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识香路闻香悦己

的春节假期,居家防疫把所有的出行计划表清零。天天闷在家里数时间,百无聊赖之际翻箱倒柜,很多年以前买的《源氏物语》再次出现在眼前,记得年少时尝试着读过几次,总觉得乏味冗长,随便翻翻就扔到一边,不曾通读,之后索性塞进柜底,十多年不见。如今拾起重读,开卷历历都是描述众生相的佳作。光源氏,一个生于皇室、多情高贵的翩翩公子,用一生邂逅“姹紫嫣红”,以此为线索,将无数不同的女子收集其中,俨然一本女性图鉴,并交织着整个时代的爱欲嗔痴,以及人性本有的混杂交替又模糊不清的善与恶。作者紫式部在书中非常巧妙地将女子与花联系在一起,用花侧面隐喻了很多人物的出身和最终命运。花没有选择自己开放和凋谢的权利,只能服从自然的安排,开放、展示最美的自己,等待着别人来欣赏,然后凋谢。与光源氏结缘的女子,春兰秋菊各有胜场,环肥燕瘦品性万千,她们被围屏、帷帘、纸扇、侍女重重包围着没有任何自由,所能做的就是无尽的等待,等待男人的临幸,用自己的美貌和才情取悦他们,小心翼翼的换取供养乃至婚姻。从遇见光源氏开始,她们因爱加冕,并亲手将自己的人生钉在十字架上。印象最深的是以紫藤花隐喻的藤壶。光源氏一边品尝、压抑着不得所愿的痛苦思念,一边在爱欲炼场中流连。说他朝三暮四无可厚非,但实际上,不管每次得到了什么女人,光源氏都会拿她们的品貌才情和藤壶做对比,因此,与其说光源氏在红粉堆中穿梭游走、欲罢不能,不如说他一直在探寻着、追求着能与藤壶比肩而立的女子,藤壶让他得知世间情爱之苦,同时也让他的爱在岁月消逝中得到另一种升华。日本18世纪著名的国学家本居宣长认为《源氏物语》是以“物哀”为宗旨的,但他没有对“物哀”这个概念加以解释。后人对这个词做了种种阐发,认为它概括了《源氏物语》所体现的审美趣味。

