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文化的分支日本香道的传承和发展

时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常会提到书道,茶道,香道,花道,剑道等,好像都是东洋的东西,溯原头还真不是,这些都是大中华汉、唐、宋文化鼎盛时期传入东洋的,只不过它们更好的传承和保留下来,有些融入了自己民族的一些东西。如果,你现在要想去看大唐盛世时的建筑那就去奈良吧,唐朝时洛阳是什么样子的?那就去京都探密吧。

日本现在的香道,正式的熏香艺术,普遍认为是鉴真和尚(年一年)传入东瀛的,即鉴真东渡前往东瀛传授佛教的那个时期。

奈良(—)、天平时代

日本先民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早在远古的时候就已经在原始的宗教仪式中熏香(烟),在日本出土的绳纹陶器中,就有熏炉。绳纹陶器的历史是从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左右,一直到弥生时代(公元前—公元)。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制陶工艺都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直到战国、安土桃山时代。

鉴真历次东渡,

都携带了大量的香料和药材,据奈良时代文学家真人元开所著《东征传》记载:天宝二载十二月东下时,除用物、法器外,带有“麝香廿脐、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瞻唐香、安息香、檀香、零陵香、青木香、熏陆香都有八百馀斤;又有荜茇、诃黎勒、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五百馀斤,蜂蜜十斛,甘蔗八十束”。天宝七载又拟东行,“买香药、备办百物,一如天宝二载所备”。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御物目录中记载有六十种药物,据日本学者考证,这些药物有的是鉴真带去的,有的是鉴真同时代从中国运去的。然而,根据史料记载,中日在佛教、医药方面交流的时间更要推早,故不排除在鉴真以前中国的熏香文化已传入日本。丹波康赖(—)编辑的《医心方》辟有“芳气方”一门,就收录了隋唐时中国的著名香疗方。

日本人似乎更乐于讲述“香木传来”的故事,大概是由于后来的日本香道多用沉香的缘故,《日本书记》记载,推古三年()有“沉木漂于淡路岛,其大一围,岛人不知沉木,以薪烧于灶,其烟气远熏,以异则献之”。后来,当地领主将香木进献于朝廷,经博学的圣德太子鉴定,确定为沉香。

然而据信公元年也不是沉香传入日本的最早时间,虽然没有确切的根据,最早有可能是由中国春秋时期吴国传入的。根据《日本书记》,日本佛教的传入可追溯至公元53年,沉香在古代佛教仪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故圣德太子对于沉香的知识极有可能是从佛教得来的。

焚香的艺术随佛教传入日本

《引路菩萨图》 菩萨右手持香炉,左手持莲花,莲花旁下悬白幡。左上角黄云中隐现一些建筑物,代表净土世界。菩萨后面跟随的女子为亡者生前的形象,梳着典型的唐代仕女发型。此画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现藏于大不列颠博物馆。

圣德太子孝养立像太子手持短柄香炉

古香中最有名的首推兰奢待,日本天平五年()圣武天皇时兴建东大寺,兰奢待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内。是日本最大的沉香,长一米五六。后来几位重要人物来割取时还留下了字据:

足利义政 宽正二年九月 约二寸截之

织田信长 天正二年三月 一寸八分截之

德川家康 庆长七年六月 一寸八分截之

兰奢待

据研究,天正二年()之前,这块沉香一直记录为黄熟香。按《本草纲目》的沉香分类方法,黄熟香属沉香等级中不沉水的一级,因其树脂含量较低,只能用来熏香,不能入药。东京教育大学名誉教授西山松之助在闻过兰奢待后发出一番感言:“……到此为止,我对于所谓的兰奢待,被称为世上最珍奇特异的香确信不疑。可是当把香炉捧在手上,静静地闻的时候,我充满想象先入为主的感觉,轰地一声崩塌粉碎了。是那样的不可言喻、圆滑可口、稳静大方、完美无瑕上品的香气。明朗、爽快、丰盈、温文,果然是名香啊!深切地感受到了。在世上被称为名品的东西有很多,例如正宗(冈崎正宗,镰仓末期刀工,被称为无比的名匠)的名刀,乐长次(战国时代烧制陶瓷的名家)的茶碗‘无一物’(取‘本来无一物之意’),千利休(战国时代著名茶人)作茶杓的‘泪’等,都和前述的兰奢待有同样的特质。兰奢待的香气,实不愧为名品中之名品,有如古来之评判,诚名品的典型也。”

奈良时代,香主要用于佛教寺庙礼仪,这时的熏香方法称烧香,供香,也就是将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香混合,直接点燃,也有用于朝廷典礼、熏衣或使室内空气芬芳。根据使用目的和地点的不同,又可分为“移香”(熏衣的香)、“空熏物”(屋内的熏香)、“置香”(不经加工摆放于屋中的香)。(待续)

赞赏

长按







































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
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jj/11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