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草是一种味甘性寒的中药材,它来源于野生紫草颗植物软紫草或者黄金软紫草,是这些植物的根,它收集以后直接鲜用或者晒干以后入药都可以,而且人们把它的药用成分提纯以后,还能制成紫草膏供人们外用,它的药用功效也很出色,不过紫草平时使用时也有一些禁忌,大家在使用以前应该多做了解。
紫草的功效与作用1、解毒祛斑
紫草是一种味甘而咸的中药材,它能入肝经,也能凉血活血,而且具有解毒透疹的重要作用,他对人类经常出现的温病发斑和虚热毒侵,以及皮肤表面出现的黑斑和丘疹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另外人们在出现荨麻疹或者麻疹等疾病时,及时服用一些紫草也能让病情减轻。
、清热解毒
紫草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中药材,清热解毒是它的主要功效,他能阻止热毒入侵,并能让人体内的热毒尽快排出体外,适量服用,还能起到清热凉血的重要作用。人们经常服用紫草可以清热凉血,也能消肿止痛,它对人类皮肤表面出现了痈肿疼痛和疔疮肿痛都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
3、收敛止痛
紫草入药后收敛止痛的功效也很出色,它是临床上治疗人类烧伤烫伤的常用药,人们用药后不但能消肿止痛,还能清热解毒,能加快人类伤出愈合,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紫草捣碎后用麻油浸泡,然后过滤得到的药液直接涂抹在患处即可。
紫草的禁忌紫草性寒它禁止上那些寒性体质和脾胃虚寒的人群服用,不然会让他们出现腹痛或腹泻,另外那些麻疹患者在麻疹出透以后是禁止服用紫草的,不然会对病产生不良影响。但在麻疹出透以前服用紫草能加快麻疹出透促进病情好转。
别名:鸦衔草、紫草根
紫草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草、新疆紫草、内蒙紫草的根,主要生产于新疆、西藏、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广西等地,多生长于山坡、草地、荒漠、戈壁等地,一般在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者用微火烘干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分热毒壅盛引起的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等;用于疮病、温疼、伤、慢性溃疡等;用于抗菌消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杆菌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于抗肿瘤。
服用禁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名医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
《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良方精选:
《方1》
配方:紫草30克
制法:紫草水煎,去渣
用法:放温后分服,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急性肾盂肾炎、小便不利者
《方》
配方:紫草克
制法:紫草放入锅中,加水3升,武火煎40分钟后,滤去药渣
用法: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坐浴30分钟,每日次每日1剂,直至症状消失
功效:适用于阴道炎
《方3》
配方:紫草、芝麻油各适量
制法:紫草放入芝麻油中,没7日。也可以将芝麻油煮沸,将紫草泡入沸油中,成玫瑰色即可
用法:每日1次,涂于子宫颈。
功效:适用于宫颈炎
《方4》
配方:紫草、金银花、连翘、蝉蜕、升麻、葛根、淡竹叶、芦根、菊花、牛蒡子各10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次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辛凉透疹,适用于皮疹等的出疹期。
《方5》
配方:紫草、紫菀、紫花地丁、茅根、竹叶、赤芍、丹皮、玄参各6~1克,金银花、芦根各1~15克
制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次服用。
功效:泻热凉营、清热解毒,适用于麻疹并发肺炎
《方6》
配方:紫草、银花、大青叶、西河柳各10克,甘草6克,连翘、浙贝母各5克,红花4克,竹叶3克。
制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次服用,6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透疹,适用于麻疹。
《方7》
配方:紫草0克,茵陈、黄芩、鸡骨草、黄芪、太子参各15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次服用。
功效:凉血化瘀,清热利湿,益气养阴,适用于急性乙型肝炎之湿热蕴结肝经,症见皮肤巩膜黄染、胁痛、尿黄、体倦、气短懒言等。
备注兼血瘀者加丹参、山楂、赤芍;兼阴虚者加女贞子、生地黄
《方8》
配方:紫草、鸡骨草各0克,旱莲草、夏枯草、黄芪各15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次服用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益气健脾,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