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诗画乐安诗画端午特辑

实习医生无权单独进行手术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pinglun/m/17085.html

汨罗江

文/桑恒昌

披发仗剑的屈子

纵身一跃的时候

你咋没有瞬间

蒸发掉自己

沐浴过诗魂的江水

注满历代骚人的笔管

可谁的犀利能抵达

一条江的伤痛

五月端午

作者:姜兰

春去,夏来

杏黄了

麦熟了

又见艾叶飘香

诗人串串的文字

托起爱的温暖

棕香,艾叶

鸡蛋,香包

一个不老的民俗

段段美好的回忆

屈原的《离骚》

不老的传奇

迎端午

文/段二强

五月近端阳,千家裹叶忙。

篱门悬艾草,一院粽飘香。

端午随想

文/赵连臻

端午佳节飘粽香,

龙舟激水竞争忙。

忧国忧民向天问,

屈子怒投汨罗江。

一曲悲歌千载唱,

颂扬忠烈痛国殇。

红旗指引复兴路,

报效祖国追梦想。

端午节

文/唐文中

芦叶糯米香

艾草门神旁

怀古大夫情

千年话忠良

端午题(外二首)

文/唐泉

端午艾草菖蒲挂,

屈原楚歌唤天下。

含笑醉酒投汨罗,

口嚼粽子千古话。

汨罗江上起楚歌,

惊涛骇浪一怒火。

雄黄泡酒驱鬼神,

艾草菖蒲扫恶魔。

端午

楚歌四起天地和,

离骚遍地墨客多。

斗转星移乾坤挪,

才子屈郎再复活。

端午酒,黄昏暮。

雄黄点燃驱鬼魔。

艾草菖蒲扫邪恶,

粽子情深喜哀乐。

端午抒怀

文/唐军

端起酒杯品味离骚

午时龙舟传颂家国情怀

节日艾叶粽香汨罗江

诗人节,红绿了心田

文/梅靈蘭魂(云南)

你融入汨罗江

鱼一样自由

诗人们偷偷向往起来

王勃落水了

杜甫好像落水了

人间词话落水了

茶馆也挺不住了

后来人们换了姿势

顾城海子陈超

选择了属于自己方式

为艺术献身

为真理抗争

为诗歌又红又绿而牺牲

诗歌烛照人类之光

诗人用生命著诗的火炬

从这个方向狂奔

盗火

另一个胡同

阴冷的墓地收藏芳名的殿堂

关锁不了虚掩的门

泥土一样

生长一切收获一切

诗与诗人

从大地上长出了一片风景

汩罗江消逝了温柔

高楼沉入了地平线

比首化作了空气

绳索牵起的是千里姻缘

诗人节

从今天起又红又绿

亮起了人类的觉醒

端午寄思

文/王振东

一株艾草

葳蕤了数千年

把躯体熏透

把灵魂净化

域外

魑魅魍魉仍在

蒲草,艾叶

继续渲染

端午感怀

文/邵光娥

屈子

纵身一跃

汨罗江泪水流淌了千年

滔滔长江的叹息源源不断

中华民族的号角中

有你悲壮激越的诗魂

屈子

你毫无退却的一跃

让汨罗江遗憾了千年

你的忠贞爱国之心

让汉歌楚辞流光溢彩

从此

年年岁岁粽香四溢

裹腹着离骚

饱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神州大地

在人们心中

一代又一代

永世传承

端午的口袋

文/侯营

端午的艾叶绿

端午的粽儿甜

端午的鸡蛋挂胸前

端午的绒线腕上缠

端午的黄酒手里端

送祝福送祈愿

还有浓浓的怀念

在心里边

减字木兰花?艾草

文/聂瑛

儿时端午,绿染故园编艾虎。饰佩新衣,蝶舞裙裾豆蔻时。

筠帘彼草,顾盼清扬香室袅。采自诗经,不见伊人却见卿。

端午游

文/华哥(武汉)

