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芳香考证四则
芳香即白芷也。许慎云:晋谓之虈,齐谓之茝,楚谓之蓠,又谓之药,又名莞叶,名蒿麻;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茝为咏。而《本草》有芳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
徐锴云:初生根干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
王安石云:茝香可以养鼻,又可养体,故茝字从??,??音怡,怡养也。
陶弘景曰:今处处有之,东南间甚多,叶可合香,道家以此香浴去尸虫.
苏颂云:所在有之,吴地尤多,根长尺余,粗细不等,白色,枝干去地五寸以上。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阔三指许,花白微黄,入伏后结子,立秋后苗枯,二八月采曝,以黄泽者为佳。(以上集《本草》)
蜘蛛香
出蜀西茂州、松潘山中,草根也,黑色有粗须,状如蜘蛛,故名。气味芳香,彼土亦重之。(《本草》)甘松香考证三则
《金光明经》谓之苦弥哆香。
出姑臧、凉州诸山,细叶引蔓丛生,可合诸香及裛衣。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作汤浴,令人身香。
甘松芳香能开脾郁,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以上集《本草》)
译文:
芳香考证四则
芳香就是白芷,许慎说:晋地称之为“虈”,齐地称之为“茝”,楚地称之为“蓠”,又称之为“药”;又叫莞叶、蒿麻;生长在有水的低洼处,气味芬芳,与兰的品质等同;所有诗人常常以兰、茝为歌咏的对象。而《本草》有“芳香泽芬”,所以古人称之为香白芷。
北宋徐锴说:初生的根干叫做芷,所以白芷之意取此义。
北宋王安石说:茝香可以滋养鼻子,又可以怡养身体,所以“茝”字从“??”,“??”和“怡”同音,就是“怡养”的意思。
陶弘景说:当今到处都有白芷,东南地区特别多,叶子可以用来合香,道家用这种香熬制成香汤去尸虫。
苏颂说:我所居住的地方有这种草,吴地特别多,根长一尺有余,粗细不等,呈白色,枝干离地五寸以上。春天长出的叶子呈对生状,为紫色,大小有三个指头这么宽,花呈白色并微微偏黄,入伏以后开始结果实,立秋以后叶苗开始枯萎,二八月时采下来晒干,颜色以黄色润泽为最好。(以上集《本草》)
蜘蛛香
蜘蛛香产自西蜀茂县、松潘的山里,是一种草根,呈黑色,有粗的须,形状像蜘蛛,所以得此名。气味芳香,当地人非常看重它。(《本草》)
甘松香考证三则
《金光明经》里称之为苦弥哆香。
甘松香产自现在的甘肃武威市,古代的姑臧、凉州一带的山里,叶子很细,随着架子引蔓聚集生长,可以用来和各种香品来香衣。今天的贵州、四川和山西等地也产,丛生在山野当中,叶子很细像茅草一样,根极为的繁密,八月份采熬制成香汤沐浴,可以用来香身。
甘松的芳香气味可以治脾郁之症,产自四川西部的潘松地区,因为味甘所以叫做甘松。(以上集《本草》)
[前文回顾]
香文化()周嘉胄《香乘》自序
香文化()《香乘》李维桢序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沉水香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沉水香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沉水香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沉水香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沉水香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7沉水香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8沉水香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9沉水香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0沉水香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1沉水香10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2沉水香1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3沉水香1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4沉水香1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5沉水香1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6沉水香1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7沉水香1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8沉水香1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9沉水香1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0沉水香1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1檀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2檀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3檀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4檀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5乳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6乳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7乳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8乳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9丁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0丁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1丁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2丁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3安息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4安息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5安息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6诸香六种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7郁金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8龙脑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9龙脑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0龙脑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1龙脑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2龙脑香考证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3龙脑香考证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4龙脑香考证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5龙脑香考证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6龙脑香考证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7麝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8麝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9麝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0麝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1麝香考证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2麝香考证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3降真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4蜜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5蜜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6木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7苏合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8苏合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9苏合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0金颜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1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2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3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4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5十二香品考证
注:
《香乘》一书是明末淮海(今江苏扬州)著名学者、香学家周嘉胄穷二十年之力搜集整理的香学著作,也是中国香文化集大成的经典之作。周嘉胄此书囊括了各种香材的辨析、产地、特性等香学知识;搜集整理了大量与香文化有关的典故趣事,可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是了解中国香文化的首选之作。关于《香乘》的读音,乘应读作sheng(音胜)。乘有两种读音,一曰cheng(成),一曰sheng(胜)。《香乘》之乘应读胜,是香的历史的意思。
中国香道平台将为大家连载《香乘》中的重要内容,以作香友间交流使用,望大家斧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马拉雅免费语音版---
研读《香乘》太月香学罗子杰
--------------------------------
一个传播中国香文化的平台
公众账号:xiangdao(中国香道)
抖音账号:
太月香学网络课程:上诗网课
主编抖音:L
线下培训: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