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邻花式烹饪百味粽子

花式烹饪、百味粽子

(金乡邻通讯员虞丽婧)炎炎夏日里,我们又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在江南地区,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同时也是广为人知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特别是粽子,灰汤粽、大肉粽、赤豆粽、蜜枣粽……各种口味的粽子琳琅满目,但是种类再多也不外乎咸甜两种口味。今天,沧浪街道吉庆社区的活动室内,开展了“酸甜咸辣、粽情百味”专题活动,让居民朋友们品尝到了酸甜咸辣各种口味的粽子。

家住吉庆街88号小区的殷玲玲是一位创意美食达人,平时在家就爱跟女儿一起捣鼓一些创意菜。今年,她将自己和女儿烹饪的花式“百味粽”带来社区同大家一起分享。

“蜂蜜果酱棕”,将碱水粽切成片在油锅里剪得两面金黄,涂上蜂蜜或者果酱,外焦里嫩入口香甜;“拔丝蜜饯粽”,将豆沙粽切成滚刀块,锅中倒油,油热到六七分时放入豆沙粽块,炸至变色后捞出控油。最后平底锅倒入白砂糖和开水,小火慢慢熬糖色,搅拌至糖融化变色后放入炸粽块,炒匀后再加入葡萄干、红绿丝等略微翻炒,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拔丝蜜饯粽就完成了。

“鱼香肉丝盖浇粽”,将白粽切成片平铺在盘子里,再淋上刚出锅的鱼香肉丝,这样的粽子放在老远就能闻到香味,鱼香肉丝酸甜微辣,粽子软糯而微脆,开胃可口,殷阿姨的老公一次能吃上两大盘子;“红烧肉粽”,粽子切成小块,在锅里煎至松脆,红烧肉烧好快出锅时,将粽子放入锅中一起翻炒,直至粽子裹上肉的汤汁,一口一个,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还有殷阿姨女儿最爱的“香辣粽子”,辣椒、大蒜、花椒在锅中炒香,倒入香油出锅直接淋在粽子上,香辣麻香,真是停不下嘴来。大家品尝了殷阿姨带来的粽子,各个都赞不绝口。

活动的最后,社区工作者还请居民们品尝了北京特有的节令的端午节食品——五毒饼。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只不过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罢了。分别为杏蓉、枣泥、绿豆蓉、台湾卤肉、黑麻香蓉五种馅。

如果说插艾草、菖蒲,耳鼻涂雄黄酒是为了“避毒虫”,那么吃五毒饼则是把“五毒”吃掉,使它们不能毒人,老北京们食用“五毒饼”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阿姨端午善举送出几百只爱心小脚粽

(金乡邻通讯员王明翠)五月端阳节,家家粽子香,临近端午,家住养蚕里新村的李新科阿姨家里,每天都会飘出浓浓的香甜粽香,闻着这粽香便知道,李阿姨又开始为今年的端午节忙活了,连日来她已经包了一百多斤的糯米,送出去几百只爱心粽。

每年的端午节前半个月李阿姨就开始准备材料了,买米买线挑粽叶,然后用心包好每一只小脚粽,或许是包含着李阿姨的爱心,小脚粽个个玲珑精致,看一眼便能想象到它的美味。李阿姨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买上一百多斤的米,包上几百只拿手的小脚粽,送给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让她们都能过个温暖的节日。

李阿姨今年64岁了,她不骑电瓶车,一百多斤的米一次拿不动,便分几次用小推车在附近超市买了拖回家,每天包上十几斤米,用上家里的三只电饭煲,每天要煮到深夜。为了将最新鲜的粽子送出去,第二天一大早便又推着小推车,装上头一天煮好的粽子出门了。

当拿到爱心粽的人们夸赞着粽子的美味,感谢她的善举时,李阿姨总是笑呵呵的说着:“没啥,一点心意”。李阿姨说这个小脚粽是母亲教会她的,小时候每逢端午母亲都会给家人包小脚粽,边看边学就会了,如今她每年端午包粽子的时候都会想起母亲。

对于她来说包粽子已经不但是为过节,更是寄托了对母亲的思念,她把这种亲情包进了每一只小脚粽里。这个善举李阿姨已经坚持了很多年,她说已经成了习惯,只要身体允许,她会坚持下去。

粽香端午送温情

(金乡邻通讯员王显玫)6月13日上午,暖风阵阵,艾草飘香,姑苏区沧浪街道万年社区的社工们开展了爱心包粽子活动。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可是现在会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要吃粽子大家都是去买现成的,很少亲自动手包的,为了传承包粽子的手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万年社区广泛发动居民积极报名参加活动。

一、节日氛围浓:社区党员亲手包粽子

上午九点活动开始,尽管天气炎热,参加包粽子的居民却热情高涨,社工们虚心向阿姨们请教包粽子的技巧,阿姨们介绍到小一点的是芦苇叶子,可以用来包赤豆粽,大一些的是竹叶子,多用来包肉粽。有的阿姨负责修剪粽叶的粗梗,有的调配包肉粽的糯米,有的用粽叶包出小脚粽、枕头粽等,一盆盆酱好的五花肉、调配好的赤豆糯米,欢乐忙碌的阿姨们,气氛欢快、祥和,不多一会儿,一只只粽子包出来了,粽香四溢。

