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chu
本期目录
1.病名满天飞,CT的结论算不算数?
太太的肺炎
2.庚子肺疫、清肺排毒汤专栏
湿,痰湿的共识
望而知之的痰湿
刘良的解剖刀
3.每期病案药物中毒性(乙亚胺)肝硬化腹水一例(臌胀、黑疸、癥积)
李铁军主治
4.楝花李铁军文
5.震苏读经·小柴胡汤“去滓再煎”张震苏 文
1
病名满天飞,CT的结论算不算数
太太的肺炎
近年来风行体检,算是福利,有的是国家买单,有的是单位买单,这个福利已经覆盖街道社区和农村所有老人。体检项目越发地多,就说这CT检查,多年前体检是没有的,现在变成常规项目。
可好,甲状腺结节、乳房结节、子宫息肉、肌瘤、囊肿、肺结节、炎症、局部肺气肿、肺大泡……..
我的太太上半年参加退休人员体检,承主事者之情,第二天就打CT报告有肺炎。我太太差点吓出精神病,医院。
我问她:你咳嗽吗?答:没有咳嗽。
你发烧吗?答:没有发烧。
我们等两天看血常规单子再说。后来,单子来了,一张血常规竟然密密麻麻几十项,里面时不时冒出一个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我对她说:血白分正常,几十项,是吓人的,好挣你钱。
太太还是不放心,仍医院,医院呼吸科就诊。炎症!上抗生素。告诉医生,不咳嗽不发烧。没用!CT还有错?CT是科学,谁敢说科学错?!
医院,也是呼吸科,医院。这里不是立即开药,而是要你住院。床位空着,得想办法,让人住。
太太没了主意,住院她也是畏惧的。因为CT报告不光有炎症,还有结节,住院再要求你手术,你跑都跑不及!
回到家,总得想出办法来应对!我对太太说,就算你有肺炎,那也是慢性,慢性的属于免疫力低下,我们用中药来提高免疫力,中医叫扶正益气。
太太当然知道,中药补人,还没有毒。我们一起打开淘宝,购买:黄芪,人参。黄芪买甘肃、内蒙的,人参买东北的,咱们买移山参或六年以上园参。
开始了我们的参芪补益之旅。
我们每天用黄芪50克煎两次,共两大碗水,这水用来煮糯米红豆红枣葡萄干粥。水少,再多放点水,反正多点少点没有妨碍。早晚每人各食一小碗黄芪糯米粥,甘甜生津,细糯爽口,美极了。根本把肺炎的事情忘了。
每天晨起,先把参汤煨好,一根移山参或用园参10克,每天早晨小火煎20分钟,水倒出来,两个人,一人一小杯。第二天,再如法二煎。第三天可以加新的参,原先的参可同煎,也可嚼食之。
春节后体检距今近三个月了,因为太太本来就没有什么不适,也不管她什么效果,睡得安稳。“吃嘛,嘛香”,仍然没有“咳嗽,发烧”这些肺炎症状。
我算是陪太太吃药!
其实,那么多,千万人的结节,也可以按此思路处理。
我们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CT,如果要问责,还是要追问医生的责任。
科学本是益人的,弄到最后,人类竟然被技术绑架!
