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道地药材”的命名特点通常,道地药材在其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比如,“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和“浙八味”(杭麦冬、杭菊花、浙元参、延胡索、白术、山茱萸、白芍、浙贝母)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此外,还有山东阿胶、山东莱阳沙参、安徽凤凰山丹皮、广东阳春砂仁、广东新会陈皮、四川康定川贝、宁夏中宁枸杞等道地药材。
年12月21日讯:年12月19日,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年,每年在全国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到年,全国建成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总面积万亩以上。《规划》指出,道地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石,加强道地药材资源保护和生产管理,规划引导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稳步提升中药材质量,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东北道地药材产区
1.区域特点。本区域大部属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是关药主产区。包括内蒙古东北部、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省(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5%。
2.主要品种。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人参、鹿茸、北五味、关黄柏、辽细辛、关龙胆、辽藁本、赤芍、关防风等。
3.主攻方向。优质林下参种植,园参连作障碍治理,梅花鹿、马鹿人工养殖,赤芍、防风仿野生种植等。
4.建设目标。到年,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
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关药地区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
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
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
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
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
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
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华北道地药材产区
1.区域特点。本区域大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北药主产区。包括内蒙古中部、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区、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7%。
2.主要品种。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黄芩、连翘、知母、酸枣仁、潞党参、柴胡、远志、山楂、天花粉、款冬花、甘草、黄芪等。
3.主攻方向。开展黄芪、黄芩、连翘野生抚育,规范柴胡生产,提升党参、远志加工贮藏技术等。
4.建设目标。到年,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
三、华东道地药材产区
1.区域特点。本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浙药、江南药、淮药等主产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等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1%。
2.主要品种。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浙贝母、温郁金、白芍、杭白芷、浙白术、杭麦冬、台乌药、宣木瓜、牡丹皮、江枳壳、江栀子、江香薷、茅苍术、苏芡实、建泽泻、建莲子、东银花、山茱萸、茯苓、灵芝、铁皮石斛、菊花、前胡、木瓜、天花粉、薄荷、元胡、玄参、车前子、丹参、百合、青皮、覆盆子、瓜蒌等。
3.主攻方向。恢复生产杭白芍、杭麦冬、浙白术、茅苍术、杭白芷、苏芡实、建泽泻等传统知名药材,大力发展凤丹皮、江栀子、温郁金等产需缺口较大的药材。
4.建设目标。到年,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
四、华中道地药材产区
1.区域特点。本区属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怀药、蕲药等主产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6%。
2.主要品种。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密银花、荆半夏、蕲艾、山茱萸、茯苓、天麻、南阳艾、天花粉、湘莲子、黄精、枳壳、百合、猪苓、独活、青皮、木香等。
3.主攻方向。开展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提纯复壮,治理连作障碍,大力发展荆半夏、蕲艾生态种植,提升怀山药采收加工技术等。
4.建设目标。到年,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
