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十三部道场加行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释成观法师撰註

慧律法师主讲

讲题:

日期:.2.18-03.11

页,最后一行,经文:这个文字简单。这一段重要的就是:要如何叫做清净的轨则?要怎么建立道场?讲义原文:法师讲解:就是教导。底下,那么底下这一段叫做参考用,因为已经不可能到雪山去拿这个粪便来建道场了,几乎不可能了!从我现在家居士身,一直剃度出家,到今天出家三十多年,没看过人家去大雪山,把牛的粪便拿来做楞严坛。这个是告诉我们,佛在世的整个时空的环境不一样,那时候也没有钢筋混凝土,那时候只有牛粪。所以说:要完全按照佛这样教导的,用那一种材料,这是二千五百年所用的材料,几乎不可能!只能说我们尽量把它搞得清净一点,尽量如法,只能尽量了。里面有的东西,我们台湾根本没有。底下,页,最后一行,要建这个楞严坛场,叫做道场的建设。经文:这个当动词,“泥”就是涂,以泥ni(四声)其地。如果你说:以泥ni(二声)其地,也可以;但是真正的中国话,以泥ni(四声)其地,就当动词用,涂,涂抹的意思。师父再念一遍:佛告阿难:如果末世有人想要建立道场,要去哪里呢?到了雪山,这雪山表示说,那山统统是很干净的意思,冬天下雪,用现在的话叫做零污染,用现在的话:先取零污染的雪山,有下雪的山,那就是零污染。大力白牛,食其山中的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便是很微细的,可取其粪,和合旃檀,以泥其地。在座诸位!你第一点就没办法,那么建立道场,不就要去铲一些牛粪来文殊讲堂铺地,要不然怎么有办法?所以,这个佛在世的时空,跟我们今天的时空不一样,所以,这一段仅供参考。如果你要建楞严坛,就把它尽量搞得如法、尽量清净,这就对了,只能这样子了。讲义原文:法师讲解:底下说:意思就是表法的,各家的注解都有他的专长。忍辱草。闻慧、思慧、修慧。师父已经讲了:所有的相都是表法的,就是这个意思。(口+司)牛,是牛把已经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咀嚼。惟以水草(口+司)牛者,戒、定、慧,把旧有的地肮脏的除掉,把牛粪和合香铺上去。页,最后一行,经文:这个就是说:退而求其次了。讲义原文:法师讲解:“阜”就是没有石头的土山,叫做高阜。在高处的没有石头的土山,恐怕堆积了种种不清净。拗下就是不顺利,山坡颠颠的,是因为怕流下了种种污秽,逗留在凹陷的地方。那么,另外一种方法叫做因为没有办法像前面那一种方法建坛,那么现在就是另外想办法,就是穿去地皮五尺以下,表示什么呢?上根的最好的方法没办法做到,就取其中等的方法,()“中根”就是中等的方法。把它五欲六尘暂时放下,闻自性。解六结,破五阴。页,经文:好!师父解释一下。把笔拿起来,和合的和上面,栴檀,标一;沉水,标二;苏合,标三;薰陆,标四;郁金,标五;白胶,标六;青木,标七;零陵,标八;甘松,标九;鸡舌香,标十。这全部都是香。以此十种细罗,细罗就是磨成粉末状,合土成泥,跟土搅拌在一起,然后涂上去,以涂场地,就是退而求其次了,你没有办法找到雪山的白牛的粪便,那么就穿去地皮,五尺以下,用和合的香十种。然后,方圆丈六,为八角坛,方圆丈六,这里面最多能容纳十个人左右。所以,以前在这个修行,这里面十个人,实在没办法,九个也可以、八个也可以。七个、六个。不是像现在,一下子要进坛就几百个,方圆丈六,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人,极少数的人而已。为八角坛,八角坛就像圆的,然后再画八个角,这就是八角坛。这就代表依体起用,摄用归体。讲义原文:法师讲解:诸位!把《楞严表解》拿出来,翻开一三二页,看左边,这个形状你看得出来吗?八角坛,是不是?(如下图)你看,又是圆的,又好像不是圆的,这个形状就是这样子,由这个圆形的去切割成八个角,都在里面的。圆形的里面切成八个角,等一下还会讲到。好!先盖起来,接着:八角则方而又复圆,圆而又复方,表示体用不二,事理同归也。2-2那么,三缘顿断,三因不生,这前面都讲过了。歇即菩提,就是要用雪山的牛粪,可和旃檀。“元明觉”中间如果加一个字,那么就更清楚,加一个:本,元本之明觉,破除五阴以后,就得到每一个人存在的元本之明觉。把笔拿起来,现在开始解释,前面所讲的十种香,一,旃檀香,就是《楞严经》。不是这样子的。那么第二叫做“斫”就是砍,砍树放在这个地上。一般大家都知道,沉水、沉香,很贵的沉香,现在无论是印尼或者是越南,都有一点禁止了,几乎拿不到了,或者是中国大陆,几乎拿不到真正的沉香了。沉香是很贵了,一条现在的沉香念珠,都超过一百万,这是真正的沉香念珠,都超过百万的,台币。底下是三,叫做简单就是说:大秦国里,把它种种香煎在一起,这叫作苏合。因为苏合国就出产苏合。“笮”就是压榨。“煞”就是收束,我们台湾话讲的:把它熬煮成膏状,熬煮搅一搅,把水收干,剩下来就是粘稠状的膏,煞就是把水收束起来,叫煞以为膏。我们在熬煮药膏就是这种做法。贾客就是商人。第四种香,叫做所以,第四叫做熏陆香。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十三部2-3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十三部2-2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十三部2-1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十三部1-13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十三部1-12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zy/15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