《源氏物语浮舟帖》

“物哀”这个词很难译成汉文,其含义大致是人由外在环境触发而产生的一种低沉、缠绵徘恻的感情,有“多愁善感”和“感物兴叹”的意思,我的浅显理解是:1、物哀,首先是一种感叹,日本神道教主张“万物有灵”即万物都有它的生命感受,即“物之心”,感叹所有事物存在时间的短暂。2、物哀,因为物有“物之心”,所以“物”都具备自身感受,但是它们自己不能表达,人感受到了万物的心,我们就要想办法帮它们表达出来,帮它们发出感慨。3、物哀,也包含着一定的“哀伤”情绪的,因为文学创作中“哀伤”的东西总是比“快乐”的东西更高级、更深刻、更有感染力,所以“哀伤”的情绪会让人感受到命运,感受到自身的局限。《源氏物語》第五十四帖〈宿木〉原圖德川美術館收藏读过《源氏物语》的人应该都知道,这里是一个“香气”的世界,与“香气”有关的描述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香气”转瞬即逝的典型,符合于“物哀”的意蕴范围。鉴真东渡之时,多种多样的香料随之一同传入日本,日本人开始有目的地选择并配制香剂。平安时代,贵族以优雅为生活目标,香料渐渐开始脱离宗教,成为贵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月初十,春雨霏霏。院中满树梅瓣,红艳芬芳。光源氏带领妻妾在家中举办了赛香会,还特别邀请到了萤兵部卿亲王作为赛香会的评香人。在参加赛香会的五人之中,紫姬调制的熏香种类最多,在她调配的三种熏香中,最受萤兵部卿亲王称赞的是用于春季的熏香“梅花”。“梅花”实际是仿梅花香气,由沉香、占唐、甲香、甘松、白檀、丁香、麝香调配而成,后来曾在配方中加入过梅蕊。在光源氏妻子众多中,花散应该是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和光同尘,与世无争的了,她所配制的是用于夏季的“荷叶”。“荷叶”是仿荷花香气,由甘松、沉香、甲香、白檀、藿香、丁香等调配而成,也被称为莲香,香气清新。源氏物语屏风芝加哥美术馆藏“光华公子”光源氏不仅颜值非常高,而且才华洋溢,在和歌、绘画、调香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此次调香会上,他所配制的是用于秋季的“侍从”。“侍从”主要由沉香、丁香、甲香、甘松等香料调配而成,有时也会加入占唐、麝香等香料。侍从的配方可以说是六大熏香中最具变化性的,别名“拾遗补阙”,也被称为“拾遗”。除人工熏香之外,作者也写了其他的自然“香气”,如花草之香。书中有大量的描写:“庭中高大的桂花树顺风飘过香气来,令人联想贺茂祭时节。”“一株高大的松树上挂着藤花,映着月光,随风飘过一阵幽香,引人怀念。”“橘花被月光分明地映出,香气随风飘来,芬芳扑鼻”……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探寻各种香气的人,无奈资质和财力都非常有限,所以“识香”暂时只能停留在各种香水之间。不过很多沙龙线的香水那转瞬即逝的感觉,也是暗和了几分“物哀”的。芦丹氏:柏林少女第一次见到是年年底在尖沙咀的海港城,当时这款香水才刚刚上柜,从一众商业香扑鼻的香气中穿越而行,我开始不停的打喷嚏。说实话当时对小众的沙龙香没什么概念,只是单纯被瓶子的外形以及瓶中鲜红的液体吸引,柜姐也不像商业香那般热情,看到我驻足,她礼貌的问我是否想试试看。我说好,她示意让我伸出手腕,为啥不用试香纸呢,我还在诧异,她立即解释,这款有橡玫瑰草,一定得上皮穿。上皮?穿?没听过,是什么意思?一秒钟觉得自己像个白痴,我赶紧伸出手腕。起先的香味比较刺激,我非常不适应的又打了一个喷嚏,开始后悔,这是简直是喷了驱蚊水的节奏了。之后我才知道那是老鹳草张牙舞爪的气息,类似胡椒。柜姐叮嘱我,让两只手的手腕互相摩擦,增加肌肤热度,然后过十分钟闻,是玫瑰草,再过二十分钟再闻,就是经典的广藿香和蜂蜜了。我傻里叭唧的点点头,其实完全没有听懂她说的,接下来的时间我就在商场中乱逛,等待那个见证奇迹的十又二十分钟。果然这是一支由“辛润”转“凄冷”的香,十多分钟之后的中调没有了前调的刺激与冲劲,玫瑰味从手腕上逐渐舒展然后漫上来,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挂满冰渣的红玫瑰,投射在深冬无力融雪的惨白阳光下,鲜红耀眼,被冰封的香味,深邃而内敛。与歌剧魅影片尾,Christine墓前,一片白皑中系着绸带的玫瑰花呈现的爱与绝望,居然完美匹配。在玫瑰夹杂着些许浆果的香味过后,就是木头隐隐约约的香气了,似乎是森林的气息,或许这就是橡木苔加上蜂蜜吧。爱马仕:尼罗河花园与这款香水的相遇也是偶然。年8月去法国旅行,临行前好友Z请我帮忙买香水,她给的范围很广,说是只要不浓香刺鼻就好,我选来选去,决定带爱马仕的一个套盒给她,里面的四瓶,把四大文明古国皆涵盖其中,代表古埃及的尼罗河花园,代表古中国的李先生的花园,代表古印度的雨后花园,以及代表古巴比伦的地中海花园。当时非常贪心,不仅给她带了一盒,我自己也买了一盒。回来之后被尼罗河花园深深吸引。这款与莲花、葡萄柚以及柑橘的偶遇,就好像找到了失落在世界另一端的另一个我,前调中的葡萄柚如同一股清风,筑起透明的香气结界,中调里的夏日睡莲,有一种自己伸手从水中摘取莲花的意境,指尖轻轻用力,脆脆的莲花茎瞬间折断,和着花茎里的汁水和莲花瓣的香气,淡淡的浮上来,直到爬满鼻腔。特别喜欢的后调,鸢尾、肉桂和麝香,即使过了很多天还可以在衣领上找到的那种温柔恬静的香气,不媚俗不孤高,稍稍的暖,足以抚慰人心。宝格丽:大吉岭茶(原版)没错,这是一款非常有名的男士香水,不过我觉得也适合性格没那么女生的女生用。前调薰衣草和橙花,是阳光下的初见,你那么耀眼。一刻钟左右能散去,有点像烟火,闪亮之后归于沉寂。“天很蓝,风吹着白衬衫,快乐也像涨满风的帆”,木质元素就这样扩散出来,像个大男孩。中调的巴西红木整体清爽平缓,像坐在书桌前穿着白衬衫仰头看天的男朋友,你从身后悄悄走近,微风中夹着青草的味道拂过发丝。后调虽然有麝香、雪松、琥珀和香根草,但是存在感有点弱,氤氲飘渺,那是拥抱时候把头埋进他的臂弯,才能闻到的安稳,像极了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所描述的:他轻摇铃具,询问有错与否,唯一的回复来自,软雪和清风。林子很美,昏暗而幽深,但我已有约定,沉醉之前还有一段路要走。宝格丽:白茶(茗珍)以白色为基调的中性香,不甜不冲,男女皆宜,是目前为止我最爱的一款,也自认为是和我自己长得很像。淡,没有侵略性,没有过分的存在感。前调展现了艾属植物的平衡与自然,艾草,是屈原笔下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是初秋时候躺在湖边晒太阳,金色的光线斑斑点点泼洒在草地上,风让散落着开放的小花们摇晃着身体,树叶摩擦着彼此,空气中有洗净晒干的棉麻衣服的气息,有植物汁液的清香……这许许多多加在一起,将阳光沏成了一壶茶,是令人平和的实场,又是一种闪烁不定的幻象。中调的小豆蔻与芫荽提供了骨架,使得单薄的喜马拉雅白茶香不至于被掩盖,后调的雪松与轻微的树脂香把控得刚刚好,即没有破坏与世无争的质感,又不至于走到甜味的那一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在那碧水涟涟,竹林片片的地方遇见,只此一面,终身不忘。芦丹氏:大写檀香作为嗅觉体验的天堂,芦丹氏不会让人失望。这是一款男香,也是我只看到名字就决定盲撸的一款香,总觉得自己是一棵开满鲜花的大树,因此迷恋木质香,尤其推崇檀香。这就是一款以檀木为骨的香水,没有掺杂别的气息,没有人云亦云“应有”的样子,那丝丝檀木带来的肃穆而清净的感觉,庄严寂静,形同禅修。它为我们打破了一次人之执念。是谁既定了,檀木应当如何?是谁既定了我们生存的意义,生活的应该,当下的所有?生命,都在这尘世轮回中,被自他的观念而束缚着。谁谁谁,因为什么什么所以应该怎样怎样。那么好的,大写就来一次就不是这个样子的,你又奈我何?它就是不一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质感,只是韵味丰满,入得平常舍,徜徉其柔之中,亦不失檀之魂,大写即此。娇兰:圣莎拉(EDP)这也是一款以檀香为标志的香,却与大写檀香天差地别。诞生于年,是娇兰沙龙线里当之无愧的老大,由Jean-Pau

