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月廿三
小年吉祥
动图丨视频《元日》
关于“小年”的日期
南北方争议已久
北方多以腊月廿三为“小年”
南方则多将廿四定为“小年”
无论是哪天
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致的
腊月二十三,习惯称小年。
早起敬灶王,上天尽美言。
静理今年事,得失长经验。
娃娃读书勤,老人都康健。
明日当扫尘,擦桌洗地面。
岁月虽平凡,幸福在心甜。
此时已立春
温暖开启
但寒意尚未褪尽
图片丨
故宫博物院有句话叫
“过了小年就是年”
因此,从小年到年三十前
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任务”要解锁
忙碌的生活也逐渐消除寒意
待得年三十
莫忘了
赴故乡约,见故乡人
图片丨
峰籽一名家笔下的小年
过去的年(节选)
莫言
过了腊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辞灶日。我们那里也把辞灶日叫做小年,过得比较认真。早饭和午饭还是平日里的糙食,晚饭就是一顿饺子。为了等待这顿饺子,我早饭和午饭吃得很少。那时候我的饭量大得实在是惊人,能吃多少个饺子就不说出来吓人了。辞灶是有仪式的,那就是在饺子出锅时,先盛出两碗供在灶台上,然后烧半刀黄表纸,把那张灶马也一起焚烧。焚烧完毕,将饺子汤淋一点在纸灰上,然后磕一个头,就算祭灶完毕。这是最简单的。比较富庶的人家,则要买来些关东糖供在灶前,其意大概是让即将上天汇报工作的灶王爷尝点甜头,在上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有人说是用关东糖粘住灶王爷的嘴。这种说法不近情理,你粘住了他的嘴,坏话固然是不能说了,但好话不也说不了了嘛!
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四夜口号
明·于谦
金炉银烛夜生春,爆竹声催节候新。
自笑中年强随俗,买饧裂纸祀厨神。
图片丨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小年习俗
[祭灶]
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仪式
[吃糖瓜]
人们将糖瓜敬献祭灶
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
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蒸花馍]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往往是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
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吃饺子]
很多地区
到了冬季或者腊月
就会吃各种饺子
冬至要吃,小年也吃
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
也都要吃饺子
[贴春联]
“二十四,写大字”
“写大字”就是要写春联
表达美好愿望
图片丨
ic-冰棍儿[沐浴理发]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小年一到
年味愈浓
思亲更切
……
图文编辑丨唐朵朵王婷婷
音频丨王子栋王婷婷
图片来自网络,非常感谢!
推荐阅读?吃饺子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