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甘松,是南辰王军的一位将军。
想必诸位对我该不陌生,没错,我便是雍城一战同王妃一道守城的那位将军。
说起我入王军的经历,倒是不像其他人一样充满坎坷,殿下自中州带出的一万骑兵中,我便是其中一员,这许多年来,殿下四处征战,我常常随在他身侧,同他一道驰骋沙场。
世人都说殿下战功赫赫,称颂他一身美人骨,觉得他万事顺遂。
可他吃过的苦,只有我们这些亲近的人才知道。
他年少时,经验不足,常常被我们这些经过许多战事的人护在身后,但每一次他都会悄悄甩开我们,去阵前拼命搏杀。
待我们寻到他时,十有八九他身上都带着大大小小伤口。
有一次,正赶上夏日,王军一战得胜,可军中药物短缺,许多将士都无法得到救治,殿下也受了刀伤,伤口腐坏起了高烧,为不耽误其他人用药,他硬生生拿随身的匕首自己剜去腐肉,用酒淋到伤处,就这样捱到回去西州。
冬日粮草紧缺时,也是宁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让将士吃饱。
他爱兵如子,甚至到可以牺牲自己的地步。
有时候我就在想,殿下一个自幼长在皇宫身份贵重的皇亲,是怎么练就这样吃得下苦,万事都为别人着想的性子的?
可惜到了现在,我也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那一年,青城一场鏖战,成就一场世人称颂的战役。
回到军营,本想着好好庆祝一番的殿下,却接到了陛下驾崩的消息。
那是我头一次,看到他红着眼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不顾军师劝阻执意去了中州,待到他回来,跟随他一道的还有一个消息,他立誓不娶不生,一辈子守在边关。
照我看,这不就是要做孤家寡人嘛!
所有人都替他觉得不值,他却只说战场瞬息万变,说不准哪一日就丢掉性命,还是不要拖累别人好。
想想也是,我身边的兄弟也都还未娶妻,他们也说不敢娶,甚至还有人打趣说谁敢娶个朝不保夕的人。
只是这誓言来得快,去得也快。
中州一道旨意,殿下便有了位出身漼氏且年幼的未来小王妃。
有人替他高兴,有人替他烦忧,他顾不上身边人怎么想,只想着如何让太后收回成命。
他几番推拒,甚至找到漼太傅都没能成功,只能接下旨意,等几年后完婚。
我虽说只是个将军,但也曾上过几年私塾,有时谢将军会教些想识字习文的兵士读书,不想自己变得太过粗糙便也跟着去学,所以我看得明白,这不过是漼太傅为家族寻一个庇护伞罢了。
待到殿下成婚后,我忽然觉得他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他不会再整日待在军营,会在处理好一切之后回去王府,我心下好奇,便去向宏将军打听,原来是王妃不能言语,殿下怕她一个人在府中不习惯,才要日日回去陪着。
其他时候,殿下倒是仍旧行事如常。
之后,我曾有幸见过王妃几面,是个温婉秀丽的女子,没有一点世家女子的傲气。
看着与殿下很是般配。
只是北陈太乱,四处都是战事,殿下只能常年在外,丢王妃一个人在王府。
有一天晚上巡逻的时候,恰巧碰到军师和殿下在帐外,听到军师长叹一声,说北陈皇室是块腐坏的肉,留着不行,割掉也不行。
殿下只淡淡回了句:万事皆难两全。
我倒觉得不如割掉,痛一阵,换个清明天下也挺好。
没想到,腐肉引来了觊觎它的乌鸦。
我和兄弟们跟着殿下来到中州,在西州待惯了,觉得街上热闹得很,到处都是笑脸,可这里的人都木着一张脸,看到穿兵服的都吓得像什么似的。
后来我才知道,是刘元为虎作伥,手底下的兵常常在街上为非作歹,这才吓得百姓这个样子。
要是在西州,这种人早被军法处置,哪里还能这样逍遥?
不过我没资格去管这些,我的任务守好这中州宫城,不让有非分之想的小人靠近一步。
等这些破事结束,我便带人回去西州,护卫西州城。
结果刚回到西州,就遇上杨邵前来求援。
身为王军中人我自然不会见死不救,在他走后一日便带着大半人手去雍城增援,顺便派去人手通知殿下。
没想到他不仅求了我,竟然还截住王妃的车马,将她和漼家军队也带到雍城。
漼家军来倒是无妨,王妃可是万万不能在这里的,说些丧气话,敌军数量太多,万一冲进城里,那就危险了。
没想到我与杨邵吵嘴的功夫,王妃竟然自己登上城楼。
还不等我去劝她下来,敌军的增援就已经到达,只能安慰自己城楼上还安全些,带着兄弟前去迎战。
怎奈何敌军太多,我们实在难以抵挡,在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竟然听到以前殿下常吹的箫曲。
说起这曲子,可是殿下每次出征前都会吹的,兄弟们都说,是这曲子才能让王军得以连战连捷。
我知道战事不是一首曲子就能决定胜负,但就是这曲子,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兄弟们又一次燃起斗志,得以撑到殿下过来。
后来谢将军和我说,曲子是王妃吹的,曾经有人劝她先离开,她没有同意。
惊讶之余,我心中竟生出些敬佩来。
这还是我第一次,佩服一个女子。
也就这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殿下。
之后算是过了一段清闲日子,战事不多,便没事就去西州城中逛逛。
城中常能听到百姓赞颂殿下,又或者是说书人编了殿下的故事,日日说给街上的闲散人听,大都是殿下如何骁勇善战,救人无数,与王妃琴瑟和谐之类的。
事都是真事,只是难免会有人夸大其词,甚至有些人的言论还十分大逆不道。
我几次想冲上去捂住那人的嘴,怕给王军丢脸,只能赶快离开免得惹出事端。
不过这倒不是最要紧的,最不让人省心的,是中州这破地方。
才安生了一年多,就有人来报,老军师有难。
我又一次跟着殿下前往中州,这一次,是去救老军师的性命。
一救人之事都很顺利,不成想没过多少日子,竟传出陛下驾崩的消息。
这等国事与我无关,我只安分守己待在军营等候殿下差遣就行。
之后,继位的小陛下失踪,太原王金荣造反。
我以为就是个平常平叛,没想到贼人使了计策,害得殿下受伤不说,还差点害死王妃。
我去求殿下亲自监刑刘子行和金荣,殿下答应了。
看着他们被一刀刀割掉皮肉,痛得嚎叫不止,我就觉得很是解气。
这种小人,就应该是这种死法。
送陛下回宫之后,这些糟心事儿才算是结束。
那之后,殿下再没去过中州。
他仍旧带领王军四处征战,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在王府陪着王妃和世子郡主,倒是很少在军营看到他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要是我也有妻儿,肯定也乐意陪着他们不是?
只是比起妻儿,我更乐意在王军生活,日日和兄弟们舞刀弄剑,在战场上护一城安全,才是我最想做的事。
我也很庆幸,当年被分给殿下做了王军将士,不然跟着禁卫军去守中州城,真的能憋屈死。
说得有点多了,各位西州百姓千万别嫌我啰嗦,你听,殿下叫我去训兵了,我在这先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