Guerlain历时十一年创作而成,据说专门为他一生唯一钟情的女子而设,所以在此之后Jean-Pau

把那个时代娇兰所有的香水都定义为“男香”,只有他心目中的圣莎拉才是世间唯一的女子。这也是我尝试的第一款娇兰老香。前调以短暂清脆的香柠檬开场,鼻腔需要准备好,不然你会吓一跳,绝对重口又阴郁,凄冷、微凉,但哀而不伤。水汽散得很快,留下一点酸味。像是剧场里明晃晃却忽然熄灭的灯光,剩下无声的观众放大了瞳孔等待着下一出传奇。然后先飘岀来的是依兰,在黑暗里演化成一种类似庙宇里燃烧的香烛呲拉呲拉或是熄灭时的气味,辅以淡的桃子,营造了静默的空间感。再然后,星星点点的小花茉莉闪现眼前,酸甜的紫罗兰紧随其后,带一点新鲜的花瓣汁液。玫瑰与水仙虽不很明显,却也默默地让整体气味变得极润泽和软滑,不至于过于肃穆和不食人间烟火,缓缓流淌出了柔美的女性线条。后调里,檀香其实挺浓的。与大写檀香比较,这款更异域一些,是印度迈索尔的老山檀,霸道、馥郁浓厚,光影晦暗而又神秘莫测的复古气息。典型的娇兰老香无不带有人生的跌撞厚重与影绰孤徨、却无话可说悲戚落寞,总体来说品味老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得慢慢来。如今的周末,我常常空出一段时间来待在家里,喷上一点香水,然后继续阅读《源氏物语》,这跟赏一次花事,是一样的概念。是无明的沉醉,潦倒的华美,也是嬉戏的终夜,清醒的哀伤。“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透过光源氏从初涉红尘到遁入空门,蜉蝣一梦千年过,我们依旧看到了太多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的背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14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