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养生,谨防”热毒“趁虚而入
端午到,五毒出。每到盛夏,都是大家防虫避病的关键时刻。
挂香囊、系彩绳、饮雄黄……各种不同的民俗活动都在“诉说”着同样一件事——健康。但是,端午除了要注意趋避五种毒虫外,还有一种“毒”会在此时趁虚而入,那就是“热毒”。夏季暑热过盛,人处在这种环境当中,就需要通过出汗来散发“热气”。但有时候体内的水液已经不足了,汗出不来,人就容易被暑热所伤,出现一系列的身体不适。此时,我们就可以换个方式,通过利小便的方法把“热气”从下面排出,来解决身体上的“小毛病”。芦根,降”热“好选择芦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选择。芦根即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药食同源的药材之一。芦苇大家很熟悉,是北方居民粽叶的最佳选择,古人浪漫地称之为“蒹葭”。《诗经》中广为人知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即借芦苇以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由于芦苇一般都长在靠近水源的浅水或泥地上,它的茎秆是中空的,再加上茎身又分节,就像输水的管道一样。中医认为,凡中空有节之物善通,因此芦苇的茎秆本身善于通窍化痰,而芦根作为深埋在水中的部分,在具备通达之性的同时寒性更强,有清热利尿的作用。芦根一方面善于通窍利尿,另一方面又可甘寒补水,让人体有足够的水分去“退热”,因此,成为民间常用的治疗热病疗效最好、应用最广泛的一味药。此外,如果是夏季出现小便黄赤而灼热的,也可以用芦根以利尿清热。清热生津、消炎杀菌、解暑
清热生津是中药芦根的重要功效,它既能清除肺热,又能化痰止咳,对风热犯肺引起的肺热咳嗽和痰多,以及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都有一定调理作用。另外,人们出现热病烦渴、热病伤津时,可以服用中药芦根,它能让人体因热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很快减轻。消炎杀菌抗病毒,也是中药芦根的重要功效。它能消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这种病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喉肿痛和声音嘶哑都有一定辅助功效。另外,人们出现口干咽干和口舌生疮,以及牙龈肿痛时,及时服用中药芦根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效果。芦根是一种性质微寒的中药材,清热解暑是它的主要功效,在夏天时,人们直接用它煮水喝,能预防中暑症状发生。芦根还可以做芦根山药莲子粥、石膏竹叶绿豆粥、薏苡仁藿香扁豆粥、芦根蜂蜜饮、芦根竹茹茶、薄荷芦根茶。另外,也可做生芦根粥食用,但脾胃虚寒、有寒痰者不宜。流传千年的端午养生之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还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往往会在这一天大搞卫生,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等,俗称“卫生节”。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那么,端午节前后应如何养生保健呢?经典中草药避瘟驱毒
食艾糕: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艾叶芳香清新,能祛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的作用。加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故而,端午节这天都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佩香囊:从古至今,端午节前后人们喜欢将香囊佩戴在身上,传统的香囊常用的配方有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苍术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能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药物散发出来的香气能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的含量提高,而SlgA具有杀死病毒的能力。插艾悬蒲: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叶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叶是芳香化浊类中药,具有较强的祛毒除瘟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和菖蒲的确具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吃粽子清热祛烦
从养生角度来看,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粽子的艾叶更有讲究,北方用芦苇叶、南方用竹叶和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利尿排毒。总的来说,粽子具有清热祛烦、健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燥热的夏天食用。传统运动通调气血
端午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节,天气燥热人烦闷,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焦虑,心悸胸闷,睡不好觉。端午养生,要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这个时节要加强运动,端午传统的划龙舟民俗活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脾胃代谢,通调全身气血,心烦忧郁的情绪也随之化解。针对节气的特点,医院内二科、针灸推拿科、康复医学科、妇产科等科室顺应天地之气的变化,开展内服中药,外用中药足浴、扶阳罐、面部刮痧、穴位注射、穴位埋线、针灸、穴位贴敷、烫疗等中医特色综合治疗方法以疏通经络、平肝解郁、调和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来源:综合养生中国、中国中医药报、养生正道、云南中医、医院、健康湖北、静心、网络END
柳州市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