粽子飘香溢五洲,

寻踪屈氏渡船游。

汩罗碧水群峰秀,

留下遗篇志未酬。

七律·端午感吟

文/霍来根

流云逝水又端阳,角黍何如去岁香。

旱涝成灾自南北,新冠作虐起玄黄。

盛衰与共诸邦陷,休戚相关兆庶伤。

不寄天公开巨眼,人人护国应担当。

七律·端午感吟

文/沙海孤驼

流云逝水又端阳,角黍何如去岁香。

旱涝成灾自南北,新冠作虐起玄黄。

盛衰与共诸邦陷,休戚相关兆庶伤。

不寄天公开巨眼,人人护国应担当。

端午节

文/王殿芳

农历五月五

粽香艾叶舞

念故怀屈原

溶江诗魂远

端午感怀

文/李孟恩

(一)

时值端午粽飘香

怎奈孤身在异乡

惟作目光飞远望

长思故土慰愁肠

一江北惯龙舟赛

两岸南风送鼓扬

兄弟今年仍观否

饮完艾酒蜜糖浆

(二)

忆当年端午

正妙龄儿童

喜麻蛋

爱艾酒裹粽

三五成群

先山塘游水

河边摸虾

觅野果而食之

复游戏

抢青

或打狗

或点兵点贼

其乐无穷

闻龙舟竞渡

鼓擂北惯

不禁单车飞快

至江边

见中流击水

尽是壮年

不知何谓汗飘如雨

但为兴故

拼命向前

奋勇争先

虽已去

往昔之美

但逢佳节

仍恍如昨天

尤其村貌

乡亲笑脸

总是从前

仿佛炎炎夏日

难免热情似火奔放

迎八方来客

慷而慨之

惜终为往事

岁月飞驰

纵有万般不舍

亦徐徐老矣

惟念初心

系乡萦之结

随梦回

复醒而来去

寥慰平生

知君之所等

与我同行

端午情深端午魂

文/刘国华

端午时节天气阴

悼念屈子粽情深

遍地黄花英雄泪

高歌一路中华魂

端午

文/徐荣富

仲夏端午龙飞天,

万象民俗起舞翩跹。

龙舟竞渡粽香飘,

祭祀先贤阳光朗照。

菖蒲艾叶门上挂,

辟邪驱浊洁净每家。

细雨绵绵热情在,

虔诚祈祷脸上放彩。

河两岸异常热闹,

龙舟比赛加油声叫。

锣鼓助威震天响,

欢呼的人们尽飞扬。

饱满粽香味入口,

孩子们喜吃亮眼眸。

端午到互祝安康,

风调雨顺欢歌齐唱。

一脉相承爱江山

文/王作彬(内蒙)

日月千古护滨江,

杨柳做证世人详。

忠烈端午辞别日,

家国情怀天下强。

人逢盛世须忆古,

仁爱九州飘粽香。

七绝.端午节

文/乐山乐水

每逢端午米飘香,

万户千家包粽忙。

想起当年屈子事,

无人不恨汨罗江。

全球联网终成就

---热烈欢呼(公元6·23)北斗卫星全球联网成功

文/庞华新

鹍鹏展翅翔北斗,

26年心血冲宵九。

三步运行多荆棘,

横眼噪舌惨象遭。

两弹一星忱壮志,

华夏儿女撸起袖。

银河群星大串连,

全球联网终成就。

(于庚子仲夏端阳)

端午感怀

文/邵华夏

逢粽始知又端阳,

众口笔飞汩罗江。

千古诗师屈夫子,

后人替君悔断肠。

和邵华夏诗:

文/张宝瑞

文讴武伐在端阳,

一统山河渡楚江。

成就屈公香草赋,

更生傲骨断肝肠!

