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也有季节性如何度过ldquo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dbfzl/140109/4324151.html

心梗也有季节性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这首《赠刘景文》中所说的“橙黄橘绿时”正是指秋冬之交的时节。这首诗一反中国诗词逢秋必悲的惯例,用秋冬季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人生五十才开始,正逢人生“橙黄橘绿时”的中老年朋友,在秋冬季节则要更加注意心脑血管的健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享受人生。有资料显示,近七成心梗发作于天气转冷的换季之时,而秋冬换季之际,是心脏突发事件的最高发期,因此,有人称11月为“心梗月”。如何安全度过这个“多事之季”?心脑血管病有季节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一项调查研究表明,11月至下一年的1月,是北京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10月下旬至下一年3月则是东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德国《医学世界》曾发表过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进行的一次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每年的4月、11月,心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顶峰。有人把天气变化比喻成心肺功能的“晴雨表”。这是因为,人的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此外,温度的变化也会引发气压、湿度等变化,这些也可能是影响因素。温度的变化,对于某些病人来说,就如同习惯了穿40号的鞋,突然间被安排穿36号的鞋,难以适应。伴随着秋冬换季而来的,往往是气温骤降,包括代谢速度在内,人体各方面的机能难以马上适应,机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因此,在季节交替之际,尤其是秋冬、冬春季节更替之时,往往是一些老病号发生或复发心梗、脑卒中等疾病的高峰期,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猝死。病情不同,危险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讲,无高血压的、有血压波动但够不上高血压的、有严重高血压的老病号,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依次增加。气温骤降、刮大风的天气,是最易发生意外的日子。突然变天、日夜温差大、室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发病风险较高。此外,11月份是我国冷空气最活跃的月份之一,其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可达7-10℃,为一年中变化最大的月份之一,因此又被称为心脑血管病人的“黑色十一月”,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切忌停药或漏服临床上,因擅自停药或漏服药物发生心脑突发事件的患者并不少见。换季本来就是“多事时期”,如果不经医生允许,自作主张调整药物用量,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血压过高,会诱发脑出血;过低则会引起心绞痛和脑血栓等。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全身(脑、心、肺、肝、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对梗塞性供血不足效果尤为显著(脑梗、心梗),配合脑心通胶囊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再堵塞以及糖尿病并发症。太阳升高再出门晨起锻炼是很多老年人的习惯,不过,秋冬季节可得改改了,因为寒冷给血管带来冲击的危害,将远远超过你从锻炼中获得的好处。不管是锻炼还是因事需要外出,都应尽量选择在太阳出来以后,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较合适,此时阳光比较充足,气温较高。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可以选择在家里就能实现的室内活动,如打太极、慢走等。做个血压监测血压是季节变化的“难兄难弟”,同时,它的波动又会直接诱发心梗、脑卒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问题。如果您一两周才测一次血压,在秋冬换季时,必须增加监测的次数。医院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如果出现血压不正常、变化幅度大或者出现不适症状,就应及时看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除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zy/14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