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就在大西北的甘肃定西农村,说起老家的土炕,感觉格外亲切。因为它带给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回忆,它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在老家的农村家家户户睡的都是自己盘的土炕,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热土炕也就是冬天的主要采暖工具。俗话说“十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可见土炕在我们西北农村有着重要的位置。
十年前的农村,是比较贫穷的,都是自己打土坯(老家称作是基子)来盘土炕,这样也有好处泥坯不怕火烧,时间越长越结实。现在盘炕用的是砖块,盘炕也是一个技术活,炕里面都是预留下来的弯弯曲曲的烟道,记得老爸在盘炕的时候说过一句,“底下能卧狗,上面伸开手”,这样盘的炕就容易烧热。
农村的土炕除了睡觉还有招待客人的功能,那时候家具少土炕几乎占了整间屋子一半,来了客人都招待坐到炕上。冬天没有什么农活外面太冷,土炕时时烧着最舒服,老妈经常会叫来几个老姐妹一起盘坐在炕上一边纳鞋底,一边说着家长里短,父辈们坐在炕上谈天说地,孩子们爬在被窝里尽情玩耍,其乐融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老家不但架火炉烧暖气还有些在家里安上了电空调,但土炕永远还在。冬天烧土炕最实惠,农村有的是柴火,随便填上一点就能热半天。或许是睡惯了这种土炕,睡惯了这种带有泥土气息的热炕,比睡在那些柔软的梦思床上还舒服,心里还感觉踏实。土炕,冬暖夏凉,宽展展的大炕,方方正正的齐盘小炕,是人们睡觉歇息的好地方,炕上把油布一铺,干干净净的炕桌一放,若客人来了,“上炕上炕,快上炕”,恭请声里透着热呼。炕是一家之中心,人们串门走亲,炕上一坐,才叙长道短;若你刚从寒冷的远处进来,立刻会爬上炕,把手塞在屁股下取暖,或把脚伸出来押在别人屁股下,一会儿一股痒酥酥的暖意便通过肌肤,驱赶走哆哆嗦嗦的冷意。“家暖一条炕”,一家人围坐在炕上,或唠嗑或做营生,屁股底下热呼呼的,那种温暖是厚道的。夜里躺进热呼呼的被窝,那种舒服和说不出的愉悦,是睡床的人根本体会不到的。春种夏锄秋收,农人们风里来雨里去,晒太阳流汗水。中午吃罢饭,炕上一躺,伸展酸软的腰身,来一个香甜的美梦,下午又精精神神的下田干活。若遇上雨天,可躺在炕上看看电视,玩玩手机。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躺在土炕上,凉津津的,又是另一番情趣。
炕上打坐,是一种硬功夫,也是衡量一个人家教如何的最好验证。正规的坐法是盘腿压脚,这种坐功没有坐过炕的人是难以模仿的。当然这种坐姿也是一种折磨。一般来说只有大岁数的老人才有这种坐功。年轻人往往嫌腿麻脚疼,坐炕也就极为随便了。
老家的热土炕,诞生了无数代吃苦耐劳的人,也就是在这个土炕上,无数代人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永远闭目在土炕上。土炕,老家的热土炕,世世代代相随相伴的热土炕,它承载着无数代人的希望与梦想,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永远难解的情缘。
来源于头条号李渊福故乡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