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五月五,家家户户粽飘香!端午做为传统节日到底又有怎样的风俗呐?如果孩子问起您是否能全面的回答呐?各位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而在中国传统历法里,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端午节前后雨水较多,气温大幅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
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滞而百病生的窘况,所以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希望除瘟、驱邪、求吉祥!
温馨提示: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只能互祝"端午安康"哦~
端午这天粽子肯定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北派甜粽、粤派咸粽、海南咸甜粽、浙派鲜肉粽、西安派凉粽、川派辣粽,无论是小清新还是重口味“粽”有一种是吃货们的心头爱。
温馨提示:为了避免粽子变质,剥开放在室温下的粽子请在2小时内食用。
端午后,气温升高,蚊虫滋生,容易生病。在端午这天,人们把挂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艾”,又名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可驱蚊蝇和虫蚁、净化空气。艾草还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可以招百福,使主人身体健康。此外,用艾草泡脚、沐浴,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温馨提示:端午节赠亲友艾草代表淳朴真挚的端午祝福~,熊猫宝贝亲子庄园野生艾草繁茂,欢迎熊猫粉们前往采摘。
端午赛龙舟,又名“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娱神、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划船追赶拯救,并借划龙舟来驱散江中之鱼,避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大家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屈原踪迹。此后每年五月初五便以划龙舟吃粽子的形式纪念屈原。
相传,端午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寓意。
放风筝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戴五色线五色线,又叫长命缕,儿童戴五色线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得保安康。
采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大有益处。
儿童画额端午节时有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这样可以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喝雄黄酒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用雄黄泡酒,祛毒解痒,未喝完的雄黄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