二、节日情意浓:献礼关爱残疾和孤老

社区第一书记顾筑家和社工们带着包好的粽子向辖区的孤老以及工疗站残疾人员送上粽子、咸鸭蛋等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端午浓郁的节日氛围和社区的关心。看到这么多青年人来看望,老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热情地和大家拉起了家常,社工们通过聊天,了解到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情况,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并和老人一起聊端午节的闲闻趣事,畅谈端午习俗,现场气氛活跃,充满了欢声笑语。

独居老人,90岁的刘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她对社区工作人员说:“还是咱们社区好,逢年过节的都想到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送来咸鸭蛋和粽子,还亲自帮我们挂上可以辟邪驱蚊艾草菖蒲,实在是太感动了。”老人们对志愿者们的到来感到非常开心,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关心,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节日的温馨与快乐,不再孤单。”

三、节日意味浓:党建为民清风拂万年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和老人们合影留念,并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佳节快乐!让大家一起分享节日的欢乐,共迎端午佳节。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和关怀。社区党委将结合“清风万年”党建为民项目和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部署中秋、国庆等节日主题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关爱社区弱势群体,把党建为民品牌做实、做优、做强。

迎端午关爱独居老人

(金乡邻通讯员王蕾)为了迎接传统佳节端午节的到来,金狮社区开展温情端午,关爱社区独居老人活动,“先锋铃声”行动支部、辖区党建“合伙人”——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车辆中心架大修车间党支部、社区居民代表等将香囊和粽子送到辖区高龄独居和孤寡老人家中。

苏州端午节的传统民间习俗,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而苏州端午节最富有节日气氛的就是吃粽子和佩戴香囊。端午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可以装饰点缀节日气氛,同时也有实用的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是一种科学预防瘟疫的方法。

“谢谢你们啊,每年都送粽子和香包给我”,孤寡老人王老伯接过社区工作人员送的粽子和香囊感激的说道。社区党委书记、“第一书记”上门开展慰问活动,亲切询问孤老的生活、身体状况,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问候,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感受社区党委对他们的关怀,度过一个欢快的端午佳节。

西美社区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

(金乡邻通讯员杨芳琪)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自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6月13日上午9点,西美社区举办了端午四大名俗讲座暨丝线中草药香囊制作技艺传承活动。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旧习俗,通过本次活动使党员居民们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风俗,普及端午知识,加深党员居民对于端午以及其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给端午增光添彩。

一大早仓米巷里香气阵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这本是很寻常的事情,但是路过的人仔细辨别后发现,这些香气不只是粽子的味道,还有很多辨别不出的清香。于是很多人走进社区,来寻找香味的来源。这使得本来只有30多人报名参与的活动,人数急剧增长到50多人。由于社区对本次活动准备充足,并没有影响到活动的顺利进行。

社区提前准备好了50斤糯米,10斤粽叶,还有鲜肉、红枣、赤豆等包粽子的材料,居民寿素梅阿姨和吕增红阿姨以及另外几位居民骨干早上八点钟就带着锅碗瓢盆来到社区开始包粽子了,不会包粽子的几位社工在旁边给阿姨们打下手。吕增红阿姨对大家说,以前过端午节都是自己包粽子,如今的年轻人都是买粽子吃,其实她希望年轻人也跟着老年人学学。

端午节不但名字,来历众说纷纭,就连全国各地过节的方式都各有不同。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西美社区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都会组织居民来社区参加活动。包粽子是每年都有的,同时会开展历史知识学习,民俗活动等等。今年邀请苏州市姑苏区指尖秀非遗文化园为广大居民苏州的历史文化、端午四大民俗以及属于苏州特有的端午习俗。之后为居民讲解中草药的知识,例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药最常用于端午香囊的制作。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佩戴这种香囊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中草药制作的香囊与香浓饱满的粽子使西美社区更加温馨。随着时间的过去,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端午节动手做个贴身小药箱吧

(金乡邻通讯员李思迪)再过几天就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了,在苏州,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以外,端午期间还有“挂香包”的习俗。6月12日下午,指尖秀非遗文化园的熊国好老师来到盘门片区沧浪街道养一社区,教居民们亲手制作端午香包。

民间认为,挂香包可以起到驱邪避瘟的效果。熊老师介绍说,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炎热蚊虫多、病菌多,人也比较容易烦躁、气血运行不顺从而导致生病。而香包是用各种中草药制作而成,能散发出多种天然的香气,可以有提神醒脑,抗菌抗病毒等多种功效。

熊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块刺绣的长方形绸布,一根粗丝线和几颗珠子。大家跟着他把绸布对折、三条边缝合,在未缝合的那一边打上十个孔,用装饰上珠子的粗丝线逐一穿过孔做成一个可以自由打开的活口布袋子,然后再把准备好的中草药装到布袋子里,拉紧袋口的粗丝线,一个中草药香包就完成了。

传统的香包常用配方为苍术、川穹、香白芷、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在香包里放上不同的中草药,会有不同的药用效果。想要驱除蚊虫,可以放上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预防流感,则采用如下十五种芳香药材:丁香公、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沉香、艾叶、佩兰、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等;用藿香、艾叶、肉桂、山奈四种药材混合磨碎装在香包里随身携带,不光可以预防手足口病,还可以清热解毒有利身体。

居民们做好的香包五颜六色甚是好看,李阿姨把自己亲手做的香包挂在胸前开心地说,没想到小小的香包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药用效果,带着香包就像带了一个贴身的小药箱!