著名作家张宝瑞老师和诗

曲式树体词.北斗神眸

(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二十六宥+下平十一尤)

文/李道稳

斗,眸。

星宿,眼球。

黑豆,飞舟。

穿云走,昼夜游。

行宇宙,看神州。

誉尊天后,威震世酋。

理论研透,模型探求。

二十年之久,三千次整修。

荒滩沙漠守,陆地海洋搜。

五十颗星紧扣,全球信号能收。

中华伟大成就,太空龙人领头。

世界和平需猎狩,人民幸福必筹谋。

扬眉吐气精神抖,探索蓝天志未酬。

联好友,灭倭囚。

朝天吼,镇水牛。

天眼辨清狼虎狗,灭歼来敌不能留。

汨罗江的感慨

文/流水生财(河北)

认识你,源于几枚糯米甜

才知道

它凝结着玉壶冰心的忠诚

才懂得

一曲《离骚》映千载

你把善良、忠诚的种子

根植在红尘的骨髓里

千年不朽

于无声世界,引亢未来的歌

于是,五月的汨罗江

诞生一股清流,荡涤污泥浊水

把忠诚、正义诠释

滴滴殷红,浇灌着花草

众人皆醉我独醒

于是,边关的冷月,戈壁的沙滩

不息的黄河,奔腾的长江

所有,都回荡着你的音符

经年不谢

你泣血的文字,清醒着每一颗初心

于是,无数个起点始于脚下

你的博大,你的精深

让华夏所有的龙舟,打捞千年万载

(一)

五律端阳

文/张元兴

汩罗水纵流,

端午赛龙舟。

橘颂吟三楚,

离骚诵九州。

家家熏老艾,

户户饮新瓿。

屈子传千载,

忠魂万古留。

(二)

七律端阳有寄

文/张元兴

少钱沽酒有人赊,

端午无心去赏花。

傲骨忧民思屈子,

忠魂矢志念桑麻。

离骚吟诵三千载,

橘颂流传亿万家。

古楚遗风包米粽,

汩罗水祭泡春茶。

(三)

七律

端阳忆屈子

文/张元兴

时光荏苒到端阳,

深巷长街米粽香。

户户经年思屈子,

家家插艾饮雄黄。

离骚传诵逾千载,

橘颂歌吟遍九章。

遥祭汨罗惊骇浪,

龙舟竞渡慨而慷。

(四)

满江红

柳永体

端阳祭

文/张元兴

岁月沧桑,到端午、词填一阙。

祭屈子、汨罗江畔,周天悲切。

忧国忧民扶社稷,怀才怀志倾心血。

越千载、迁客颂离骚,冤魂灭。

心忧愤,身壮烈。鸿鹄志,真豪杰。

任后人传颂,壮怀英烈。

荆楚千秋家国梦,炎黄万里关山月。

值今日、户户粽飘香,端阳节。

端午感怀

文/薇薇(西安)

每年五月初五

汨罗江水都会泛滥

荡涤千年历史的云烟

浮现在深浅不一的曈孔里

艾蒿燃起青烟

仿佛蒸腾着古老的伤口

连绵了二千多年的隐痛

仍在继续

琼浆美酒的殿堂

可有幽兰芬芳

山谷阴云环绕

阳光何其奔放

纵然是一块石头

也难抵排山倒海的崩塌

既使粉身碎骨

也要溅起清澈的水花

白芷、川芎、甘松、芩草

点缀江畔的渔歌

龙舟,花鼓,粽叶,糯米

薰黄酒随风飘来一阵清香

不知为什么

每逢端午就会想起

我涌动的心海与浮动的诗人

和晒出的诗句

致敬,屈原!(外一首)

文/赵连友

君生楚国,

我在当今,

相隔千年,

致敬英魂。

胸怀社稷,

辅国理政,

官任左徒,

三闾大夫。

辅佐怀王,

赤血丹心,

内政外交,

变法革新。

提倡“美政”,

修明法式,

举贤任能,

富国强兵。

每有建树,

招人妒忌,

屡遭流放,

忠心不二。

空怀报负,

无以致用,

铮铮傲骨,

何惧死生。

仗笔行文,

立言壮志,

创新楚辞,

杰作《离骚》。

行吟《九歌》,

又作《天问》,

绝笔《怀沙》,

魂归汨罗。

“中华诗祖”,

“辞赋之祖”,

“香草美人”,

声远功高。

“诗魂”精髓,

中华瑰宝,

屈子精神,

光耀千秋。

忧国忧民,

鞠躬尽瘁,

报国无门,

以身殉国。

千年之后,

英名犹在,

辞赋光辉,

日月在天。

汨罗江水,

奔流不息,

抚今追远,

悲伤不已。

爱国爱民,

百姓情怀,

呜呼屈子,

千秋万代!

