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端午节就到啦,三天的小长假,开心吧!激动吧!
不少朋友在互祝“端午节快乐”了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错了!
各位亲,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泪罗水。
(一)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二)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三)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句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
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要扫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细想极恐!!!
这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端午节跟清明节是一样的吗?你能到处说“清明节快乐”吗???
各位伙伴们,是不是涨知识了?如果再有人敢跟你说“端午节快乐”,直接把这条 中医说,雄黄性温、味辛,能除湿、杀虫、解毒,临床上外用可治蛇虫咬伤、神经性皮炎等。但雄黄的主要成分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在家中自制雄黄酒内服,避免掌握不好用量反会危及健康。与其喝雄黄酒来解毒,还不如将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戴香包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的民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在端午时节,随身携带一个香囊,就好像是带着一个作用非凡的“空气净化器”。
好的香囊应该是真丝材料上绣花,香包内所用原料有川贝子、大黄、血蝎、乳香、末药、冰片、麝香、丁香、肉桂、甘松、藿香、芸香、檀香、樟脑等,并以蜂蜜、白芨、米粉为黏合剂,朱砂为色素。
艾叶菖蒲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端午这天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有的用艾叶、菖蒲烧水洗澡,并喷洒在房前屋后。
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常用来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五月艾的药效最佳。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含有的桉油精,具有很强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插艾草、菖蒲来消毒,可谓事半功倍。于是,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则辟邪和讲卫生两方面都做到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