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腊月冬末初春,新旧交替,说不尽的

今天腊月初六,冬末初春,新旧交替,说不尽的诗意,道不尽的年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年终岁末,收尾的腊月如期而至,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

一进腊月,“年”倒计时的脚步越来越快,年味也越来越浓。

岁暮天寒,看古人笔下的腊月有多美,一起来品味吧!

1

腊月

宋.陆游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

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

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

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今年冬天,很少出现霜雪天气;腊月时节,不喜欢穿厚厚的毛皮衣。

春意渐渐萌动,园林里到处兴意盎然;心中顿觉宽慰,不需担心百姓薪炭之忧。

山坡深处,泉水脉脉,潺潺流动;村市近处,柳树枝条,婀娜多姿。

家中的春饼,我不需要担忧;新鲜的蔬菜,每天都可以吃到。

这是陆游的一首乡村腊月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乡村腊月图,处处彰显了春意萌动与阵阵暖意。

2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月的微风里已经微微有了些许春意,因时而动拄着拐杖散步路过邻家。

看到邻家的柴门里面炊烟袅袅,野外水边耕牛的脚印重重叠叠。

体弱多病需要的只有药物,没有徭役征召所以赋闲在家。

今天邻居送了我腊八粥,越发觉出江边小村春的气息。

这首诗记录了诗人于腊八节出游西村时的所遇所感,既描写了气候风物宜人,也表明了诗人生活的闲适。邻里相互馈送食品,万物初露生机,这些都让诗人体味到了生活的乐趣。

3

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人传说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要向天庭报告人间事。

那一天,灶王爷乘着云车和风马,腾云驾雾在人间行走一圈,家家户户摆上美食和美酒来祭祀,向上天祈福。

老百姓献上烂熟的猪头肉和两条鱼,另有甜美的豆沙团子和粉糕。

家中男子斟酒祭拜,家中女子临时回避,烧纸钱、洒上酒让灶王爷开心愉快。

丫鬟之间的争吵您不要听,猫狗的打斗您也别管。

您酒足饭饱登上天门,家长里短的事不过问,向上天讨来大吉大利,回来一起分享。

这首诗写出了祭灶的日期、祭品和风俗,反映出宋人对于祭灶已有一套规范,可谓研究古代民俗的一手资料。

4

腊月书事

宋·张耒

荆棘连昌路,珠玑久化尘。

青山飞白鸟,野水渡行人。

寂寂繁华尽,悠悠草木春。

人间有兴废,何事独伤神。

昔日繁华的连昌宫,如今也荆棘满路;光彩夺目的珍珠翡翠,现在也早已化为粉尘。

在青山之上,白鸟自由地飞翔;在野水之滨,行人正忙着渡河。

繁华落尽,一切又复归于沉寂;草木又春,岁月悠悠又变了模样。

人世间自有兴衰成败,自然也有季节更迭,自古如此,又何必因为身外事而黯然神伤呢?

这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腊月感怀诗,是张耒晚年居住陈州时所写。诗人在腊月途经连昌宫,看到残垣断壁,岁月沧桑,不禁生发感慨。

5

岁暮怀崔峒耿湋

唐·司空曙

腊月江天见春色,白花青柳疑寒食。

洛阳旧社各东西,楚国游人不相识。

腊月里江边的天空已经显现出春天的气息,白色的花和青色的柳叶让我恍惚以为是在寒食节。

回忆起洛阳的旧社,其中东西两边都有朋友,但在楚国却遇不到熟悉的游人。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岁末的凄凉感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zy/22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