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形容美女的牙齿“齿如瓠犀”,即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称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掌握了一些护齿方法。在《礼记》中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可见在清晨漱口是当时的一种洁牙方法。古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醋、盐水、茶水等。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作用,而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西晋时出现了“牙签”的记载。晋代陆云在致其兄的书信里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之语,其制法虽不详,但可看出牙签在当时尚属稀罕之物。
盐
早在春秋时代,当权者已经懂得利用盐来谋取暴利,它不仅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有时也一些另类的功效。《红楼梦》中曾记载贾宝玉每天清晨就有用盐擦牙的习惯。食盐不但能稳固牙齿,还具有保健作用,两全其美,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茶
饮茶自古是养生的一种方法,据术中记载,苏轼自创造了一套浓茶固齿法,把普通的茶泡得浓浓的,在饭后用来漱口,既去了腻味,又不伤脾胃。残留在齿缝里的肉屑便会“不觉脱去”,不需要再剔牙,而“齿性便若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己。”明代开封人宴请宾客,饭前必有茶,饭后常有汤。其实茶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饮料,还可以调解肠道,起到清新口气的作用。这种护齿方法得到现代中医的认可,认为用茶漱口有其道理:因吃饭时要分泌大量带酸性的唾液。茶中含咖啡碱和茶碱,带碱性,饭后用茶水漱口,使酸碱中和,能令口腔清洁,残留口中的酸碱麻辣诸味一扫而光,味觉神经疲劳得以恢复。树枝
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当然,洁牙的"齿木"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如:槐枝、桃枝、葛藤等。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也有青盐用布或者手指,在不然上面提到的古代牙刷,用这些蘸了,擦牙齿,然后用清水漱口。香料
据记载,橘子、橙子、香芹、花椒、茴香等都能起到口气清新的作用。嘉庆年间的男人,身上常拴一荷包,荷包里装满胡椒籽儿,会客之前,手先伸进荷包里,捏出一粒胡椒来,撂嘴里嗑。见人说话,一嘴的胡椒味儿,把口臭盖过去了。虽为笑闻,方法倒可以一试。
茯苓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含香圆
北宋时期,《圣济总录》中都有口香剂与口香糖丸的秘方。如“含香圆”,是采用鸡舌香、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当归、桂心、木香、川弓、香附子、肉豆蔻、槟榔、白芷、青桂香、丁香、麝香共15味药研为细末,加蜜炼制成如同榛子大小的糖圆,使用方法是“常含一糖圆,咽津”,具有抗菌杀虫,生津润燥,止血消肿的作用。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人们清洁牙齿的方法,科技发展一直在改变人们着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用的牙刷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科技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个精益求精,不断推出新理念的过程。
健康、安全、好用就是现代高品质日用品的主流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未来十年绝对是越高品质日用品集中涌现的黄金时期。
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