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忆郭奉孝,谁人犹思令君香一日一香

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李商隐《韩翃舍人即事》

清秀通雅,王佐之才

荀彧(yu,音同玉),字文若,东汉末年曹操之谋士。官至尚书,守尚书令,居中持重十数年,被人敬称“荀令君”。

三国中的英雄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或棋或画,或诗或酒。而荀彧好熏香,久而久之便身带香气。《太平御懒》有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意思就是,荀彧到别人家做客,离去后,座位上的香味三日不散。

(游戏三国杀中的荀彧)

之后,“留香荀令”与“掷果潘郎”一样,成为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那么,这位从名到字、再到喜好和传说,都让人浮想联翩的男子,属于他的香会是什么模样呢?

三制“荀令十里香”

《香乘》中记载了“荀令十里香”的香方:

丁香半两强,檀香一两,甘松一两,零陵香一两,生龙脑少许,茴香五分略炒。

右为末,薄纸贴,纱囊盛佩之。

其茴香生则不香,过炒则焦气,多则药气,太少则不类花香,逐旋斟酌,添使旖旎。

我们按照香方,先调制了两份的不同比例的“荀令十里香”。

为了更明显地区别两份不同的“荀令十里香”,我们在盘香的时候也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左边这盘凌乱中略带一丝不羁的是第一次调的,右边这盘严谨中略带一丝呆萌的是第二次调的。

第一次调制的“荀令十里香”,气味强烈,中药和梅子香贯穿整个过程。龙脑的清凉感在茴香、零陵香和甘松的作用下,嗅觉冲击力极强。虽然有丁香的甜,但久闻生腻,不知情的小伙伴闻到了还以为我们调了款卤水香。

第二次调制的“荀令十里香”,我们减少了零陵香、甘松的比例,加重了丁香,并直接去掉了茴香。在香点燃后,丁香的甜更为突出,中药味和龙脑的凉相对减弱。在达到久闻不腻的同时,比第一版清淡了不少,但我们闻起来仍旧觉得气味偏重。

其实在这两版香还是粉末状和丸状的时候,生龙脑的清凉下,是带有东方气质的木质香味和茴香丁香的些许辛香。

如果排除掉脑海里茴香、丁香的“九制话梅味”和“炖煮卤肉香”,整丸“荀令十里香”深邃干净的味道宛如置身高天之云下的花香田野,虽艳阳高照,但也有徐徐凉风从腋下掠过的清新爽快。

当然,这些感受仅限于这款香在粉末状和丸状、未被点燃的时候。

且以“纱囊盛佩之”,可能真的是最适合原方的使用方式了。

为了达到燃起来也好闻的目的,第三版“荀令十里香”中,去掉了最让我们难以接受的甘松、茴香和零陵香,适当增加丁香的比例。

在香点燃后,龙脑的清凉隐约在丁香的清甜中浮现,中药香也浅了不少。这个版本的香相较于最初的两个版本,是最符合大众香气审美的。

其实我们联系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和荀令君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难评判“荀令十里香”最初带来的“重口味”。

毕竟古人之于香料的审美与我们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博山近,令君远

“天下之定,彧之功也”曹操的四个字足以概括荀令君的智慧,可我只想说说令君的死。

这个男子“看破世事,洞察人心”,他的绝世谋略贯穿曹操一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决定,可是香炉中烟云如斯,香草美人却已不复。

世事无常,谁又能守得初心依旧?信誓旦旦,终了还是亦已焉哉!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事联盟》中王劲松扮演的荀彧

陈寿用“以忧薨”三个字结束了荀令君的一生。

在裴松之的注里,添加了一段源自《魏氏春秋》的记载,这也是前段时间《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的演绎:

空空的食盒,“君幸食”三个字,荀令君一句“今终无汉禄可食”。

镜头缓缓拉远,博山炉里的云烟渐渐淹没屏幕,里面全是让我无法喘息的绝望和悲伤。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事联盟》中王劲松扮演的荀彧

杀伐乱世之中,再难寻这“荀令十里香”了。

电视剧中虽带着演绎的味道,但我每次见博山炉中云烟升腾,依稀明灭间还是荀令君的影子。

撰文:司空墨

摄影:陈彦宇

专业支持:大鹏

往期好文推荐

重庆九龙沉香博物馆“掌上社区”上线

西汉博山炉研究(1):峰峦聚散,过化存神

博山是什么山——博山炉名称来源的再讨论

边学习边交作业:琉璃博山炉使用笔记

老司机的“初雪”指南——解锁盘香的使用姿势

花开双叶,各生莲华——话说沉香念珠

杖藜行歌流云散,觅得水影写阳春——关于沉香精油皂的故事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yx/10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