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祈福到避祸一家之主灶王爷的职能怎么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www.xuexily.com/m/
1.其实,很多人都在稀里糊涂的过日子,有些事情没法较真。就拿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句话来说,想想就让人头疼。因为在人间,牛郎织女每年只有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才能见一次面,是一年一次,还把咱们的喜鹊累够呛。那么,如果人间一年是天上一天的话,牛郎织女在天上不是每天都能见面了吗?牛年来了,牛郎也挺幸福的,比现在的忙得连找对象的时间都没有的加班狗幸福多了。最关键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的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你们家的一家之主“灶王爷”都要去天上汇报工作。这样算来,在天上看,灶王爷不是每天都要去领导那里打小报告吗?!领导也忙,那么多的灶王爷每天都来汇报工作,老天爷不忙死也得烦死吧!一个比土地爷级别还低的基层的领导,你每天都去大领导那里去聒噪,你试试?所以,这才是灶王爷每年都在你家里下乡,两千多年都没有得到提拔重用的根本原因。向领导汇报工作需要讲究节奏和方式。2.灶王爷是人间最早的爷。这件事情可以在灶王爷是男还是女这个问题的讨论上看出来,因为是“一家之主”,涉及到权力的归属,所以,在汉代有过一次比较高层面的辩论,《太平御览》卷记载了汉代大儒们的辩论。许慎引经据典,说灶王爷是男性。郑玄从灶主饮食这一事实出发,认为,灶王爷是女的。当代学者王景琳则认为,灶神是有一个由女变男的过程,母系社会的时候,分配食物是由威望最高的妇女承担的,所以,这个时候的灶神是女性,而人类进入到了男权社会后,一切权力就转移到男性那里,所以,后来的灶神就是男性。现在一方面讲究男女平等,另一方面还讲究人性化,灶神爷即便是男性,从天庭派下来常驻在你家里,不带家属也不合适,于是,现在人们供奉的灶神爷都是两个,一男一女。所以,至少从母系社会开始,中国人就开始有了灶神保护,开始供奉祭拜灶神爷。3.最早的灶神爷不是现在的含义,有纪检监察的职能,而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的财神爷,这也是大江南北每家每户都供奉他的原因。《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里记载了灶神爷现身显灵给人家带来财富的故事。阴氏侯者凡四人。初,阴氏世奉管仲之祀,谓为「相君」。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识是一个人的名字,传说是管仲的后代。汉宣帝的时候,他的儿子阴方在腊八这天早晨起来烧火做饭,看见了灶王爷在锅台那儿坐着呢,于是,家里用黄羊给他上供,从此,阴家“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这样的故事写到史书里,自然对后世影响巨大,所以,人们都更加愿意祭灶神。其实,阴家暴富,肯定不是灶王爷给的。他家富裕的原因,一个是管仲的理财的基因,再一个是阴家始终是皇亲国戚,是朝廷重臣,这样的人家不暴富才不正常呢。可现在人们供奉灶神爷都是要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主要是求他去老天爷那里汇报工作时多说好话。一个财神爷怎么变成了纪检干部了呢?4.人民的儿子赵勇刚是老电影《平原作战》里的英雄形象,他在打击日寇的同时,还统战伪军。他对抓获的伪军何小顺说:告诉你们,抗日军民掌握着你们的“生死簿”,谁做件坏事,记个黑点,到时候算总账。谁要是改邪归正做好事,就记个红点,立功受奖。何小顺:我们要红点。这段儿绝对是从灶王爷这里借来的。灶王爷驻在你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工作组。他身边还有两个秘书,也是神仙,一个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就如同赵勇刚所说的红点儿、黑点儿。土改和文革的时候,判处坏人死刑时,经常出现“恶贯满盈”这个成语,可能就是从这里来的(其实不是,考试请按辞典解释),恶罐都装满了,流出来了,这得多恶呀。灶王爷要是认真起来,法治社会早就建成了。5.如同家里安装了监控,灶王爷工作组监视着你一家人的一举一动。而且还要去打小报告。成书于北宋的《太平御览》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这个“白”就是戏剧里的道白,就是上天打报告,把这一家人的一年里做的不好的事、说的不好的话,都要汇报给老天爷。人们平时教育孩子的“食不言、寝不语”,都是有道理的,你吃饭的时候说的话,都会被灶王爷记住。老天爷也不是吃素的,对于灶王爷汇报来的罪状直接处理。葛洪《抱朴子·微旨》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纪”是三百天,“算”是一百天。老天爷直接减少人的寿命。6.这还了得!因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想长命百岁,都不想因为灶神爷回去汇报缺点而遭到寿命上的损失。可怎么让灶王爷只汇报成绩不汇报失误呢?祭灶!多用好吃的、好喝的、好玩儿的供奉给他,打发高兴,才能“上天言好事”。南宋文学家范成大的《祭灶词》,写出了那个时期人们对灶王爷的恭恭敬敬、普通老百姓的惴惴不安。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兮!其实,这也是很多被监察审计的单位人的心态,求着人家好话多说,坏话可少说呀!可是,一家子过日子,猫猫狗狗的,哪能都那么做得到位呀,所以,求灶神爷多包涵。眼看着灶王爷要上天去了,吃完喝完还不放心,怎么办?中国人有的是办法,给灶王爷吃点糖瓜、黏饼,不但让他甜言蜜语,还尽可能的把嘴给粘住,不让说话。7.灶王爷不在家的日子,总觉得有些空落落的。因为计时方法不统一,也不知道去多少天。孙悟空经常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呀,要是腊月二十三回去,除夕晚上就回来,时间是不是有点儿短?来去匆匆,车马辛劳,所以,家里还得做好迎接灶神爷回家的工作。看大户人家《红楼梦》里的过年,除夕这天晚上: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皆打扮得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贾府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灶王爷新的一年工作开始了。(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yl/22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