家园“啄木鸟”专注“牛皮癣”清理——“绿管家”在行动

(金乡邻通讯员:吴现玲)近期,姑苏区平江新城(苏锦街道)新天地家园南社区针对辖区内乱涂乱贴现象突出的问题,组织“绿管家”志愿者开展小广告专项清理活动。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下,“绿管家”志愿者分成六组,每组对应负责几幢单元楼,实行网格化包干责任制,对各自的区域进行分片负责,进行清理。分工后,大家拿起工具,立刻行动起来了,每一位志愿者都非常认真地清理单元楼大门上的各式小广告。

社区党总支书记朱立新也亲自加入“啄木鸟”行动中,有的小广告时间长了不好清理,他就耐心地指导志愿者怎么处理这样的情况,大家在他的带领下,一起努力地清理了每一个单元楼门上及墙上的小广告。

在大家的努力下,“牛皮癣”被清理干净了。路过的居民都很开心,纷纷竖起大拇指:“社区工作做得真到位,你们辛苦了!”

本次活动主要对小区公共区域的小广告进行定点清理,通过“啄木鸟”行动让更多居民自觉参与和抵制乱涂乱贴等不文明行为,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政协委员下基层,为居民大院修树解困

(金乡邻通讯员:李亚莉)“谢谢政协委员们的努力,我家里终于亮堂起来了,以后总算可以晒被子了。政协委员下基层,是当真为我们居民老百姓办实事了。”道前社区瓣莲巷39号居民章师傅特意来社区表达感想之情。近日,沧浪街道政协委员们走进道前社区,了解民情,尽力为居民们排忧解困,受到了居民们点赞。

道前社区西支家巷6号院子里有一颗大树,因长的太高太密,影响了瓣莲巷39号居民章师傅家的采光,章师傅多次来社区反应情况,要求修剪。经过社区多次与绿化队交涉,绿化队答应帮助修剪,但是因为大树下面是居民大院,大院里有很多生活设施和生活用品,修剪下来的大量树枝树干可能会破坏到居民家里的设施、花盆等物品,导致一直没有修剪。

本次政协在下基层的过程中,了解到该情况,他们主动帮助社区、街道协调,最终解决了关于修剪树木过程中如有破坏的赔偿问题,西支家巷6号的大树终于得到修剪,章师傅的问题得到解决。

政协委员们表示今后他们会经常走进社区,并探索建立委员进社区的长效机制,把服务便民作为委员进社区、政协亲民活动的着力点,体现为民办事的亲民性。

让党员便民服务日更有温度

(金乡邻通讯员范韫珏))6月13日上午,新沧社区的人大代表们将接待日放在了社区每月一次的党员便民服务日上。

本次人大代表接待日设在劳动公园的便民服务活动现场,对整个辖区的选民开放也是新沧社区一次全新的尝试。在今天的接访活动中,居民们提出了很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主要涉及民生热点的老小区改造、医改、环境保护、禁燃禁放等10余个具体问题。

国家电网人大代表周发兴通过参与便民服务日,将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用电政策宣传摊位设在了活动现场。在活动中,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劳动路92号疏导点(菜场)关停问题,居住在新沧花园的周渭海询问劳动路92号菜场关停后具体房屋的用处,选区蔡芊代表进行了详细说明。针对群众迫切希望知道的城中村拆迁时间问题,蔡芊代表表示一定会及时转达居民意见。

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拉近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距离,使得代表更加直观的了解基层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社区便民服务的内涵,让便民服务更有温度。

联动执法查封无照无证店

(金乡邻通讯员宁古月)6月12日上午11点,西大街社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大排查过程中,发现新桥巷11号一家店外玻璃上贴有”免费理疗/免费量血压适用范围:白内障、青光眼、眼湿、头疼等”。

社区工作人员进门检查发现,经营者提供的是却是“陕西某某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他把这一检查情况发到盘门片区综合执法工作群。执法人员立即将该店地址和出示的照片汇报给分局领导。分局负责人立即联系西大街社区,下午统一行动。

当执法人员下午在该店检查时,经营者未能出示工商营业执照,并且表示并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店外玻璃门上贴的免费理疗等等,已经涉嫌虚假宣传。执法人员立即将该店查封,并暂扣部分物品,开出询问调查通知书来执法大队进一步做调查。

此次从社区联勤工作站发现线索到综合执法大队统一采取行动,不到两小时。盘门片区综合执法大队通过社区联勤工作站、综合执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zz/16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