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行业转折中的新起点

拥抱未来

与你共赴,田园之约

农民帮

勤奋创造美好

农民帮、帮农民

导语

年是中药材行情普跌的一年,是经营商举步维艰的一年,是投资商资金缩水的一年,总之,是大家不好度过的一年。元旦过后,年市场如约而至,商家既有对市场美好的憧憬,也有对市场的绝望、悲观。但愿年比年好一些。

当然,市场不会因个人意愿运行,它会行走在属于它的平行线上。 的本质,是全球产品的流通出现了问题,而中药材行情下滑的本质是供求问题,进一步讲就是需求问题,少了一些资本泡沫的存在,真实展现了自己。

没有生意的等待

作为药材经营商,每天按时摆摊、订货、送货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订单多的时候,忙碌一些,但忙的喜悦;订单少的时候,学会劳逸结合;则若一天下来没有订单,那就是一种煎熬的等待了。

市场货源流通量的减少,就是市场生意的不景气,目前部分商家已经视为一种常态。生意虽小,也是生意,作为从业者不能不顾正业,按时摆摊还是必须的。当无聊的时候也就玩玩手机,打打牌,一起聊天,踢踢毽子打发时间。

在市场滚打多年的药商深刻明白,中药材是特殊商品,不管市场如何萧条,它只是中药材周期的一个节点,也深刻明白必须度过这个坎,扎扎实实做好客户维护及货源质量基本工,中药材市场必定迎来再次的辉煌。

药市风险

做药材生意,在外人看来是很风光、很体面的行业,甚至多数外界人认为做药材生意的都有几百万,其实,不干那一行,不知道那一行的苦处。做几年药材生意,有谁没“被坑过”?谁知道做药材生意又担着多大的风险!

1买货的风险

经营药材门槛很低,只要有几万元或者十几万元就可以开张,但是,在买货过程中则有预想不到的风险。如果初入行,就面临买货时质量问题的风险。药材质量包括干度、规格,杂质等等。如果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买货,又遇到一位“黑心”商贩,就可能被“坑”。药商老周前几年到外地买货时就被“坑”了一把,当时买的是菟丝子,在仓库看好货,讲好价格,就找车装货。凡是买大货的都知道,不可能每一包都倒出来看,货拉到家卖货时才发有几包装了半袋沙子。5吨菟丝子,沙子就有多公斤,打电话给卖主,对方死活不承认。5吨菟丝子赔了一万多元。

在买货中总会遇到各种“坑人”陷阱,有的在药材中放几块砖头,有的掺进石子,也有的把霉变的、虫蛀的掺进大货中,甚至有的趁你不注意时“调包”,把低价的药材混入所买的大货中。估计,多数药商在买货时,都有被“坑”过的经历。

2卖货的风险

在药材卖出后也面临着风险,尤其货卖出后掉价了。例如:药商老李,前几年卖给一个药厂供货商10吨桔梗,当时卖价是62元,说的是三个月后付钱,谁知两个月后桔梗价格掉到30元。到结账时,买主说货没交掉。咋办?要钱没有,只能退货,可是价格掉了一多半。损失咋办?买主说,他货没交掉,又没赚钱,不可能包赔损失。老李只有把货拉回,10吨货赔了30多万。

在卖货中除了面临掉价退货的风险,还面临着药材质量问题的风险,如:重金属、农残、含量等不合格,如今,对药材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弄不好卖出的货因质量问题,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如果卖出的药材质量出了问题,轻者罚款,重者蹲监坐牢。例如:供货商老孙,给一家药店供应某种药材饮片,被当地药检查出形状不符,不但面临数十倍的巨额罚款,而且,被关了半年多。这就是货卖出货“被坑”的风险,有不少药商都经历过。

3赊账的风险

赊账,对于药商来说已司空见惯。可以说,在亳州市场上每一位做药材生意的没有不赊账的。生意做的越大,赊的账越多,有人整天夹个包,从外边一看鼓鼓的,不知道的认为装的都是钞票,打开一看都是赊账的条子。条子上的日期:有三个月以前的,有半年前的,也有一年前的,甚至有2-3年的,更长的有10年以上的。

赊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账要不回来,买货的人赔了,或者买货的人被人家骗了,赊出的账就成了泡影。因赊账,要不回货款的太多了,有的确实是买货的赔钱了,有的高买低卖,扎着架子就是骗。也有的两口子离婚了,男的领着小三跑了,以前的老婆不认账。赊账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结果,有的突然遭横祸死了,找谁要钱去!这就是做药材生意,赊账“被坑”的风险,可是不赊账,又没生意!你说这生意咋干?

