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提到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和毒性,今天就先看一下四气——寒热温凉。
四气当中主要掌握三点:
四气的含义,四气的确定和四气的意义,视频当中先讲了前两个内容,下一个在另外一个视频中,本来想全部看完之后在写在一起,但是觉得就按视频的课程走,太多了也消化不了。
今天就看两点。
01
四气的含义
1.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性。
2.更进一步区分有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
3.四气中含有阴阳的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4.寒热不太明显的药性称之为平性。
思考问题?
四性与四气?
《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四气理论,沿用至今,也有说明:四气对应四季。
“气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气味之末”
四气说和三气说。
三气是在唐代提出指寒,温,平。按分类来说更加科学与四气。
02
四气的确定
四气的确定是在患者服药之后,以中医寒热辩证为基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者症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主要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够减轻或治疗热症的就属于寒凉药,反之,能够减轻或治疗寒证的就属于温热药。
简单来说就是能治疗热者为寒,治疗寒者为热。
和阴阳相生相克差不多。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四气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们之前学中药药理学,课本上也讲过四气五味这些,说实话我当时是比较排斥的,现代的研究也解释不通,或者说有些牵强,但是我们不得不去研究其作用的机理是什么?如何去更好的解释药物的药性其实是很值得去思考和研究是一个问题。
就如视频中的一句话:“审剂之初,专性味而失气体之求,是未尽阴阳之道者也”
笔记
分享
温故知新
上期内容
上一节主要是绪论部分,性能的含义,内容和性能和性状的区别,你还记得吗?自己回想一下,忘记的就快看一下吧,文章下面有直接点就可以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猫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