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听听祭灶节的故事

每当“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的歌谣唱起,就意味着年味就越来越重了,人们开始准备年货,一系列年庆活动也将拉开序幕。

恰好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中国民间传统的“小年”,又称“祭灶日”,解读君就来聊聊关于这一天的那些民间故事。

(一)

对于“祭灶节”,民间向来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古代,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老百姓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是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过节。

因为在南宋以前,北方一直是政治中心,所以北方的百姓受官气影响较重,祭灶节大都选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而南方远离政治中心,故在腊月二十四过节的较多。

但无论是哪一天,小年都代表着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无论大江南北,“祭灶节”的习俗也都大体相当。

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到厨房去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

(二)

“小年”之所以又称“祭灶节”,这源于民间的一则传说:

对中国人来说,生活中的琐碎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柴”之所以能排第一位,是因为自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年代,每家每户都会必备一个炉灶。

正源于此,玉皇大帝便在每家派驻一位监察官(灶王爷),以考察这一家在一年中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监察官便返回天庭向玉帝汇报这家人的善行与恶行,玉帝以此来决定是奖惩还是处罚。

而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灶王爷也开始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

所以,为了能使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几句,民间在“祭灶节”这天要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为的是让灶王爷甜甜嘴——上天说好话,入宫降吉福!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以求来年有一个更红火的好年。

鲁迅先生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也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三)

关于灶王爷的身份,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所以解读君也不打算为这种子虚乌有的传说引经据典。

倒是关于“祭灶节”的习俗,古已有之。

唐朝诗人罗隐的《送灶诗》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的名句,可见两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礼。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祭灶日也有详尽描述:“古传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通过诗中的细节,足见古代民风对祭灶的重视和敬畏。

ixin

现已入驻今日头条、搜狐等平台,覆盖人数千万人次。

长按







































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jj/10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