃多点也无妨,因为一天的工作可以消耗掉,所以早餐一般是不会把人吃胖的。
今天,
“三九天”就要开始了。
在一年中最冷、身体最脆弱的时节里,
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九来袭”寒冬身体最怕你做7件事:
洗澡水太热:太热的洗澡水会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冷热变化会刺激血压和心率。建议水温控制在24-29℃。
一骨碌爬起床: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而心血管壁在清晨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很容易发生意外。
用围巾捂口鼻:围巾不常清洗会吸附大量灰尘、细菌,很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
一大早锻炼:冬季清晨寒冷,污染物堆积严重,不适宜锻炼。最好在下午三四点进行,至少热身20分钟。
开电热毯睡觉:容易引发低温烫伤,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很可能烫伤而不自知。
不注意开窗:冬季门窗紧闭,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建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
不及时补水:越冷越要多喝水,不然血液浓稠度就偏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来源:健康有约、大洋网、
广州天气、广州日报)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大家冬天千万不能干的一件事↓↓↓
“同心大众生活网”,24小时全角度看同心有用I有趣I有态度I服务大众生活、传播同心、服务同心、传播正能量!我们需要你将同心的真、善、美、丑、恶、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发送给我们,我们将会通过同心大众生活网平台呈现给网友!
总编辑:李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