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可是你了解她吗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zd/
老师问:“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一同学答:“屈原。”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屈原最有良心,别的诗人一死就留下一大堆诗给我们背,屈原一死,给我们留下好吃的棕子和三天端午假!全班静默三秒后,响起了经久不绝的掌声……哈哈,先让小编笑三秒,想想也是,屈原确实很有良心呢,那么说到端午节,大家了解端午吗?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吧。先来一个粽子,边吃边看,有点长,耐心些……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百度百科像刚刚说的,端午不仅仅“端午”这一个叫法,还有很多名称叫法呢!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包括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纪念介子推说、恶日禁忌说、夏至说、源于蓄兰沐浴说、源于勾践操练水军说等等,这里小便就不详说了,小编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五丝   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端午日赐衣   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竞渡诗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浣溪沙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与端午有关的诗词歌赋有很多,小编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小伙伴们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网上查资料了解一下的哈!对了,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人们都在忙着庆祝,咱们十八中的同学也没闲着呢,接下来一大波黑板报来袭,小伙伴们擦亮眼睛,看看哪副是你班上的。最后,小编和大伙探讨一个问题:端午到底能不能说快乐?

朋友圈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因为端午是一个祭祀节日,悲壮的日子。过此节,可以送“安康”,但不建议互道“快乐”。

诚然,端午节的来历与屈原分不开,作为一个悲壮的祭日,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端午节都是在一种严肃而庄重的状态下而度过的,也由此滋生了很多禁忌性的东西。既然为祭日,显然场面不能太过欢庆,彼此见面道“安康”而不说“快乐”。然而,看了前面的介绍,按照民俗专家的说法,端午节都是一个喜庆的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其主题一是为了趋利避害,消灾减难,二是为了欢庆快乐,祈愿幸福。比如赛龙舟的欢庆与喧嚣,本就是快乐的表现。在如此大环境下,彼此之间道一声“节日快乐”贴切而自然。事实是,除了清明节这个以怀念逝者,祭奠亲人为主题的节日之外,大家基本上都可以互相道一声“节日快乐”。

当年屈原纵江一跳的目的,后人设立端午节的用意,本就是为了让后人更好更快乐的生活。小编以为,不管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传统节日,除了需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还必须学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问题。我们现在重视传统节日,放端午假,在追忆往昔的同时,也是对明天幸福生活的憧憬,同时为更好的“活在当下”。

若是一个节日,没有快乐,没有欢声,只有沉重与悲情,那么节日设立的意义就会黯然失色。传统要继承,也要发展,在端午节互道一声快乐并不妨碍我们对屈原的纪念,不妨碍我们在共同的节日中寻找到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道“安康”也好,说“快乐”也罢,关键在于要出于真心,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诚。真心真情,健康幸福快乐最重要!你说呢?

吴玉婷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14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