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玉林新闻网” 玉林各县市区饮食文化不尽相同,但总体讲究的是五味调和,百味生香。在不同的地方饮食习惯又表现出不同的基调。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五味像排列组合,烹出无数的美味,从而使玉林的每个县市区开始出现自己的独特美食。这些美食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吃货,就连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也慕名而来。
玉林和牛有关的美食
4月9日晚8点中央四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的《玉林人牛情结牛到家》节目对最具代表玉林本土美食的牛巴、牛料、牛丸、牛腩粉等进行介绍。玉林也因此牛了整整30分钟。
玉林牛巴玉林是中国南方重镇(古城),位于广西东南边陲。传说南宋开庆年间,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宰好的牛肉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又辅以八角、桂皮等佐料焖烧。牛肉出锅后异香扑鼻,满室清香,左邻右舍闻香而齐至。主人便热情地请乡邻共同品尝,席间众人无不称道肉香味美。后来人们把按此方法制作的牛肉叫做牛巴。因为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也成为玉林传统风味名吃。
江湖杂耍有一句俗语,叫作“一招鲜,吃遍天”。这句话用来形容“玉林牛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正宗玉林牛巴,其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鲜美爽口,韧而不坚。为下酒的名菜、佐餐的佳肴,更是馈赠亲朋挚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
玉林牛料吃过玉林牛料的人都会赞不绝口!玉林的牛料就吃两个字,新鲜!为了这两个字,炒牛杂是分秒必争的活,吃牛杂也是一个抢时间的活。炒牛料必须在2分钟内完成,炒得是否爽口,完全看厨师的水平。而吃牛料也有门道,首先要吃牛百叶、牛肚,这两种牛杂的最佳品尝时段是出锅3分钟内;然后再品味牛肉片,此时牛肉片接受镬气的余温,充分吮收了牛杂的酱汁,最为入味。
玉林牛肉丸 广西许多地方都有牛肉丸(也称肉蛋),但以玉林所产的最正宗。玉林牛肉丸可谓是最流行的一道菜,便宜量足,有助于消化。玉林的牛肉丸,传说已有多年的历史。它好就好在“脆”字上面。初到玉林城的外来宾客,如果尝到的牛肉丸是又松又脆、又滑又香、细嚼无渣、汤清而鲜者,那肯定是上佳货色。牛肉去筋,以木槌或石臼捣成肉酱(不用铁器),加凋料拌和,制丸,经水煮,油汆。再配以葱、姜、红枣,汤煮而成。丸味香滑,细嫩松脆,汤清味鲜。玉林牛腩粉 玉林牛腩粉是著名的传统风味食品。是广西玉林,因以调制好的熟牛腩做佐料而得名。起于民间,解放前就已出名。至今已遍及两广南宁、桂林、北海、梧州、广州、佛山等城市。将选好的牛腩、牛筋等用沸水“飞过”捞起过冷水。中火起镬,下料把牛腩炒至收水后,配以沙姜、甘松、草果等煮30-40分钟即可。将炖好的牛腩、米粉下碗,然后把牛腩汤、骨头汤、肉丸调味下碗即成。清香、可口,富含高蛋白。陆川猪延伸出的美食和乌石酱油
憨厚可爱的陆川猪,为何又被当地人叫作“五脚猪”?用绳子绑好的白切猪脚、风味独特的肉蛋,这里面又有哪些制作秘方?4月30日晚8点到8点半中央四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的《爱动爱美的五脚猪》让肉蛋、乌石酱油和陆川猪延伸出的各种美食出名了↓↓
