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病因探索及中医疗法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积性皮肤病,表现为色素对称性沉积、形如蝴蝶翅膀、从淡黄色到深褐色不同、常常如点片状分布于面颊两侧,眼部下外侧多见,多发于30岁以上女性,部分男性也可发生。

病因

已有的研究认为,黄褐斑病因如下:

1、日光过度照射:皮肤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增多

2、雌激素:已有的研究报告发现部分黄褐斑的患者雌激素明显升高。怀孕、人工流产、口服避孕药、性生活不协调等,使得雌激素水平过高、皮肤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增多。

3、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增加,可促进黄褐斑生成。

4、局部慢性皮肤炎症反应: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局部皮肤的慢性炎症反应促进了黄褐斑的形成。如使用含重金属过高的化妆品常常诱发局部皮炎、形成黄褐斑。

5、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可促进下丘脑-垂体系统的促黑色素激素释放过度、形成黄褐斑。

6、遗传因素:黄褐斑常见遗传因素的影响,男性的黄褐斑的第二位病因常常是遗传因素。

对策

1、防止日晒、及时使用防晒剂

2、避免应用避孕药而使用其他避孕方法、及时调理月经不调症状。

3、健康饮食、低脂饮食

4、运动、倾诉、自我诱导、树立正能量的学习目标来缓解异常心理情绪改变

5、合理使用化妆品

6、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服、外治)

中医治疗

黄褐斑属中医“黧黑斑”范畴。其病因较为复杂,中医认为主要在于肝、脾、肾功能失调,肝郁、脾虚、肾亏,从而导致气机不畅,气血瘀滞于脉络,颜面失于濡养所致。一般将其病因病机分为肝肾受损、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血瘀气滞及其他病因病机五种。

目前常用的中医临床治疗法,包括:

1

辨证论治

①疏肝解郁法:王秀容等用五白疏郁消斑汤(白僵蚕、白菊花、白术、白芍、白茯苓、柴胡、蝉蜕、丝瓜络、薄荷、当归、益母草、丹参、珍珠母、玫瑰花)治疗黄褐斑40例,总有效率为97.5%。

王耘用加味逍遥散(柴胡、郁金、桃仁、红花、白芍、白术、当归、茯苓、丹参、薄荷)治疗黄褐斑50例,疏肝化瘀,调理冲任,以达消斑之目的,其总有效率达92%。

②健脾益气法:刘丽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虚气弱型黄褐斑33例,总有效率为93.9%。

杨文犀分别采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治疗气虚、脾虚型黄褐斑,取得较好疗效。

③调补肝肾法:吴碧娣从肝肾入手,以菟丝子为主药,配以女贞子、墨早莲、何首乌、熟地黄等补益肝肾,填精补髓,再配以养血活血之品治疗黄褐斑63例,总有效率为82.54%。

袁惠英认为中医所称之黧黑斑,多由肾虚所致,治宜滋阴补肾,选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黄褐斑例,总有效例。

郑毅春等将六味地黄丸与逍遥丸并用治疗黄褐斑44例,总有效率为95.4%。

④养血活血法:武子华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黄褐斑,取其活血化瘀为重,使气血津液可直达病所,其总有效率为94.7%。

秦竹等用具有祛瘀不伤正,行血不破血的补阳还五汤治疗黄褐斑,总有效率为92.9%。

张琴用养血活血化瘀的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总有效率为95%。

2

中医外治法

张惠用归白药膜(由当归、白芷、黄芩等药物精制而成)治疗黄褐斑68例,总有效率为85.3%。

于恒斌等采用外敷丹白膏(白芍、白芷、白茯苓、白僵蚕、白菊花、丹参、牡丹皮各等份)治疗黄褐斑例,治愈57例,好转44例,未愈6例。

周寿然采用玉容消斑散(白芷、独活、羌活等)治疗黄褐斑47例,有效率为87.2%。

3

内服外敷结合法

李刚玉等自拟祛斑汤(柴胡、白芍、香附、川芎、益母草、泽兰、浮萍、白芷、白鲜皮、当归、合欢皮)配合中药面膜(白附子、僵蚕、白芷、茯苓、益母草、当归、密佗僧、珍珠粉)外敷治疗黄褐斑45例,治愈好转率为88.9%。

白黎明用柔肝理气活血汤(益母草、当归、白僵蚕、赤芍、白芍、柴胡、黄芩、山栀子、菊花、红花、莪术、片姜黄、甘草)配合中药祛斑面膜(白茯苓、白僵蚕、白附子、白芷、白及、当归、黄芩、甘松等量,冰片少许)治疗黄褐斑45例,有效率为88.9%,显效率达68.9%。

4

针刺、耳穴治疗

赵昱用割耳敷药法治疗黄褐斑,耳穴取神门、内分泌、三焦、皮质下、子宫、肾上腺、缘中(脑点),敷药粉主要为熊胆、三七、大黄、白及、冰片,治疗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2.5%。

强宝泉用针刺治疗黄褐斑,主穴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配合局部颧骨、阳白、四白等穴,治疗34例患者,显愈率达52.9%。

黄火美以曲池、外关、三阴交、血海为主穴加局部围刺与辨证配穴法治疗黄褐斑36例患者,有效率为92%。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吕淑民自拟补肾化斑汤加减(当归、川芎、赤芍、丹参、菟丝子、红花、僵蚕、仙灵脾)配合西药治疗(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外用维生素E涂抹面颊)黄褐斑40例,治愈22例,好转15例,未愈3例。

张蒸等用逍遥散加减配合液氮冷冻治疗76例黄褐斑患者,并设单纯用液氮冷冻为对照组治疗70例,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摘自尤卫平《黄褐斑的病因是什么?》,姜群群、刘玲玲、刘卫兵《黄褐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扫一扫,了解更多中医药信息领域前沿资讯

↓↓↓

扫一扫,名医专家养生知识尽在其中

↓↓↓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10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