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库传承中药知多少十六

上期中药迷底是:陈皮。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产广东新会者称新会皮、广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主治脾胃气滞证,呕吐,呃逆,湿痰,寒痰咳嗽,胸痹。

入药部位

成熟果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相关配伍

1、治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等,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剂局方》)。

2、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配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丹溪心法》)。

3、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腹痛、呕吐、泄泻,可配藿香、苏叶等同用,如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4、治脾虚气滞,腹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者,可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5、治脾胃气滞较甚,脘腹胀痛较剧者,每与木香、枳实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6、治呕吐、呃逆,常配伍生姜、竹茹、大枣,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7、治脾胃寒冷,呕吐不止,可配生姜、甘草同用,如姜橘汤(《活幼心书》)。

8、治湿痰咳嗽,多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若治寒痰咳嗽,多与干姜、细辛、五味子等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伤寒论》);若脾虚失运而致痰湿犯肺者,可配党参、白术同用,如六君子汤(《医学正传》)。

9、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可配伍枳实、生姜,如橘皮枳实生姜汤(《金匮要略》)。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切丝,生用。

炮制方法

1、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丝,晒干或阴干。

2、陈皮炭:取净陈皮丝,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黑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3、土炒陈皮:取灶心土(伏龙肝)粉,置锅内,用中火炒粉,如入净陈皮丝,炒至焦黄色为度,取出,筛去土粉,放凉。每陈皮kg,用灶心土50kg。

4、麸炒陈皮:取麸皮撒入热锅内,用中火加热,候冒烟时,加入净陈皮丝,拌炒颜色变深为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5、盐炒陈皮:取净陈皮丝,用盐水拌匀,闷至尽,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陈皮kg,用食盐2kg。

6、蜜炙陈皮: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加入净陈皮丝,拌匀闷润至尽,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陈皮kg,用炼蜜20kg。

7、法制陈皮

(1)取陈皮洗净切碎,晒至8成干,加入(Ⅰ)组药汁拌匀润1夜,蒸2d至熟透为度,取出再加(Ⅱ)组粉末,边筛边拌,再蒸2h,晒干。每陈皮10kg,用乌梅0.5kg,大茴香、薄荷叶、麻黄、杏仁各g,共熬汁(Ⅰ);川贝g,洋参g,砂仁、法夏各g,共研细末(Ⅱ)。

(2)或取陈皮加水漂2d,加入洋参、川贝细末,与生蜜糖拌匀蒸透即可,每陈皮1kg,用洋参、川贝各30g,生蜜糖60g。

(3)或取广陈皮加水漂去辣味,切成小块晒干,加青盐水拌蒸1d,晒干,加川贝及洋参末拌匀,蒸1d晒干,又加冰糖蒸1d,晒干。每广陈皮5kg,用青盐g,川贝母24g,洋参末g,冰糖0.5g。

(4)或取广橘皮用水浸润,剪成小三角形块,用微火煮去苦辣味,再加水漂2b,晒至6-7成干,加(Ⅰ)组药物过滤浓汁浸泡至药液浸干,取出晒干;再加(Ⅱ)组药物浓汁同样操作,最后以(Ⅲ)组药料洒上和匀,干燥即可。每广橘皮5kg,用甘松g,生姜g,云茯苓皮g,甘草g,煎浓汁(Ⅰ);党参g,五味子、寸冬、甘草各g,青盐g,煎浓汁(Ⅱ);川贝母、洋参、甘草各g,沉香g,小茴香、肉桂、檀香粉各g,共研细末与冰糖g(溶化),梨膏g,青盐g(溶化去沫)枇杷露适量混合(Ⅲ)。

8、制陈皮

(1)取陈皮加酒、醋、盐水拌匀,闷1/2d吸干后,用大火蒸透至上气为度,晒干。每陈皮kg,用醋3kg,黄酒、食盐各5kg。

(2)或取陈皮加盐、姜汁、醋浸15min,蒸至有香味时,停火闷1d,使色转黑后晾干。每陈皮kg,用盐10kg,生姜5kg捣汁,醋2.5kg。

贮藏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麸炒陈皮,土炒陈皮,盐炒陈皮,蜜炙陈皮,法制陈皮,制陈皮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陈皮炭散热,防复燃。

药材性状

1、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油点;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2、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油点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均以片大、香气浓者为佳。

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对家兔及小白鼠离体肠管,麻醉兔、犬胃及肠运动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小量煎剂可增强心脏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冠脉扩张,使冠脉流量增加,大剂量时可抑制心脏;陈皮水溶性总生物碱具有升高血压作用;陈皮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鲜橘皮煎剂有扩张气管的作用;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柠檬烯;陈皮煎剂对小鼠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则使之呈完全松弛状态,用煎剂静脉注射,能使麻醉兔在位子宫呈强直性收缩;有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植物种属