2
庚子肺疫、清肺排毒汤专栏
湿,痰湿的共识
我们最早看到的第一张舌图,由医院呼吸科发表,弥足珍贵。
陈娟等发表的年2月4到5日两天收治的新冠病人舌图。
有其内,必形诸外。藏于里而象见于外。这是《黄帝内经》的论述,是中医诊断的理论根据。《黄帝内经》只是提出原则,具体内容极少,仅见《素问·刺热病篇》:“舌上黄”。张仲景《伤寒论》,有“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舌诊尚未成熟完备。宋元时代就有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并附舌图36幅;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成无已《伤寒明理论》;李东垣《脾胃论》。到了明清时代,由于瘟疫流行,舌诊在外感热病诊治的地位得到提升,受到重视,出现众多专著。此次庚子肺疫,由于现代防护隔离的的要求,脉诊成为不可能,更突显了舌诊的重要性。
望而知之的痰湿
中医人从一开始,当第一个患者张开口,就已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这是个以湿浊、湿痰为主要病因病机病证的瘟疫。
不能不承认,非本专业人士认为神奇不可思议的望而知之,直接把湿把痰提取出来。在中医专业人士那里,这是平常的事。中医就是执简驭繁,取象比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舌上腻苔对应的是湿浊,脏腑对应的是肺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受病则一方面不能宣发,一方面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失常。只要你水道通调不堵,就不致于发生痰堵气管、支气管,直到“痰栓”堵塞肺泡。
过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医曾经和我们一样,对这个病的认识很准确,病名也妙不可言,称为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又称“浆液性肺炎”,非常生动,贴近事实。年还这么叫,到春,改为SARS,这就走入歧途,从此掉进迷魂阵出不来。误诊,误判,误国误人类。国际药企的代理人世卫组织各国卫生官员专家,只管在病原微生物问题上一拨拨拿钱发财,治病如救火的事,反而成了要稳健从容起来(医科院王院长语)。
刘良的解剖刀
中医说了没用,当CT报告上没有的,机器的奴隶们就成为没头苍蝇。刘良教授的手术刀,让我们知道了新冠肺炎的死亡真相,《法学杂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死者肺部切面出现灰白色粘稠液体,气管腔内见白色泡沫状粘液,右肺支气管腔内见胶冻状粘液附着。
刘良教授不得不指出:盲目使用氧气装置,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氧气的压力会将粘液推到肺部的更深处,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缺氧状态。
现在的医生只信CT,CT所谓“白肺”,如果没有刘良的解剖,仍然会是想当然的解释。连西医的固有诊断:听诊也不知抛到何处去了,听诊器是干啥用的。看到氧合度低就给氧、给予压力、高浓度、呼吸机,只看仪表。如果通过听诊,正确辨别病人的呼吸音,痰堵塞充满,应该有其特征性听诊表现?
3
每期病案
药物中毒性(乙亚胺)肝硬化腹水一例(臌胀、黑疸、癥积)
李铁军主治
王某某男68岁
.3.10
简单病史:肝硬化,腹水,脾肿大、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行曲张静脉套扎术)、全血减少。
牛皮藓病史30年,发病初曾服用乙亚胺片数年,因全血减少停用。
去年冬因黑便如柏油样住院,诊为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医院诊断为肝硬化。遂予曲张静脉套扎术,血止出院。
春节前即发生脘腹胀,食少。医院诊为肝硬化腹水,住院治疗,腹水不减反增。
刻诊:患者无乙肝病史,无烟酒嗜好,作息规律,家住农村,除了因银屑病曾用肩部也血丝缕缕。面部皮肤暗黑。舌诊:舌质晦,舌上有腻苔。脉诊:右尺沉滑数,寸关微,左手关部沉细弦数,寸尺微。
其它:总疸红素58umol/L;谷草:86U/L、谷丙:73U/L、GGT:U/L。B数年乙亚胺,无其它损肝因素。
腹诊:腹部胀满,移动性浊音(+)。望诊:颈部耳后有数处不典型蜘蛛痣,近超示脾大,肝损害;腹水(中等量)。
炒柴胡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
茯苓10克猪苓15克炒白术10克
泽泻20克桂枝20克木香6克后下
车前子10克包煎 鳖甲15克先煎
沉香3克后下 砂仁3克后下槟榔10克
青、陈皮各10克 制军6克 三七10克
乌药10克鸡内金10克西洋参10克
另外:朱良春先生复肝散,早晚各5克,水调服。
.4.28
复诊:告知回地方后,即在门诊治疗,服用中药。不再频繁抽排腹水,更不用吊针挂人血白蛋白。左手脉弦,尺部微,右手较平和。舌淡红,薄腻苔。
触诊:腹部稍胀,移动性浊音(+—)。B超检查腹部:有少量腹水。肝功能:谷草、谷丙正常,GGT仍在U/L。
