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一炉烟火,捧一卷诗书
#优质作者榜#01.
再有两天,就是“小年”了。
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南北方会有风俗差异,南方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北方则是腊月二十三。
小年又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因此拜祭灶王爷就成了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民间传说,灶王爷姓张,小年这一天,灶王爷会回天庭向玉帝报告人间之事,特别是善恶之事,对于做了恶事的人而言,寿命会减短。
因此,这一天人们会给“灶王爷”上供,祈祷他老人家能高抬贵手,赐福于一家人。
实际上,小年的起源是源于古代人们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因此祭灶位列“五祀”之一。
小年过后,大年就招手在即,在这里也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诸事顺心,吉祥如意。
02.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范成大《祭灶词》
因“灶王爷”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所以这一天有些忌讳是不能犯的。
有关灶神禁忌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灶王经》和《安灶经》,具体如下:
1.
首先就是要清扫厨房,使厨房变得干净明亮,尤其是不能用不干净的木柴来烧饭;
2.
小年这一天,不准在厨房内践踏五谷,这是很不吉利的;
3.
这一天,家人不能在灶前拌嘴,像刀、斧等器具也不能放在灶台上;
4.
拜祭灶神时,小孩子不能在跟前吵闹,更不准哭;
5.
古时重男轻女,所以祭灶时,女人要回避,尤其不能衣衫不整进入厨房。
在范成大这首诗中,对于“小年祭灶”也有详细的描写,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
03.
诗文大意可解为:
古人传言,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灶神会向天庭禀告这一家一年以来的所作所为,就像人们现在写年终总结一样,因此家家户户都会祭拜灶神。
灶王爷会乘坐云车和风马上天,家中要为灶王爷准备丰盛的祭品,祈求灶君多多美言,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需要准备的祭品有猪头、新鲜的鱼、豆沙、甘松粉等,这些都是灶君喜欢的。
按照习俗,祭灶之时,男人要敬酒,女人和小孩都要回避,祭拜之时,也会上香烧纸钱。
举行祭灶仪式时,家中的人不能争吵,就连猫狗等小动物也不能近前,怕打扰到灶君。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还需跟灶君道歉,希望他不要理会。
当仪式举行完了以后,家中会做上一大桌子菜,希望灶王爷能吃饱喝好再回天庭,并祈祷新的一年能有好运。
范成大这首诗,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年这一天,“祭灶”的仪式感,目的就是祈福迎接祥瑞。
“小年”到宋代时,就已经很受重视了,会有比较隆重的庆祝活动,据《东京梦华录》载:
“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果酒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夜于床底点灯,谓之照虚耗”
此外,还要供胶牙糖,即灶糖,以黏灶神之口,使之不能说坏话;小年将灶神送走后,腊月三十日要“接灶”。
这些习俗历经了几百年,不管是不是有迷信的成分,其宗旨都是为了一家人的日子,祈盼红红火火,所以该注意的地方也是要注意的。
最后,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龙年行好运,财源滚滚来!
阅读更多经典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