芸香科柑橘属橘。

植物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分布区域

在江苏、安徽、渐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道地产区

陈皮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陈皮为橘、福橘、朱橘、柑等的果皮。产于四川、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多自产自销。广陈皮为茶枝柑、四会柑等的果皮。产于广东新会、四会等地。品质佳,并供出口。

生长环境

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生长见习

喜高温多湿的亚热带气侯,不耐寒,稍能耐萌,萌芽有效温度12.5℃,生长适宜温度23-27℃,高到37℃则停止生长,低于-5℃则造成冻害。产区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年积温在0℃以上,年雨量多在0-mm,土壤含水量保持其最大持水量的60%-80%,相对湿度75%为宜。正常生长必需光照的强度为8-00lx;夏季可达30lx。以选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通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方式

用种子、嫁接繁殖。以嫁接繁殖为主。

栽培技术

1、嫁接繁殖:嫁接砧木可选生长快、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与接穗亲和力强、抗寒的品种,有枳橙、枸头橙、红柠檬、酸橘、椪柑、香橙、酸柚、宜昌橙等。采摘充分成热果实,剖开,洗净种子,用湿沙贮藏分层堆积12月至翌年1-3月,播种前用35-40℃温水浸种1h,再用1%硫酸铜溶液或倍甲醛溶液或0.1%高锰酸钾浸泡10min,用冷水洗净,晾干后播种;亦可用55-56℃温水消毒50min后再播种。经过催芽的种子7d左右出苗,不催芽的种子则需经1个月左右出苗。催芽方法,种子用35-40℃水浸种1h,再用冷水浸半日,放于垫有草的芦席上,再覆盖稻草,每日用35-40℃温水淋3-4次,翻动1-2d,经5-9d露白后播种。苗床按宽窄条播种,窄行17-20cm,宽行50-60cm开沟,在沟内先施1层熟人粪尿,将种子均匀撒入,用肥泥盖种,厚1.5-2cm,盖草。冬季需加薄膜覆盖。待出苗后,具2-3片真叶时,5月或9-10月选壮苗移栽,用作两年出圃砧木,余下苗可用作三年出圃砧木,分级栽种,窄行15-20cm,宽行60-70cm,株距10-15cm栽种,便于嫁接后管理。移栽砧木时要注意使根部舒展,与土壤密接,覆土至根颈处。栽种后要经常松土除草,抹去基部的牙,待梢生长后要摘心。接穗,选稳产高产,树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的成年果树,剪取树冠外围中、上部芽眼饱满的枝梢、春接的接穗可在萌芽前将穗砂藏备用,夏接的可随采随接。嫁接前用(0-1)×10-6盐酸四环素液浸泡2h,用水冲洗干净,可防治病害。嫁接方法,在嫁接前1个月,将砧木离地15cm以下的萌芽枝除去,并进行摘心。春季嫁接用切接法,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夏季8-9月用芽接法。嫁接苗在嫁接后15-20d进行检查,如果芽苞新鲜,接口愈合,叶柄易脱落,即是成活,否则要及时补接。嫁接成活后除去扎缚物,除去砧木上的萌蘖,剪砧应在芽接上0.5cm处剪除,芽眼一面稍高,背面稍低,待主枝新梢抽发后要设立支柱,以防苗木弯曲,同时要摘心、抹芽、整形,结合施肥,喷农药防病虫为害。从砧木至嫁接苗出圃需3年时间。定植在春季2-3月中旬或秋季10-11月,嫁接苗挖掘时应带有土团,将主根及大侧根伤面修光,剪除弱枝、病虫枝,蘸泥浆,按行株距3mx5m开穴,栽种。

病虫防治

1、溃疡病,早春喷波尔多液。2、流胶病,3-4月发病,可选抗病砧木,同时防治吉丁虫及天牛,消灭传染源,早春发现病斑,可行刮治,采用2,4-D升汞桐油合剂(升汞0.1g,桐油g,加入2,4-D中)或用1∶10高锰酸钾桐油合剂,涂抹伤口,亦可用50%托布津倍液或50%多菌灵-倍液喷射。3、疮痂病,多生于叶背面,使叶扭曲变形,用50%托布津-0倍液在萌芽后和花谢后喷射。4、脚腐病,为害根颈部,可涂1∶1∶10波尔多液。5、黄龙病病毒引起传染,要防治蚜虫传播,发现病株立即拔除。6、柑橘木虱,在嫩梢抽发期喷易卫杀等,根部用呋喃丹防治,有利于保护天敌幼虫。7、柑橘潜叶娥,在新梢萌发不超过3mm或新叶受害率达50%左右吋,用溴氰菊脂、杀火菊酯、易卫杀、巴丹、杀虫双和亚胺硫磷等进行防治。还有柑橘实蝇、柑橘天牛等为害。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2、《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注意事项

气虚证、阴虚燥咳、吐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本文整理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本期中药谜面是:真心加虚心(谜底下期见)。

传承千年国学经典普及传统中医药知识

喜欢我们就  







































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孩子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jj/12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