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此刻最美好”
Relax,thisisthebestmoment
年4月30日|席郎丘佩香道第4期
盛夏时分,正是采药时节,西藏米林,在藏语中意为“药洲”,这里有一片被当地人称作“药王谷”的山谷,孕育着上千种藏药材。
1
密林深处藏玄机
位于藏东南的米林,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盛夏的米林森林繁茂、青山流云,大江奔腾、小河流水,松茸层出、花艳鸟鸣……这所有的钟灵毓秀在这片天地间尽情地绽放着它们的魅力。
在这里的茂密山林中不仅孕育着令人垂涎的各种美味山珍,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还滋养着众多野生藏药。据考证,整个青藏高原有各类藏药植物种、动物类药种、矿物类药多种。
其中,仅生长在海拔米以上高寒的珍贵药材就达多种。而被誉为“药洲”的米林就拥有其中的1多种。
它们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汲取天地之精华,尽情生长。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药材,不仅纯净无污染,而且药效特别好。
2
千年藏医药起源于此
青藏高原是藏医藏药学的发源地,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和独特的天然药物资源。米林,藏语意思即为“药洲”,1多年前,“藏药始祖”宇妥?云丹贡布就是在这里采药、悬壶、授徒、著典,开创了藏医药这门古老学科。
那一年,宇妥?云丹贡布55岁,此前,他花费20多年的心血,在西藏本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各医家学派之长,完成了藏医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四部医典》。在藏医学中,它的重要性相当于汉族医学中的《黄帝内经》。
扎贡沟甘露洞
宇妥?云丹贡布领着自己的徒弟德瓦白前往山清水秀的贡布药乡(今米林境内),成功开办了西藏第一所藏医学校,同时招收多名徒弟,传授藏医药知识。
学校后面的山上,就是他们天然的藏药材基地。这里后来也被人们称作“药王谷”。
宇妥·云丹贡布在扎贡沟期间,在养生、修行方面也堪称巨匠。丹贡布自55岁抵达扎贡沟后,直至公元年逝世,享年岁。是藏族历史上著名的高寿者,在养生学方面的成就也是人类历史上罕有的。
甘露洞是宇妥?云丹贡布当年教学的地方
3
古老智慧结晶的“活态传承”
居村陌,悬壶济世;入深山,辨识百草;攀悬崖,如履平地……千百年来藏医药的传承离不开一个神农尝百草式的环节——采药。在米林的深山中,至今依然能看到穿梭山林苦寻药草的采药人。
不同的草药要在不同的生长期采摘,有的药材需要在新鲜的时候采,有的则要等待它枯萎之际采摘。
一名出师的采药者,首先要分得清上百种藏草药,他们几乎每走几步就能找到一种草药,而入深山采药前也要了解地形。在《四部医典》中,对药材生长年限、气候、地点,采集时机、方式、环境,存贮用具、时间,炮制中祛毒、调配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
这样严格的规定无疑为原本就不容易的采药之路又平添了一些艰辛色彩。即便是最普通常见的草药,也需要采药者一路仔细查看,并且眼观、鼻闻、嘴尝后进行确定。而要想采到珍贵藏药材,就更要不走寻常路一路寻觅。
珍贵而稀有的草药往往生长在人迹罕至之处,这样的采药之旅更加考验采药者克服困难、执着寻草药的信念。为寻找一味藏语名为“节几”(汉语名为白花秦艽)的野生药材,有采药者曾在原始森林里耗时半年才采集了克。
高寒地区的野花就生在荒凉的石缝里,争奇斗艳,蓝如青天,红如绸缎。对于采药人,谁也说不清踩下的下一块石头是否会松动,那上面的苔藓是否滑溜。
采药人随着海拔不断增高,呼吸开始变得急促,心脏好像随时会爆裂,看着脚下的石头不停滚下山崖,顶着呼啸的山风……这一路就像是人生的修行,充满未知却满怀希望。
由于野生藏药材生长环境险恶,加之藏药材再生周期较长,致使珍贵藏药材资源日渐稀缺。
4
藏药在藏香中的使用
手采藏药不仅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传承、一种信仰。只有亲临采药,才会感受到什么叫极度的生命力;只有亲临采药,才会了解药材原有的模样;只有亲临采药,才能真切感受到这么一话:“每一颗药丸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藏民除了把药材制成药丸还会在日常使用的藏香中加入藏药。
藏香是藏区雪域神山中稀有的“天木”,佛经中有诸多记载,天木香是佛教礼佛供养之上品,是显密典籍中记载著名的五种殊胜供香之一。
藏香相传系公元7世纪时由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所创,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藏王松赞干布虔信佛教,为供奉从长安和尼泊尔请来的两尊释迦牟尼生前亲自开光的佛祖12岁和8岁等身佛像,松赞干布责成大臣吞米·桑布扎研制供佛之香。
吞米·桑布扎以藏医学为指导,精心研制出了手工水磨制香技艺。
藏香配料考究,制作精湛。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采用柏树干、麝香、白檀、藏红花、甘松、野生香草等几十种藏药、香料为原材料。
制作时先把柏树干锯成若干小段,去皮,再用水车磨成柏树木泥,和各种香料一起搓揉,然后把混合各种香料的柏树木泥放入牛角内压挤成型,再经过两到三天的晾晒,即制成藏香。
藏香具有祛病除灾、养神益智、清洁空气、杀菌消毒、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驱虫、预防流行性疾病等功效,由于原料稀缺,掌握藏香配方的人极少,使藏香濒临失传。8年藏香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End—
找到我
淘宝:席郎丘佩香道视频号:席郎丘佩小红书:席郎丘佩香道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