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迎大年,春节接踵而来。你准备好过年了吗?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快过年了,日子变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回归简单美好。
到了小年,好比启动了“过年的模式”。时间在加速,让人有些心急。游子思乡,纷纷归家盼团圆。
大街小巷,不知何时变得张灯结彩,红彤彤的,暖意融融,过年的气氛,开始悄然弥漫。
过年,是一件隆重的大事。为了迎接新春,从小年开始,就要准备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掸尘扫除,置办年货,写春联,贴窗花等等。
小年为何称“小年”?它对应着“大年”。小年是序曲,是前奏,是狂欢之前的兴奋与期待。
小年有哪些习俗?我们来了解下。
大扫除
小年来了,离春节也不远了,屈指可数。按照风俗习惯,每家每户都要进行大扫除。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投入于全面的清扫当中,要清洗家中的各种容器,也要清洗窗帘与被褥。房间的角角落落都要清扫干净,不能出现尘垢与蛛网。
尘,谐音“陈”,陈旧意味着过去,我们必须把尘埃清理干净。
过年扫除,在南方是“掸尘”,在北方称为“扫房”。除旧迎新好风尚,我们要彻底扔掉穷运,把旧年的晦气扫出门外。
贴窗花
窗花繁复而精致,红色喜气,图案美观,寓意吉祥与圆满。图形一般是喜鹊登梅、莲花与鱼和鸳鸯戏水等等,意味着美好,诸如梅鹊报喜,福至寿至,年年有鱼,家庭和美。
大扫除之后,看上去窗明净几,一尘不染。再贴上红色的窗花,那一抹亮丽的颜色,使家中充满喜气,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
吃灶糖
灶糖,顾名思义,是岁末祭灶时摆放的甜品。麦芽糖之类,又甜又黏的。请灶王爷多吃灶糖,让他多说好话多美言,也为了粘住他的嘴,免得他见了玉帝胡说。
贴对联
小年这天,人们在灶神画像两边贴上对联,诸如“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宫降吉祥”,寄予美好的祈愿。
总把新桃换旧符,对偶工整,精巧美观的对联,是春节必备,大红的纸张,黑亮或金灿的字,再加上一些美好的字句,比如“春野花涛,身安心乐”,看着舒心。
沐浴理发
小年来了,不仅家里的环境要干净,我们每个人的风貌也要焕然一新,要洗浴、理发,去除尘埃与晦气,剪掉三千烦恼丝。迎接新年好运。至于沐浴,再迟也要在除夕夜里完成。不可邋遢过年。
小年之后,春节进入倒计时。让我们翘首期盼盛大的节日。
古人优雅,离不开诗词。小年当然也要有文化氛围,来欣赏一首小年诗词。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范成大《祭灶词》
很喜欢这首诗里的富足美好,祭祀的食物很丰富,锅里有肉有鱼,热气腾腾,盘里有糕有饼有团,芳香扑鼻。人间烟火气息浓郁,充盈着俗世的热闹喜庆。
使我忆起旧时年月,那时住在农村,过节的气氛比现在要热闹隆重。
儿时的印象中,小年前后,父母开始腌制雪菜,晒制鱼肉鸡鸭等腊味,捣年糕,也炒冬米,炒瓜子花生各种零食,置办年货等等。
大人们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孩童的世界则是简单纯净,一片天朗月明,有父母双亲的呵护,无忧也无虑,只盼好吃的好玩的,还盼着穿新衣服。
如今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衣食无忧,平安健康就是幸福。小年至,春意来。愿我们平平安安过个欢喜年。
文:绿窗花影
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