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25/7168769.html
还记得孩童时期,每到端阳日,都会手栓五色绳,身佩长命缕,家家户户门前插着艾草与菖蒲。
端午节在纪念屈原,或者伍子胥之余,同样是古人的防疫日。
进入盛夏后,高温酷暑,蚊虫滋生,瘟疫横行。古人在此时将防疫的期望注入,以求平安。
一艾草与菖蒲
(宋)文天祥诗云: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防止传统位理学上禁忌入内的邪气,趋利避害。
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二 沐兰汤
(宋)苏轼有诗云: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三五色丝线
(宋)苏轼诗云: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四戴香包
(宋)许文通诗云: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双莲并蒂等形状,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五、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百姓们担心先生的身体会被鱼虾吃掉,于是往江里投入粽子的同时,也倒入一坛雄黄酒,不久便浮上来一条被药晕的蛟龙,从而保住先生全身。
《白蛇传》在故事中也引用了这个典故,白娘子在端午节这天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平遥国际雕塑节公司全体员工,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
.6.25
长按扫描查看
?
云看展↓第三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将于年7月20日揭开帷幕。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以“生态美学”为主展单元策展主题,采用“云展览”的方式,对来自全球百余名著名雕塑家的二百件作品进行全景式、沉浸式的线上展示。MobiusArtFoundationM?biusKunststiftung莫比乌斯艺术基金会奥地利莫比乌斯艺术基金会早期致力于西方经典艺术品的研究和收藏,在多年的欧洲各大拍卖会上屡屡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