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丨焚香自得,不负韶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进入仲春,正是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好时节。

惊蛰之季,天气变化大,气温忽冷忽热,降雨量增加,空气中湿度亦会较高,对于香事来说也是一个好时节。坐雨闭窗,点一篆香,闻香听雨,忙里偷闲,别有一番风趣。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温暖的开始,使用的香品,以清甜淡雅为主调。沉香中无论是越南沉香的清甜,菩萨沉香的蜜甜,或是星洲沉香的果甜,还是《陈氏香谱》中的“定州公库印香”,都会带给人们喜悦和暖暖的幸福感。

“定州公库印香”的古方合香,试焚香气略燥且微苦涩,草香气过重,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故调试为:

海南桟香30克,番降真香12克(切小片以豆浆煮出油),印度白檀香10克,广西零陵香10克,广藿香叶7克,四川藏区条把正甘松根5克,广西茅香5克,青海锦文大黄5克。诸香研磨为细粉状,搅拌均匀,置净瓶中半月,方用。

方中,桟香通常指含油脂成分较少不沉水的普通壳子沉香,其他诸香常用,唯有大黄用得较少。大黄味苦,性寒,气清香,有清湿热、泻火等功效;甘松有理气、开郁、醒脾的功效。

入印香试焚,香韵清幽古朴而富于变化,香云初起茅香甘松清而甘朴,零陵藿香宽潤朴拙,沉香檀香大黄清寂恬淡,给人舒适清雅的感觉。

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

火尽转分明,青苔碑上字。

印香最迟在唐代已经是较为流行的焚香方式,是古人智慧和涵养的细腻表现,将时空的变化,与对天神的敬畏,以及内心意念的加持,浓缩在方寸之篆,感格于沉香气韵的飘渺中。

制作流程

1、铺灰。铺底香灰“压”是关键。压香灰在于平整,却不可压得太实,最好再压好的香灰上再铺上一层使用过的香灰,再用香压轻轻地压一遍,不要太实平整为好,以便香粉在燃烧中有氧气及时供给。

2、打篆。将香篆模轻轻的平放在铺好的炉灰上,用香匙将香粉填在模子上。中间轻轻晃动一下模子,然后填满,轻轻向上提起模子。要尽量避免印出来的香篆散掉。

提起香篆那一刻,所有的心愫都放下了,眼前印香一炉,或祥云,或莲花,或字形,萤火一点如豆,忽明忽暗地迎合香者潜藏的心绪起落。

3、燃篆。在图形或字样的一端点燃香篆,使其以此燃尽。

万物复苏的春天,趁着花开,与志同道合的人,于庭院轩窗之下,焚香自得,不负韶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yx/16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