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药白茅根

白茅根《神农本草经》

ImperataeRhizoma

来源及名称释义

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

“叶如矛,故谓之茅”(《本草纲目》),主要根据药用部位、颜色及形状而得名

功效及辅助记忆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芦根:清热生津、利尿+除烦止呕)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主治病证

血热衄血、咳血、吐血及尿血

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血淋,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

图片

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有的可见稍隆起的节

切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或中空,易与皮部剥离,气微,味微甜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用法与注意

内服:煎汤,9~30g,鲜品30~60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鲜品捣敷,止血宜炒炭

本品性凉,故脾虚便溏或泄泻者慎服

相关论述

“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致伤冲和之气,乌足知此哉?”(《本草纲目》)

“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本草求原》)

“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黏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淤,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哕逆呕吐,肺热气逆喘满。”(《本草正义》)

▼往期精彩回顾▼熬中药的正确“姿势”,您做对了吗

读完此文,人人都会合理服用中药

佛手、乌药、荔枝核、甘松、柿蒂、香橼、玫瑰花、枳壳、枳实、鸡内金、神曲、麦芽、稻芽、山楂、莱菔子、槟榔、大蓟、地榆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









































白癜风初期怎么用药
沈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yx/13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