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云:“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国国君姓芈,国姓是芈,屈原是楚国贵族,所以同样姓芈。
又到端午节了
自然会想起屈原
但是,如果问您屈原姓什么
您知道吗?
也许会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姓屈!
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
屈原真实姓芈(mǐ)
对,就是《芈月传》的芈
来来来,科普时间到
屈原到底姓什么
屈原,名平,字原,是芈(m)姓屈氏。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记载:“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国国君姓芈,至少在春申君黄歇代楚自立之前,楚的国姓就是芈。屈是屈原的氏,当时姓与氏分开。如《始皇本纪》:“(嬴政)姓赵氏。”《孝武帝本纪》中就没有出现姓王氏的说法。
姓和氏的区别
屈原姓芈!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已经把这个看上去有点奇怪的姓给普及了。屈原是楚国公族,也就是说,他和楚国国君同姓,姓芈。
芈姓的起源很早。《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之后)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那么,为什么不称之为芈原或芈平呢?这是因为在先秦时代,姓、氏的用法和今天是不太一样的。
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说,图腾是姓的最早来源。母权制早期,世系从母系计,所以凡在一个氏族名下(即同一图腾)的全体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随着社会的演变与进步,氏族图腾逐步转化为族姓,而这姓正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氏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出,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那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不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对于先秦时代的贵族来说,这个讲究还是很严格的。屈本来是地名,据说在今湖北秭归一带。春秋时期楚武王封王子瑕于屈,其子孙遂以屈为氏。屈原就是王子瑕的后代,所以,只能称屈原或屈平,而不能称芈原或芈平。
故此,就有“屈原”一称。所以也就很明了,屈原与《大秦帝国之崛起》里的芈原是同一个人,屈原与嫁到秦国的芈八子,也就是后来的宣太后芈月,同属楚国贵族。
赛龙舟与粽子
传闻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划船捞救,终究不见踪迹。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后来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于是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后逐渐发展为吃粽子的习俗。
于是,屈原只好在江里呐喊:
老子这些年一个粽子都没吃过
你们凭什么说吃粽子是在纪念我!
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端午节吃粽子根本就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小福查了好多资料,除了所谓的“据民间传说”以外,并没有任何文献证明粽子和屈原又半毛钱关系,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在炊具出现前,也就是屈原存在以前,就有了粽子的雏形。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过有关角黍的故事:“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糭,芦叶裹米也。从米,声。作弄切。”“糭”就是“粽”的古体字
周处《风土记》称:“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以上这些古文看不懂并没有关系,你只需要知道,粽子早就有了,而且它还不是独生子女,它有兄弟俩,老大叫“角黍”,老二叫“竹筒粽子”。
只是到了现代,两兄弟走上了非常不一样的道路。
大哥“角黍”成了饮食界的扛把子,每年五六月份,大到大型连锁超市,小到农贸市场都有他的地盘。(没错,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粽子)
二弟“小竹筒”呢是决定全球低保户下线的男人,不是没有上进心的,他要从爱新觉罗.旺财手抢回自己最爱的女人,所以他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霸占了各大城市的重要输出口——“地铁口”。只为了有朝一日对他最爱的女人说:“女人!我允许你做我的女人!不经过我的允许,你不可以在别人面前吃竹筒粽子!”
小福是不太关心他们家族战争的!我关心的是,既然不是为了屈原,粽子到底是用来干啥的呢?实际上,它真正的作用是祭祀。
刚刚已经提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粽子,最早叫做“角黍”。角是牛角,祭器;黍可是北方的黄米或南方的糯米。
它在最初,是古时夏至节祭地的用物,后来,夏至的习俗被用到了端午,夏至、端午的习俗一样了,角黍也就成了端午节的食物。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取的是阴阳调和、驱邪避毒之意,是祭祀礼拜天地的物事,和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事情并没有关系。
《中国年节食俗》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将贮有稻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饲蛟龙,正是越人祭龙的古老活动,恰如我国北方周人的祭祖之俗。”
所以说,多方材料都证明,吃粽子根本不是为了纪念屈原,甚至说吃粽子和端午节都攀不上近亲。
不过呢,虽说粽子和你们的屈原哥哥没什么关系,但下面几个端午习俗,小福倒是认为也许和屈原有那么点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逢屈原哥哥‘sday人们都要在四肢系上五色线,胸前戴装了艾叶的小荷包、小扫帚,说是为了辟邪,我倒是觉得就是为了美。
你要说这是因为屈原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信服的,毕竟,屈原之爱美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端午还有这些民俗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期,而艾草和菖蒲具特殊芳香,药理作用明显,所以人们用它们来驱病、防蚊、辟邪。
艾草菖蒲以外,一些地区还用中草药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制成香料,并用五色丝线或碎布缝成香包。
香包佩在胸前,香气扑鼻,用以驱蚊杀菌,袪毒避邪,是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另有一些地区,习惯于在端午时节采集茶叶、草药,熬制凉茶等饮用,以调节身心、消暑养生。
最后的最后,小福要说的是!对于端午节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并不是屈原,甚至也不是粽子!对于一个节气而言,最有尊严的事情就是——放假!
你们知道吗!端午之后,下一个小长假就是三个多月以后的中秋了啊!这中间可是间隔了整整95天啊!还用我多说么,快去玩吧!
高咏楚词酬午日
碧艾香蒲处处忙
端午节
人有怀古之思,草木亦有幽情
小福提前祝各位
端午安康!
编辑:范范
来源:安徽共青团、凤凰新闻客户端
福视悦动(ID:FZTV)整合编辑
请备注以上完整信息来源
更多精彩内容这27个少年唱的福州歌《扒龙船》太好听啦!央视要在中华龙舟赛上向全国观众直播!!!
厉害了大福州!6月这16件大事,与你息息相关!快看
好好珍惜端午好天气!三日后今年最强暴雨严阵以待!and记住端午粽子千万不要这样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