五、华南道地药材产区
1.区域特点。本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是南药主产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6%。
2.主要品种。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阳春砂、新会皮、化橘红、高良姜、佛手、广巴戟、广藿香、广金钱草、罗汉果、广郁金、肉桂、何首乌、益智仁等。
3.主攻方向。恢复阳春砂生产,提升何首乌、巴戟天、佛手生产技术水平等。
4.建设目标。到年,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
六、西南道地药材产区
1.区域特点。本区域气候类型较多,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及温带、亚热带高原气候,是川药、贵药、云药主产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25%。
2.主要品种。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川芎、川续断、川牛膝、黄连、川黄柏、川厚朴、川椒、川乌、川楝子、川木香、三七、天麻、滇黄精、滇重楼、川党、川丹皮、茯苓、铁皮石斛、丹参、白芍、川郁金、川白芷、川麦冬、川枳壳、川杜仲、干姜、大黄、当归、佛手、独活、青皮、姜黄、龙胆、云木香、青蒿等。
3.主攻方向。开展丹参、白芍、白芷提纯复壮,开展麦冬、川芎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发展优质川药,大力发展重楼等相对紧缺品种,开展三七连作障碍治理。
4.建设目标。到年,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
七、西北道地药材产区
1.区域特点。本区域大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较为干旱,是秦药、藏药、维药主产区。包括内蒙古西部、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0%。
2.主要品种。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当归、大黄、纹党参、枸杞、银柴胡、柴胡、秦艽、红景天、胡黄连、红花、羌活、山茱萸、猪苓、独活、青皮、紫草、款冬花、甘草、黄芪、肉苁蓉、锁阳等。
3.主攻方向。提升当归、枸杞、党参、红花等药材品质,发展高海拔地区大黄、红景天生产,推广秦艽、胡黄连优质栽培技术,大力发展羌活人工种植,提升党参加工贮藏技术。
4.建设目标。到年,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
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年,每年在全国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到年,全国建成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总面积万亩以上。
我国资源丰富、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其气候环境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别,经过人们长期的尝试和实践,在各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批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与其所在的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草经集注》在总结前人药学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道地”的重要性:“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蜀药北药,虽有未来,亦复非精者。上党人参,殆不复售。华阴细辛,弃之如芥。”而且,该书还采用“第一”、“最佳”、“最胜”、“为佳”、“为良”、“为胜”等词来描述常用中药的道地性。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之功效的确是地道实在、确切可靠,不愧为“道地”、“地道”之称。道地药材歌诀
(川药)
川连附冬丹姜郁,黄夏麻椒柏朴钱,
五倍冬虫银耳麝,川药四川重庆寻;
(广药)
广药东西同海南,砂槟肉桂苏益穿,
戟良茴椒马钱萝,陈蒿斛钩蛤花蛇;
珍珠地龙海龙马;
(怀药)
怀药河南膝地黄,山药天花栝楼菊,
芷辛金银红山萸。
(云药)
云药三七木重楼,诃草儿茶和茯萝;
(贵药)
贵药天冬麻精杜,吴萸五倍朱砂用;
(浙药)
浙贝术延蛇萸玄,芍菊冬郁莪栀梅;
(关药)
东北内蒙山海关,人参细辛与防风,
五味龙胆共平贝,升桔茸角蛤蟆油;
(秦药)
秦药陕西大黄归,秦艽羌活银柴杞,
党参槐米角味茵,秦皮猪苓各均同;
(淮药)
淮药淮河江中下,夏葛苍射续南沙,
太子明党天南星。丹皮木瓜艾银杏,
龟薄甲苏斑蜈蚣,蕲蛇石膏共珍珠;
(北药)
河北陕西山东西,党柴芷板北沙参,
黛芩香附大青叶,栀翘楂桃酸枣仁,
薏苡小茴枣加皮,阿胶蝎鳖代赭滑;
(南药)
南药南岭北江南,威灵泽泻莲蛇床,
枳实壳紫薷雄蚕;
(蒙药)
蒙药内蒙有锁阳,芪草苁蓉赤芍麻,
淫羊蒺郁杏冬葵;
(藏药)
藏药青藏胡黄连,甘松雪莲余甘子,
毛诃冬虫麝胆硼;
(维药)
维药新疆雪莲齐,伊贝阿魏罗布麻,
紫草甘草肉苁蓉,孜然再把锁阳加.
禾元甲农业科普基地
禾元甲:宜昌市夷陵区农业科普基地挂牌成立!
这种药材亩产高达20万!《竹节参人工栽培繁育种植技术》视频图文版!
-年中国竹节参市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预测报告(目录)
禾元甲
竹节参白三七彩色图谱,教你识别竹节参
七叶一枝花,百毒一把抓,是疮不是疮,采用重楼解毒汤。
更多药材资讯,最新品种介绍,市场前沿动态,扫码加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