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生常用推荐方法总结(一)
香囊
疾病流行,安济生推荐两款香囊配方,健脾和胃,促进消化,改善体质。将香囊挂于胸前,效果更胜佩戴口罩。
配方一
苍术10g,甘松10g,菖蒲10g,蒿本10g,桂皮5g,高良姜5g,雄黄5g,冰片0.5g,潮脑1g。(孕妇忌用)以上九味,磨成粉,分装入香囊中。
配方二
贯众10g,藿香10g,菖蒲10g,冰片10g,丁香10g,艾叶10g,百部10g,荆芥10g,细辛10g。以上九味,磨成粉,分装入香囊中。
泡脚
泡脚不是洗脚,用热水泡至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尤其是大腿、膝盖发热。泡脚时用双手仔细搓脚,泡完脚后睡觉会更好。有脚臭者,可以用茶叶渣泡脚。
内服
1.蜂蜜醋
“安济生蜂蜜醋”做法:纯正蜂蜜和山西老陈醋,蜂蜜和醋的比例是5:3。充分搅拌均匀,直到闻不到醋的刺激性酸味,也闻不到蜂蜜的香甜味,变成一种清新的酸甜味,大约搅拌10分钟,用凉开水冲开,然后温开水冲服。
适应范围:体型偏瘦者,面部粗糙、黄褐斑、老年斑,慢性疲劳症,失眠。
2.甘蔗汁等
甘蔗汁、生藕汁、生姜汁、梨汁、白萝卜汁、蜂蜜,根据口味喜好调配用量,蒸热当茶饮,可以治疗内热咳嗽。
艾灸
多采用悬起灸:将艾条一端点燃,一般距皮肤3-5cm,使皮肤有微热感即可。记得要耐心灸完一根艾灸条哦。
(以下三个穴位任选一个)
1.中脘穴
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剑突与脐中连线的中点。
适应范围:胃痛、胃胀、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2.大椎穴
定位:在项背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微微低头,骨突较明显者为第七颈椎棘突。
适应范围: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腱鞘囊肿等伤科疾病,风寒感冒,咳嗽尤其是久咳。
3.太白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安济生说:太白穴取穴,不可拘泥于书本。艾灸前,在足大趾第1跖趾关节后方周围仔细用指头用力揉动,发现哪里不舒服哪里就是太白穴,然后对准这个地方进行艾灸。
适应范围: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脚气,身体困重。
具体操作时取左侧太白穴,以每次灸到腿脚发热或者腹部有温热蠕动感为佳。若灸后出现上火情况,则下次艾灸时,当艾灸条剩下1/5时灸右侧足三里。
推拿
1.捏脊法
方法:趴在床上,坦露背部,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捏住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自尾骨端开始,边捏边向上推移,至大椎穴而终,此为一遍。对于5岁以下的小儿,父母可以抱着宝宝,半躺着给宝宝在背上慢慢捏,动作尤其要轻柔。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一般让爸爸妈妈温暖的手在宝宝柔嫩的背部轻轻地反复触碰就会有很好的疗效。
适应范围:外感、咳嗽、发热、食积、便秘。
2.摩腹法
方法:躺在床上,坦露腹部,用掌面以肚脐为中心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摩动,随着摩动范围逐渐扩大。以听到腹中肠鸣或出现排气为佳。
适应范围:食积、便秘、腹胀、胃痛、心慌。
3.揉肚脐
具体方法:平躺在床上,用中指顺时针揉动肚脐,频率为40次/分钟,以出现腹中肠鸣或打嗝、排气为佳。
适应范围: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失眠。
4.推腹法
方法:平躺在床上,先用双手掌根,从心口窝开始从上往下推,然后从内而外依次推,如此循环往复推上30遍。推腹的同时,感觉腹部有无异样,如腹部表皮某个区域疼痛,或酸,或麻,或有水声,并随着推腹渐渐的发散,最后消失。
适应范围:消化不良、中心性肥胖、失眠、痛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