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常德津市牛肉粉的故事

美食|常德津市牛肉粉

图:常德津市牛肉炖粉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要问常德人什么能够代表这一点,大概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米粉”两个字。

无论是湖南本地人,还是来自外省的游客,只要来到常德,都会吃上一碗当地特色的米粉,而一碗常德津市米粉,也会瞬间勾起许多常德人对于家乡的记忆。

探寻|常德津市牛肉粉的起源

常德,“黔川咽喉,云贵门户”的特殊地带,洞庭鱼米之乡,食材丰富,口味融合,许多外来的美食门派在这里落地生根并发扬光大。津市牛肉粉、钵子菜、酱板鸭、石门肥肠等等,所有的一切,汇聚成了今天独具一格的常德味道。

作为湖南最正宗牛肉米粉的发源地,和山东的“煎饼卷大葱”,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津市牛肉粉“如今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常德美食名片。

图:上个世纪的津市渡口

津市,历史上汇聚了十三省的移民,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包容的城市,以丰富多彩的特色小吃闻名于世,“津市牛肉粉”是其众多有口皆碑的小吃中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标志品牌。

津市,是孟姜女的家乡、车胤“囊萤夜读”的故里,地处湖南常德北部,古为荆楚之地,东濒洞庭,西连武陵,长江在此入湖,九澧在此汇流,南临沅江,西有“七省孔道”,又称“南北皇华驿道”,由于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过往舟筏商旅傍津设市,“津市”由此得名,亦称之为“湘北明珠”、“九澧门户”。

“津市牛肉粉”历史悠久,闻名三湘,其诞生可追溯到清朝雍正皇帝年间。当时朝廷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原籍北直顺天府通州回民杨源,受封武略将军,采食澧田,在常德津市附近赐地百顷,带领回族部众从此落籍。回族人由于好面食,不习惯南国米饭,于是伙军及家属子女们便按照北方人做面条的方法,把大米煮烂后挤出水分,再牵扯成丝而后食用,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的米粉雏形。

图: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

回族人喜欢吃牛肉,牛肉汤自然成了米粉的最佳“拍档”,牛肉汤泡米粉很快便成了回族部队中的主要食品。一种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食品文化就是这样不经意地传开了。

吃粉的方法也有不同,士兵们吃粉,用土锅将水烧开后将米粉倒进去,稍待片刻再一碗一碗捞上来,分别加上牛肉和牛肉汤,不择场所或蹲或站随意食用,后来这种吃粉方法被称之为“下碗粉””;军官们吃粉则围桌而坐,桌上放着火炉,炉子上炖着牛肉汤锅,然后将米粉一小碗一小碗倒进汤里去,又从汤里夹出来食用,吃米粉时还边聊天边喝酒,十分尽兴,这种吃法,后来称之为“炖粉”。

图:上世纪的津市市区

早期的回族牛肉粉口味清淡,津市当地人在接受这种较为方便的食品后,经过改良,加入各种香料,精心烹制牛肉,使其味道变香、辣,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津市牛肉粉。

在这个融合过程中,真正让牛肉粉脱离清真牛肉面的影子,成为常德最为知名的特色汉族小吃的,是一位绰号”刘聋子“的津市人。

图:津市刘聋子牛肉粉

“刘聋子”,本名刘松生,湖南津市人,幼年因患疾导致耳聋,遂有“刘聋子”绰号。因为听觉缺失,所以其味觉格外敏锐,由于从小与回民交好,学得了一手制作牛肉粉的好手艺,他创新地融合津市本地口味与食材,用大小茴、砂仁等20多种香药煮熬牛肉,制作出来的牛肉粉入味韧实,具有“香、鲜、滚、辣”的特点,令食客品尝后赞不绝口。

刘聋子于年在津市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粉店,当时房屋简陋,八张方桌一溜靠东摆放,店堂内却整天香气氤氲。原本只是小本经营,而战争却让他的手艺远近闻名,日军轰炸常德期间,刘聋子将牛肉粉免费发放给难民和前线的战士,战火纷飞中的人间美味,更值得人们永久的怀念。因此战争结束之后,刘聋子的粉店名声大噪,各地食客纷纷慕名而来。

