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
被一朋友练车时发的图片逗笑了。
图片同行阿德古提供,特此感谢!
脑洞大开的网友把夏天的热浪比作毒,晒到太阳的地方称为毒区,而阴凉的地方则是安全区。医院提醒您:立夏过后,天气渐热,太阳当空照,长时间在“毒区”逗留或活动,不会中毒,却易“中暑”。
中暑,一种在高温或炎热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急性疾病,按照症状轻重不同分成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和轻症中暑,体温正常或在37.5℃-38.5℃之间,以骤热汗出、口干、疲乏为主要表现,通过正确的措施和治疗,短时间内机体可恢复正常。
而重症中暑,体温大多在40℃左右,除了有以上表现外还可能有剧烈头痛或腹痛、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具体分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医院抢救治疗。
一、八种人群易中暑
1.老年人: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容易中暑。
2.孕产妇: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也容易中暑。
3.婴幼儿: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容易中暑。
4.心血管病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患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7.营养不良的人
8.服用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抗胆碱药(如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安眠药(如安定等)的人
无论是什么程度的中暑,
急救措施很重要。
二、四招解救中暑
1转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干爽的环境。姿势平躺,头垫高,解开衣服,以利病人呼吸和快速散热。
2降温用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冷毛巾降温,但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强降温措施。
3补液少量多次补给清凉饮料,淡盐水等。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送医对于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采取上述措施的同医院进一步治疗。
三、常用防暑药1.十滴水(主要成分: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等)。
适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
使用注意事项:孕妇忌用,驾驶员、髙空作业者慎用。
2.仁丹(主要成分:陈皮、檀香、砂仁、豆蔻(去果皮)、甘草、木香、丁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等)。
适用于中暑恶心呕吐、胸中烦闷、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
使用注意事项:孕妇应避免服用,婴幼儿及儿童不宜服用;
长时间服用有肝肾损害,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六一散(主要成分:滑石粉、甘草)。
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调服或包煎服;外用可治痱子。
使用注意事项:孕妇及小便清长者慎用。
4.避瘟散(主要成分:檀香、零陵香、白芷、香排草、姜黄、玫瑰花、甘松、丁香、木香、人工麝香、冰片、朱砂、薄荷脑等)。
用于夏季暑邪引起的头目眩晕、头痛鼻塞、恶心、呕吐、晕车晕船,口服或外用吸入鼻孔。
使用注意事项:孕妇应避免服用
5.风油精(主要成分: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丁香酚等)/清凉油(主要成分: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等)。
外搽太阳穴或患处可防治中暑头痛、头昏、伤风感冒、关节疼痛,并可治疗蚊虫叮咬。
使用注意事项:孕妇不宜选用。
小贴士避开用药误区—中暑用藿香正气类药物?
中暑通常是因为暑热内侵,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防治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藿香正气类药物属于温燥型的制剂,用于预防中暑,实犯了中医“虚虚之戒”起不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中国药典》中对藿香正气类药物的主治描述: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夏天天气变化无常,时晴时雨,当室外酷热室内空调温度过低时,人在这种温差大的环境下急剧转换,乍热乍寒;亦或人们为了解热,贪凉猛吃生冷食物,猛吹风扇空调,易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引起夏季暑湿感冒、胃肠炎等疾病,出现头痛、发热无汗、胸闷恶心、头晕乏力、昏昏沉沉、食欲不振、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此时服用藿香正气类的药物比较合适。
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
四、自制消暑饮品
01
绿豆乌梅汤:
将绿豆克用清水洗净后加水煮,待熟后加入乌梅25克、冰糖适量,再煮10分钟即可。
02
荷叶凉茶:
将鲜荷叶半张撕成小半,与滑石、白术各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钟,加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需注意,伤暑、中暑为短期的急性病,若自行服药后症状没有改善,应立即就医。
参考文献:
[1]李衍.炎炎夏日,我们一起防中暑[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7:12-17.
[2]杨春霞.“藿香正气”的是是非非[J].家庭医药,,7:36-39.
[3]贾浩.中暑[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5:12-13.
[4]伦文辉.能治疗中暑的8种常见中成药[J].人人健康,,15:70.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注: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
郑智敏
审稿
卢兰芳
首发
岭南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