乌石酱油真正的乌石酱油,呈黑黄色;有粘性,是浓缩的液体混和物。味道香甜且芬芳。拿一块白切鸡肉去粘点,可以将酱油全部粘光不余。青绿脆口的博白蕹菜,如能拌上乌石酱油,那就如同锦上添花,美不可言了。幼嫩的陆川猪肉,拌上乌石酱油,慢炆、紧炒、生燉、炸扣肉,则是桂东南特有的风味了。
顾名思义,乌石酱油的产地就在乌石。据说长年前,从福建方向来了个聪明、漂亮的农家妹,因孤身只影,投宿在如今的乌石街边。这个农家妹姓夏,凡事都动脑筋想问题。有次她发现黄豆拌上糖水煮熟后留存一段时间,有一股香味飘溢出来,便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在乌石安居乐业,利用大半生的精力,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配制出一种味道甜香的液体。这种液体便是乌石酱油的前身。夏氏姑娘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妪后,才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自己的得意门徒。为此,世世代代的酱料师傅都不忘记夏氏夫人的功德,总是将她的偶像作为神灵来供拜。
肉蛋 肉丸,玉林人称肉蛋。玉林肉丸洁白、嫩滑、松脆、无渣、味鲜美,富弹性,从高处扔下,可弹起10—20厘米。肉丸汤、炒肉丸是筵席的佳肴。民国时期,玉林的酒楼、饭店多有肉丸出售。30年代至40年代,城区专卖肉丸的摊档有十多个。解放后,传统肉丸的制作工艺,得到继承和推广。70年代至80年代,除几家大酒楼有肉丸制作高手外,许多熟食摊和企业单位的厨师也能制作。有少数肉丸名家,靠此发家致富,80年代后期,城区各大菜市,每天都有专卖肉丸的摊档二三十个。陆川白切猪脚陆川白切猪脚,是广西陆川县名特产之一,选用中国八大名猪之一的陆川猪的猪脚,此菜皮爽肉滑,肥糯不腻。其营养丰富,它不仅是常用菜肴,而且还是滋补佳品。据食品营养专家分析,每克猪脚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维生素A、B、C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是一种类似熊掌的美味菜肴。
陆川烤乳猪广西传统佳肴。源于陆川民间,后传到玉林、梧州、南宁、柳州、桂林、钦州等地。本世纪50年代成为菜谱。
制作工艺:选用未断奶的4千克左右的陆川猪,宰杀、处理、将猪腔撑开撑平风干后便可烘烤。烘烤时,先将炭火拨成狭长的“工”字形,使用中火烤45分钟,再拨去中间炭火,使火力成“二”字形,用文火烘烤头、尾约50分钟,把乳猪翻过来开始烤皮,边烤边翻动,并用竹签在猪皮上扎孔,拭去渗出的血水油水,边拭边烤,烤至猪皮泛黄时,用稀蜜糖水擦抹猪皮,边擦边烤,二轮后,改用麻油擦抹,同样边擦边烤,直至皮色金黄发亮,敲击声音清脆即可。乳猪随烤随吃,上席时,先将乳猪伏卧在盘中,将皮割成长方形块状,再回刀切透猪身部,品尝时,可蘸上白醋蒜汗或酸甜酱,也可与煎饼同吃。其特色,皮色金红,富有光泽,皮薄酥脆、内嫩鲜美,香味浓郁,腴而不腻。
容县野生红菇
5月12日晚8点,CCTV-4《走遍中国》栏目《容山容水增福寿》从温泉养生、食疗养生、中草药养生三个方面解释玉林百岁老人多的原因。节目组不仅到容县黎村的温泉村走访多位百岁老人,还到容县浪水镇寻找当地特色的时令养生菜肴。这其中包括当地特产野生红菇。
容县红菇容县野生红菇是容县的特产之一,红菇要数容县浪水乡产的最“野”。浪水乡的山岭多长树、黎树,而红菇则喜欢长在树和黎树的根下。春夏季雨水充足,气温稍高,就是浪水乡盛产野生红菇的时节了。该乡的浪北村、浪水村、长寿村、泗河村所产的红菇最多,每年可产2至3造。野生红菇晒干后与猪骨头、鸡肉、洋鸭肉等煲汤,其味清甜可口,胜于香菇、草菇,更胜于其它野生菇,它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有祛湿、解毒、健脾胃、滋补等功效。
信息来源:玉林新闻网、央视、网络
值班编辑:覃维
影响玉林传播玉林合作、报料、侃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