年,刘聋子病逝,其妻李才三掌作粉馆,李氏于年去世,粉馆历经王国钧、黄承徐、黄震主掌。其名号和技艺经过多年传承,一直流传至今。

生活|常德津市牛肉粉的日常

图:常德街头

如今,常德津市牛肉粉早已成了常德人一日三餐吃不厌的美食,走进一家街头巷尾的粉馆,迎面而来的是老板一句热情的招呼:“吃么的?麻辣嘀还是红烧嘀?”,在你选定之后,下粉师傅会麻利地从竹篮中抓起一把白嫩嫩的米粉,放入一个竹条编织的长勺里,再在滚烫的水里过一过,放入瓷碗之中,浇以清汤与粉齐平,再加以油码。葱花、青菜,食客再根据个人口味加醋、酱油、酸豆角、香菜......即可享受这色香味俱全的粉了。

大碗里盛着白嫩的米粉和香味扑鼻的牛肉,用筷子一夹,一吸,有时因为迫不及待,未等热气散去便放入口中,这样让米粉先在舌尖停留一会,闻一闻香气,再一股脑地吞咽下去。吃完一口已是身心舒畅,唇颊间都留有特有的香料味,这时再夹一大筷子,大快朵颐。不一会儿粉条就没有了,拿筷子在碗里戳来戳去,把所有的细碎的粉都挑出来吃干净,再喝几口牛肉汤,心满意足地摸摸肚子,人生最美的事也不过如此了。

注:“七圆嘀还是七扁嘀"这句话在湖南卫视被涵哥带火以后,很多人误以为常德米粉分圆的还是扁的两种,其实这只是在长沙米粉店卖粉时老板才会这么问,主要区别客人要长沙本地米面(扁嘀)还是常德米粉(圆嘀),而正宗的常德津市米粉其实只有圆的没有扁的,所以在常德也就不存在有“吃圆嘀还是吃扁嘀”这一说了。

探秘|常德津市牛肉粉的工艺

图:湖南澧水

常德津市牛肉粉之所以口感韧实,香浓入味,首先是米质好,使用的是湖南澧水流域的早籼稻加工而成,然后是在米粉制作技术上独具一格,米粉经过泡米、磨浆、舂浆、发酵、蒸粉等工艺,这样做出的米粉不仅筋道纯正且久煮不烂。

经过不断摸索,制米粉有了两种工艺:一种是抽拉成米条后晾干、贮藏食用,是谓干米粉;另一种是拉成粉后立即食用,是谓鲜米粉,鲜米粉口感比干米粉泡发的要好。

图:常德津市牛肉粉

除了讲究米粉的新鲜和劲道外,常德津市牛肉粉还特别注重牛肉及肉汤的烹制。选用上好的牛肉和最鲜的米粉,将牛肉浸泡、漂洗、挤压,然后用大小茴、砂仁、中安、桂枝、甘草、陈皮、公母丁、花椒、三乃、十景香、甘松等香料细细熬制,散牛肉的腥味。熬煮过的牛肉待冷却后切成小块或片,拌以牛油、辣椒等佐料变化成麻辣、红烧等丰富的烧头。在捞出了牛肉的汤内加入二分之一的清水,再行烧开,然后收尽浮油,澄清汤汁,使之透明晶莹,作为原汤。待米粉烫好后加入碗中,就成了一碗汤鲜味美的常德津市牛肉粉。

如今,常德津市牛肉粉这道回汉融合的美食,以其独有的风格被纳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其特有的魅力不断走向全国,成为中国越来越有影响力的大众美食之一。

---END---

湖南省津市旅游文化宣传片:

津粉王

寻找记忆中的味道

做一碗地道的常德津市牛肉粉

在常德找好工作,就上“常德聘网”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10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