中药续用。
按语
一、乙亚胺是一种抗癌西药,用于恶性淋巴瘤、头颈部肿瘤、软组织肉瘤等。
说明书并未讲可治银屑病,但多年以前有人用来治过,由于此病是慢性病,常较长时间用药,产生过极其严重的后果,具体严重到什么程度,没有这方面的权威调查,有一句话可以体味:乙亚胺的副作用也是人们无法承受的。主要有: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甚至有发生白血病的报告。
二、这个药已经停售多年了。
为何不见有乙亚胺引起肝硬化的报导?肝脏损害是慢性过程,过程长到二、三十年,所以成千上万的肝硬化患者,无法溯源。
西药抗癌药、抗生素等化药,走马灯般一茬一茬,即时出现的毒副反应的,尚可溯源,象这种乙亚胺导致肝脏损害、肝硬化,几十年下来了,溯源问题就非常困难了。
三、我国肝硬化,90%以上都是乙肝引起,次为长期酗酒引起,化学药毒副作用,常被原发癌症所掩盖,药毒而死,被认为是癌症而死。
这里补充几句:乙肝这个世纪瘟疫,因西医传进中国,广泛使用注射法而广为流传。后来的疫苗、抗病毒药的使用,实为将功补过,以续前衍,也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四、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治疗牛皮癣最好还是选择中药较好,中药治疗牛皮癣具有天然的优势。
五、乙亚胺引起的肝硬化治疗,基本上没有特殊处理。腹水按臌胀排水,癥积痞块肝脾肿大当活血消癥,鼻衄齿衄按血证治。基本病机为虚瘀兼夹。朱良春先生复肝散,原方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对本病腹水排除以后,作为恢复期调理康复,效果明显。
六、门脉高压,脾大,消化道出血,如果反复发作,当告知患者,行曲张静脉套扎,切脾等手术。血小板减少者,亦可试行切脾手术。手术效果不理想者,仍当中医药调理。
4
诊余缀金·楝花
李铁军文
春尽夏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尾,梅花为首,楝花为终,最后一信,是楝花,谷雨第三信。《纲目》:热痱,焙末掺之。
楼层较高,似乎对季节变换不够敏感。年5月1日下午5点。紫色温暖的苦楝花,香味浓郁。今天五一节,下午沿秦淮河健身步道步行。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半,河岸上,几次袭来醉人浓香,浓得有点化不开,香味像早春的结香花。
此香三番五次袭来,才停下仔细向岸上望去,原来是楝树叶,都是才抽出的细叶。一下子,记忆的闸门打开,校园、村居,窗前、路边,随处可见。它们花开得迟,叶放得迟。楝花细碎紫暗,人在河边背荫所以看不到。
年5月2下午5点。今天,过了水西门桥不远,就发现楝树,果然开放的就是这楝花,从河边上岸,到楝树下,拍了照片。今天在河边,闻不到楝花香味,上岸到了树下也闻不到,原来东南风使劲吹来,香气一点也留不住。花香是信使,若非此香,楝花就被忽略了。但是,如果有心寻香,香却不在了。
5
震苏读经·小柴胡汤“去滓再煎”
张震苏文
原文:右七味(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三枚),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用水,约合今毫升,煮取约毫升,可见煎煮时间是较长的,这还不行,去渣后再煎,实质上就是浓缩液,仅得毫升,相当于一杯,与今天煎药包装差不多(毫升左右)。不同的是,仲景小柴胡汤是经过两次浓缩,也就是去滓再煎的过程。
去滓再煎有什么意义呢?本人通过学习研读,参考有关文献,总结以下三点。
1.去滓再煎,调和药性
小柴胡汤去滓再煎可使方中药物之间的寒热、阴阳属性相互和调,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和解之功。小柴胡汤通过去滓再煎,可使诸药气味和醇,寒热同行,攻补并施,作用于同一枢机,更好地起到和解少阳的作用。而去滓再煎在煎煮过程中去滓,使药味未必尽出,药气挥发其半,既取药物之气,又求药物之味,使药性和合,不偏不烈,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阴阳调和作用,以达和解之功。
2.去滓再煎,增强药效
小柴胡汤通过去滓再煎使柴胡的祛邪之功与人参扶正之效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的主要成分柴胡皂苷有a、b1、b2、c、d等,通过煎煮后,a变为b1、d变为b2,小柴胡汤按《伤寒论》所述二次煎法则几乎全部变为b2,a也大部分变为b1。临床表明,柴胡皂苷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率为18.5%,而b1、b2则为90.4%,由此可见,将小柴胡汤去滓再煎能提高其治疗作用。
3.去滓再煎,浓缩药液
小柴胡汤去滓再煎可增加药汁的浓度,药液经过浓缩,可减少用量,从患者角度来考虑,方剂由于药物多,性味杂,煎药用水量多,相应地煎取药液量也多,患者每次服药量也相应增多,张仲景的每剂药量按现代剂量换算约相当于mL。这样患者的胃容易接受,也不影响饮食。
主笔
李铁军
编辑
沈露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