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本草芳疗辨气识味浮沉归经

中医理论向来是中国人养生的重要参考,在精油世界中,也出现许多芳疗书籍,从中医角度诠释中医精油的疗效。

问题:

这时我们不禁要问:西洋植物中的挥发性精油分子疗效可以归经吗?而中草药从水煎熬煮变成蒸馏萃取后,又该如何归经呢?

西洋精油研究多从实验科学角度出发,分析特定单体化学成分对于人的生理系统细胞组成多次产生的种种变化,以实验数字佐证效果,那中医理论看不见摸不着的气脉与经络如何被测量?中草药的精油观又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认清中草药和中草药精油不是同一件事!中草药多是以水煎煮,浓缩服用,所以药性来自植物的水溶性成分;而中草药精油一样多是蒸馏后油水分离的挥发油,也是植物的脂溶性成分。因此,中医典籍中记载的中草药不见得与中草药精油药性一致。

那么中医怎么看现代中草药和西洋精油?

依笔者多年研究,仍然可以从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四个角度来简述。

在寒凉温热的四气中,寒凉药多可解毒、抗菌、消炎及镇静,温热药可散寒、补阳、通经络、提振循环。从这个角度理解精油,可以判断同属花类的依兰精油不只是比玫瑰精油气味更浓艳,也比较温热提振,所以助性的效果更好;同理,迷迭香的气性也比薰衣草温热。最容易判断的方式是依赖个人感官,在皮肤上涂敷精油后的体感或者滴入水中饮入的口感是温热或凉爽。

中药还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咸味较少在精油中出现

辛味

中医所谓的“辛”,就是香味,因此几乎所有精油都具备此味性特质,只是强弱有别,其他气味则很容易以嗅觉感官辨别。

酸味

酸味入肝经,主收敛,药性为止咳、调理经血过多和频尿,像山鸡椒、柑橘类精油中都带着一些酸味,能收敛管线与体液的丝柏精油也有一抹酸味。

苦味

苦味入心经,宣泄过热或过湿,药性是清热解火,可解便秘呕吐这类症状,西方精油中的广藿香被认为可以处理消化不良,味道中就有土壤的苦感。

甘味

甘味入脾经,是比较综合的药性,能补能缓能和能止痛,有甜味的精油很多,甜橙、真正薰衣草、甜马郁兰都有安抚缓和的功效。

中医论药的升降沉浮也是判断精油药理属性的标准之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者宜用升浮药,中草药的辛夷和荆芥就是升浮性质的精油,中西方都受用的薄荷精油就是此类。病变在下在里吗、病势上逆则宜用沉降药,苦橙叶精油、穗甘松精油(中草药也有甘松精油)就属于这类。

然而归经则是重要的判断指标

简单说就是若某种药物能治疗某个脏腑经络病变,则此药物归于该经。而药性通行于经络时,经过的脏器不只一个,比如肺经还经过大肠等肠器器官,肝经会经过眼睛、脑部、肾脏与生殖系统,因此经络所影响的脏器不只单一一个。药典中记载归肝经的薄荷,味辛气凉,也因此可解头痛、抒肝气,发汗解风热型感冒,处理眼睛不适。理论的转介与诠释是一种途径,科学实验是另一种。汉方本草精油的实验已投入20多年的时间进行中草药精油动物及人体实验。经过蒸馏萃取、经过GC-MS(气相分析仪)分析,加上经络仪检测经络的前后对照与进行精油药理动物实验,中草药精油可以整合中药与西药的治疗观点,找出新的治疗契机。

如果您想要买到如此专业的本草精油,

可去“一朝芳草”淘宝店铺购买!

文章作者

汉方国际学院林君颖博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yx/17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