4药厂供货的风险

有一部分药商专门为药厂供货,低买低卖,高买高卖,利润在10%左右。日积月累,几年过后也可富甲一方。很是令人羡慕,但是,光彩的背后也有“被坑”的风险。

一般向药厂供货,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都是三个月后回款。如果厂家正常运营倒平安无事,一旦厂家出现问题,几百万货款就可能打水漂,多年辛苦挣的钱就会被厂家坑了。

还有的不法分子打着某某药厂的幌子,要药材多少多少,其实,就是骗子,厂房是租的,办公室是租的,总经理,厂长都是扮演的。一旦把货骗到手,人就失联了,电话打不通,厂门紧闭,让你欲哭无泪。不要说,交货的很风光,谁知道有多少人“被坑”的倾家荡产。

5存货的风险

做药材生意,除了面临买货、卖货和赊账“被坑”的风险,存货也面临着被行情“坑”的风险!!

自中药材市场放开以来,药市行情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尤其在药材价格暴涨中,有不少囤货商一夜暴富,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买货囤积中。

因为贪婪或是更多的复杂因素,当某一药材价格暴涨后,短期内很容易断崖式下跌。这样,买货囤积者就会葬身暴跌的行情中。例如:年45元囤积的山茱萸,年30元买进的桔梗,年元购买的覆盆子,年元压的猪苓,还有年元买进的太子参等等,这些药材后来都掉价,至今,都处在赔钱中,不知道啥时间能解套。

做药材生意真的不容易,如今,又担着环保风险!加工和晾晒药材躲躲藏藏,像做贼一样!做药材生意,表面看起来挺风光,谁知道人前背后面临着多少“被坑”的风险!

年春节即将来临,年药市并没有给药商带来“锦鲤”的好运,面对更多掉价的药材,要保持一颗平和、淡定的“佛系”之心,对少数涨价的药材多以“SKR”点赞,对于涨落不定的品种,也要少做“杠精”。

近期药市动态1菟丝子

近期市场大货走动不快,价格持续低迷不前,宁夏产统货售价18元左右,内蒙产统货21元。该品年产量不小,库存多未消化,预计,短期内低迷行情难以改变。

2辽五味

虽然年辽五味产量不大,但是,陈货仍未消化待尽,而且由于价格已高,少人大量购货囤积,致使价格回落后无力反弹,目前市场统货售价-元。据了解,产地货源多分散在加工户手中,因产新时争相购买鲜货,导致新货加工成本高,预计,短期内价格下滑空间已不大。

3白胡椒

虽然适逢销售用季,但是,由于供应货源充足,价格持续低迷不前,进口货售价30-31元,国产货要价36元左右。该品过去几年持续高价,生产已恢复,价格回升压力较大。

4蔓荆子

虽然近两年发展不少家种面积,但是,短期内产量上不来,加上库存空虚,支撑价格居高难下,目前市场江西产统货多售价-元,因年新货收价高,产地收购商多赔钱,预计,高价行情仍将持续。

5白及

由于年产新后价格跌幅较大,种植户采挖积极性不高,有商视价低买货囤积,产地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不过,该品总体在地面积大,预计,短期内价格反弹空间有限。

6独活

目前正值新货上市,因新货产量不大,价格稳中有升,甘肃产地就成干统货要价15-16元,湖北产区九成干统货要价16元左右。近两年甘肃和湖北两大产区种植面积均不大,陈货也多消化,由于新货多不干,市场经营户随销随购,预计,短期内行情难有大的波动。

7泽泻

目前产新仍在继续,价格继续回落,新货个子多售价10-10.5元,好统货售价11元左右。虽然眉山产区受天气影响单产减产,但是,由于总体种植面积较大,加上尚有库存待售,预计,短期内行情不乐观。

8广藿香

目前阳春产区产新尚未结束,受减产利好影响,有货者要价坚挺,新货个子多售价10-10.5元(含潮),加工好的饮片售价13.5元左右,市场价与产地基本持平,后市行情仍为多商看好。

9丹参

丹参采挖时间多集中在春节前后和来年春季,冬季采挖出的晾晒时间长,暂时尚无大量干货上市出售,不过,受种植面积扩大利空影响,自产新以来价格稳中下滑,目前山东产区新统货要价11元(含潮))左右,预计,明年春季新货大量上市后价格仍有下滑空间。

10木香

随着产地新货价格走低,市场价格也随之回落。受年涨价刺激,种植面积悄然恢复,目前湖北产地九成干统货价跌至12元左右,云南和四川产八成干统货要价15-16元,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11黄连

由于天气寒冷,种植户多停止采挖,新货上市量不见增加,因产新后价格上涨,药农卖货积极性高,市场经营户多随购随销,新货单枝连售价元,鸡爪连元,陈货价格比新货低5元左右,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上扬动力不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O2O服务平台=〉云南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服务中心。

致力于中药材领域相关检测技术研发和服务整合,

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质量检测、专家技术、优质种源和中药材信息等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15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