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甘松 >> 甘松主治 >> 小年灶神节

小年灶神节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较为隆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老式土灶逐渐消失,祭灶仪式逐渐没落,人们对灶君的信仰减弱。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习俗。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汉族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总的来说,小年的由来与民间对火的崇拜以及灶神的信仰密切相关。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具体的祭祀仪式逐渐消失或减少,但小年的传统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祭灶、扫尘、剪窗花、理发、洗浴、吃灶糖、煮汤圆等,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小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zz/21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