汨罗江

汨罗江流二百里,

曲曲弯弯到洞庭。

当年屈原流放地,

至今江涛含悲声。

报国无门唯求死,

怀石自沉汨罗江。

滔滔江水冲不去,

屈子思想放光芒。

每年端午龙舟赛,

纪念屈原爱国人。

一曲《离骚》唱至今,

千秋万代美名扬。

汨罗江水永向前,

祖国面貌日日新!

传统文化大发扬,

求索路上有来人。

悼屈原

文/心安若素

一叶扁舟弄汨罗

古今翻卷尽忠波

离骚弹罢余长恨

橘颂吟出震世说

晨晖脉脉思渑泪

落日幽幽话今昨

汀兰岸芷寻香草

楚山越水祭闾伯

端阳节

文/金妮

疫情未了又端阳

青荷为衣芙蓉裳

蒲草驱魔犀利剑

流水不腐自清芳

绿叶裹紧武汉殇

丝丝绕缠国民康

墨淡花鲜盛夏浓

淮水低吟汨罗江

巫山云雨荒台梦

再渡诗词亮星光

祭奠左徒屈大夫

诗魂恒古辉篇章

中华文明五千年

蚍蜉撼树徒悲伤

美景如画少康兴

雨过天晴炫阳光

老家的端午节

文/香香

端午节

一个被许多传说

丰满起来的日子

在诗人眼里

掀起阵阵巨浪

牵动万般忧殇

每年的这一天

总被许多文字牵引

用不同的方式

祭奠着汨罗江

一个悲壮的故事

成为千古绝唱

老家的端午节

没有人知道汨罗江

只是包上一锅粽子

一如往年收种栽秧

也没有人谈论“天问”

只是望着干旱的庄稼仰头叩问上

端午感怀

(新韵)

文/珍珠贝丽

端午雄黄祭楚魂,

艾条插上万家门。

忧思伴粽抛江水,

一曲离骚传古今。

端午随想吃粽子

文/墨小颜

剥开

一层一层

期待

裸露出蓄势侍发

愤怒和牢骚了

一口接一口

忠贞不渝的甜蜜回忆

一粒一粒的呐喊

急急的吃回

屈味的战国

随感(端午)

文/玉树临风

年年粽飘香,

岁岁汨罗江。

写诗抒胸意,

骑行走四方。

风吹惊闲梦,

雨打倦征程。

快意得挥洒,

无关阴与晴。

端午节

文/东营聊斋

艾香与雄黄,

在今日牵手长夏。

阴气与阳气,

在缠绕中厮杀。

夜深人静的时候,

听黄岐二位天人对话。

追痛屈子

——端午节纪念屈原

杨铁泓(山西)

生来洁如玉,

死亦不误俗。

难酬纵身跃,

至今汨罗哭。

粽子精神

文/六月牛(福建)

糯米筑血肉

各种馅为心

粽叶塑身形

艾草定真身

水煮飘香

弥漫一室

那是乡情乡愁啊

中华民族耀眼的星

端阳怀屈

文/亦樵(湖南)

年年复此又端阳,

次次犹闻角黍香。

琼浆轻洒招故人,

水花尽处无屈郎。

醉魂长啸惊寒柳,

落魄闲愁入潇湘。

尽忠报国空留恨,

天问九歌唯绝唱。

征稿启事:

《兰亭诗画》,季刊第二期征稿已经结束,第三期征稿中,第三期、第四期封面人物虚位等待中。

《兰亭诗画》姊妹杂志《乐安诗画》欢迎大家投稿。

《兰亭诗画》增刊《最美女诗人》面向全国及海内外华语女诗人隆重征稿,投稿请以文档形式,二百字内简介,原图清晰美照两张,诗歌十行内3-5首,发邮箱jianglan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14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